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6/24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9期   作者:孙凯
[导读]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7月期间收治食管癌患者90例 ,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 ,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胸手术,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情况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明显,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应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疗效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 , 安全可行,是微创、有效的手术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食管癌 ;胸腔镜 ;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疗效
       
        食管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食管癌首选的治疗方法。外科的首要任务是姑息或减状治疗,使病人能经口进食,维持营养,从而在有限的生存期间内减轻痛苦,并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1]。随着微创胸腔镜手术在食管癌患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2]。探讨食管癌患者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的效果与传统的开胸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7月期间收到食管癌患者90例 ,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均为早期和中期的食管癌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26例 , 女19例 , 年龄 44~62岁 , 平均年龄 (49.5±4.5) 岁 ;其中鳞状上皮癌27例, 重度不典型增生18例;病变位置 :上段7例、下段14例、中段24例 ;分期 :TisN0M0者4例、T1N0M0者12例、T2~3N0M0者24例、T2N1M0者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7 例 , 女 18例 , 年龄 43~60岁 , 平均年龄 (47.5±3.5)岁 , 其中鳞状上皮癌28例、重度不典型增生17例;病变位置:上段6例、下段15例、中段24例 ;分期 :TisN0M0者5例、T1N0M0者11例、T2~3N0M0者23例、T2N1M0者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 , 左卧位,全麻,气管内插管,协助病人将右上肢放在麻醉支架上,切4个小切口,每个切口直径1.0cm,切右腋后线与右肩胛骨第六肋间线之间的第一个小切口,放置电视胸腔镜镜头,在腋后线中线与右腋中线第七肋间线之间切第二个小切口,在腋后线中线与右腋线第六肋间线之间切第三个小切口。选择第二、三个小切口作为手术切口,第四个小切口作为肺牵引暴露。胸部皮肤常规消毒,胸腔镜下分离食道,切开小切口,放置穿刺套管,然后将食道放回食道床上。同时,将生理盐水注入胸部止血。将胸腔镜取出,放置引流管,缝合伤口,并恢复为患者通气[3] 。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胸手术,全身麻醉,术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手术部位,清扫淋巴结。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 示,采取χ 2 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 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两组患者术中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对照组患者45例,手术时间 (158.52±42.65)min,术中出血量 (370.56±140.25)ml,术后引流量 (240.56±24.56)ml,住院时间 (9.50±2.16)d,下床活动时间 (8.82±2.06)d; 观察组患者45例,手术时间 (154.15±40.25)min,术中出血量 (211.42±67.56)ml,术后引流量 (188.25±46.85)ml,住院时间 (6.51±1.25)d,下床活动时间 (5.45±1.55)d;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情况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对照组患者45例,吻合口瘘5例,切口感染6例,肺部感染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患者45例,吻合口瘘1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89%;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明显,有统计意义(p<0.05)。
        3 讨论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食管癌症状不典型,需与咽炎、食管功能性疾病等相鉴别,低张双重造影对早期食管癌的检出较常规造影更有效,胃镜下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包括传统开胸手术、胸腔镜辅助手术等,其中开胸手术由于创伤较大,导致患者术后难以恢复,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时,不切断肋间神经干,不会影响患者术侧上肢肌力,亦不会出现因损伤肋间神经出现支配区胀痛、麻木等后遗症;视野清晰、术区暴露完全,手术效果与传统开胸手术无明显差异[4]。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差异不明显,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情况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明显。
        总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疗效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安全可行,是微创、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潘铁文 , 吴彬 , 徐志飞 , 等 . 前倾左侧卧位全胸腔镜食管癌根 治术 . 中国内镜杂志 , 2013, 19(5):499-502.
        [2]黄可南,吴彬,齐晨,等.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胸腔单一负压引流 管与常规引流管临床效果比较[J].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2018, 5(2):80-84.
        [3]常绘文,张亚军,宋建祥,等.胸腔镜辅助下与开放式食管癌根治术 的综合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2):50-52.
        [4]李京沛 , 谭黎杰 , 王群 , 等 . 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 : 胸腔镜与 开放手术的回顾性研究 .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2013, 29(6): 339-3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