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比单侧与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为主要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组,观察组(n=30)行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n=10)行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X线暴露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的骨水泥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且两组治疗后24h、治疗后2周、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的疼痛程度均轻于治疗前,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观察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治疗上,单侧和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均可获得理想效果,但相比较而言,单侧穿刺的损伤减小,双侧穿刺的预后佳,因此,临床上需综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 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临床疗效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以中老年女性为主要患病人群。以往临床上主要采用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会导致骨质流失加重,不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在临床治疗上应用愈发广泛,其手术技术不断程度,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1-3]。本次研究以40例患者为主要对象,旨在对比单侧与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于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4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为主要对象,运用数字随机表法分组,观察组(n=30)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从43到80岁不等,平均(62.38±2.15)岁。对照组(n=10)中:男性3例,女性7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42岁,平均(62.57±2.63)岁。一般资料对比,两组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4]:(1)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2)所有患者均无手术或麻醉禁忌,耐受性良好;(3)患者术前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4)随机分组经医院伦理部门批准。
排除标准[5]:(1)合并肝肾、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2)合并严重内分泌疾病;(3)合并认知、认知或言语障碍。
1.2研究方法
取俯卧位,将腹部悬空,于穿刺点皮肤向椎弓根方向软组织全层行局部浸润麻醉,麻醉药物为1%利多卡因(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7816,5ml:0.1g)。取椎弓根外上方皮肤为穿刺点,观察组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穿刺,针尖达到椎体前中1/3时,正位X线透视穿刺针尖接近或达到棘突中线。对照组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穿刺,在针尖达到椎体前中1/3时。穿刺针同时位于椎弓根和棘突中线之间。调制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粉剂与液态单体根据3:2的比例进行调制,选糨糊状态早期于C臂机监视下用加压注射器将骨水泥注入椎体内。在推注过程中,要保持推注速度缓慢,若出现注射困难或外渗等情况,则需要及时调整针头的方向和位置。若出现椎管内渗漏,则停止推注,C臂机确认骨水泥填充满意后抽出。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骨水泥用量进行准确统计,并进行组间统计学处理。
评价标准:(1)分别于入院当日、治疗后24h、2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评价工具为视觉模拟量表(VAS),VAS评分范围为0~10分,分别代表无疼痛、疼痛剧烈,得分越低说明患者的疼痛程度越轻[6-7]。(2)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估工具为SF-36量表,共评价四个维度,分别是生理功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情感职能,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8]。
1.4统计学处理
分析处理数据运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数指标表示为例数/百分率,检验方法为卡方;计量指标表示为均数±标准差,检验方法为t。P<0.05表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骨水泥用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X线暴露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且观察组患者的骨水泥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见表1。
.png)
2.2两组患者入院当日、治疗后24h、2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疼痛程度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且两组治疗后24h、治疗后2周、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的疼痛程度均轻于治疗前,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具体见表2。
.png)
2.3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经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观察组,有显著差异(P<0.05),具体见表3。
.png)
3讨论
本研究显示,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更短、骨水泥用量更少,但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感程度均轻于治疗前,这说明两种手术方式均具备临床应用价值,且各具优势。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方法,手术安全性较高,且治疗效果较好,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单侧与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灌注骨水泥的抗压强度相当,但单侧容易导致脊柱失衡,双侧则可以有效避免此种现象发生,并且能够避免发生骨水泥分布不均匀的情况。而单侧的手术时间和X线暴露时间更短,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因此,若骨折在椎体一侧且塌陷程度较轻,则行单侧穿刺;若塌陷均匀,则行双侧穿刺[9-10]。
综上,单侧和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均可获得理想效果,单侧穿刺的损伤减小,双侧穿刺的预后佳,各具优势,临床上需综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
参考文献:
[1]薛威.单侧与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比较[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34(1):69-71.
[2]王永飞.单侧与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4):61-62.
[3]孙志峰,何斌,蒋建新.单侧与双侧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8,33(7):722-723.
[4]郭强.经皮穿剌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研究,2017,25(9):79-81.
[5]万里甫,王海峰.单侧与双侧入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J].颈腰痛杂志,2018,39(4):451-454.
[6]张大鹏,强晓军,杨光.应用弯角装置单侧穿刺行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7,27(7):599-604.
[7]徐松山.单侧穿刺与双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医刊,2018,45(6):68-71.
[8]冯现锋,杨建锋,毛帅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评价[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29(10):1233-1234.
[9]邵长庆.经皮椎体成形术和保守治疗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7,44(8):63-65.
[10]赵迪,罗绍伟,陈舜亮,等.单侧及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比较[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