妊娠期糖尿病是怎么回事?该如何预防与应对?

发表时间:2020/6/24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9期   作者:雷迅
[导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发生了极大变化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发生了极大变化,再加上,现在女性的生育年龄不断增大,在这些因素影响下,临床上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据相关医学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大约为6%-7%,每年约有120-140万的孕妇会出现妊娠期糖尿病症状,严重危害母体与胎儿的健康,下面就带领大家认识一下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都有哪些注意事项?应该如何预防?
一、这几种情况是妊娠期女性常见的血糖异常现象
(一)糖尿病妊娠,这种情况指的是女性在妊娠前就已经患有糖尿病症状;
(二)妊娠糖尿病,这种情况是指女性在妊娠后才出现糖尿病症状;
(三)妊娠期孕妈机体糖耐量降低,这种情况是指妊娠后母体开始出现血糖异常症状,这种情况下病症发展会出现两种转归可能,① 分娩后产妇血糖值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② 分娩后产妇血糖值仍处于异常水平,随病情发展成为真正的糖尿病。
但是,不管是妊娠糖尿病还是糖尿病妊娠,都意味着糖代谢紊乱现象都将影响孕妈身心健康,让其孕期非常难过。
二、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就是母体在妊娠过程中出现的糖尿病症状,病症特点与一般糖尿病症状基本无异,主要是由妊娠期女性体内相对或绝对胰岛素分泌量无法满足机体正常的糖代谢需求,导致糖代谢紊乱,进而引起的各种临床表现,但是,妊娠糖尿病与一般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并不一致。妊娠糖尿病多表现为外阴瘙痒,妊娠期出现胎儿过大或羊水过多表现,并无一般糖尿病体重下降、多食、多饮、多尿等症状。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有两种发病情况,其一为母体在妊娠前就患有糖尿病,这种症状也可称之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其二为在妊娠过程中发现糖尿病症状,是比较典型的妊娠期糖尿病。第二种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形势在总发病量中占比高达80%,在我国妊娠期女性中,该病症的发病率在1%-5%左右。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机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会严重影响母体与胎儿的健康,医学界对该病症的治疗予以高度重视。
三、引起妊娠期糖尿病的原因有哪些
糖尿病在临床上属于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具有一定遗传倾向,相关资料显示,孕妇在妊娠过程中发生妊娠糖尿病的几率约为3%-5%,该病症多属于Ⅱ型糖尿病,孕期女性出现妊娠期糖尿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妊娠期孕妇机体中孕酮、雌激素、皮质醇及胎盘分泌催乳素等激素分泌量出现异常,这些激素都属于拮抗激素,它们的分泌量超出正常水平,会对孕妇体内血浆胰岛素的生物反应起到抑制作用,胰岛素无法正常发挥作用,进而导致孕妇妊娠期血糖升高;
(二) 妊娠期孕妇体内产生的胰岛素降解酶,会对其体内胰岛素产生降解作用,致使孕妇体内胰岛素含量低于正常水平,进而使孕妇体内血糖出现升高现象;
(三) 孕期孕妇体内的胰岛素的敏感性会受到外周围组织的影响而降低,特别是孕后期,孕妇体内垂体前叶催乳素的分泌量会增加5-10倍左右,对其体内胰岛素的正常分泌产生影响,进而引起血糖升高。


总之,妊娠期女性发生糖代谢紊乱的几率较高。因此,孕24-28周时应进行糖尿病筛查。
四、妊娠期糖尿病应该如何预防
虽然目前为止临床医学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尚无明确定论,但是,相关研究已表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与某些因素有紧密联系。在这些致病因素中,部分因素具有不可控性,如年龄、家族性糖尿病史、不良孕产史等;而有些因素缺失是可以控制的,如饮食因素、活动量等,虽然在妊娠糖尿病致病因素中,多为不可控因素,但是对于这些可控因素进行有效控制是医护人员与孕妇需要关注的重点。
(一)妊娠期糖尿病的饮食因素控制方式
近几年,相关研究已表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因素与孕妇孕前与孕期的饮食习惯有一定联系。经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妊娠期女性在日常饮食中存在不良饮食习惯,如常食用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会增加妊娠期高血压患病风险。由于流行病学经研究证实,膳食脂肪,尤其是过量摄入饱和脂肪酸不仅会导致人体内胰岛素抵抗作用增加,而且会降低糖耐量,同时,会导致人体质量增加。且相关医学研究表明,妊娠期孕妇体质量增加大于16-24千克,或者孕前属于肥胖或超重提醒,都会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风险。由此可知,饮食中的脂肪会使孕妇体重增加,进而引发妊娠期糖尿病。
有研究表明,孕妇每天加强膳食总纤维的摄入,特别是水果和谷物中的纤维,也会影响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如每天多从饮食中摄入10克的总膳食纤维,能够使妊娠期糖尿病发病风险降低26%;每天多从谷物中摄入5克的膳食纤维,就可以使妊娠期糖尿病发病风险降低23%;每天从水果中摄入的膳食纤维增加5克,可以使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风险降低26%。但是增加从蔬菜中摄入的膳食纤维是否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有影响,暂时未有明确的数据报道。
(二)妊娠期糖尿病的运动因素控制方法
适量的运动不仅能够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增进妊娠期女性睡眠质量与食欲,且具有强化肌肉的作用。不管是在孕前还是在妊娠过程中,适量的运动都能够降低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风险。相关研究显示,相较于从不做运动的孕妇,孕前1年无论做何种运动都会使妊娠期糖尿病发病风险降低56%,如果在孕前每周运动时间达到或大于4.2小时,将会使妊娠期糖尿病发病风险降低74%左右,与孕前或孕期都不做任何运动的女性相比,在此期间都进行运动的女性,妊娠期糖尿病发病风险会降低69%。
(三)其他
虽然有研究表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因素与孕妇饮食中摄入的硒与锌量以及吸烟习惯等因素有一定联系,但是,目前为止并没有相关数据显示孕妇在日常饮食中增加硒与锌元素摄入量或戒烟能够降低女性妊娠期糖尿病发病风险。
五、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在什么水平比较合理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是非常严格的,其目的在于为胎儿提供一个更安全的生长、发育环境。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空腹状态时,血糖一定要控制在3.9-5.6mmol/L;饭后两小时血糖应控制在4.4-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不可超过6.0%。
总之,妊娠期糖尿病预防是最重要,女性在孕前和孕期都应坚持适当运动,同时,少食用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多食用纤维素类食物,如此,有助于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风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