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20/6/24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9期   作者:郭晨
[导读]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8年5月我院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60例,将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流程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加入综合护理干预。收集研究对象产后2h的出血量、住院时间、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后2h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h的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更少(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高,效果满意,可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缩短治疗时间,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应用价值
        在分娩期的并发症中,最为常见的莫过于产后出血。产后出血不仅对胎儿的生命造成威胁,还会导致产妇分娩难度增加、死亡率升高。产后出血判断一般为产后24h内出血量达到至少500mL。由于产后出血会导致产妇发生失血性休克、死亡,因此必须加强对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本研究对综合护理干预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产后出血为产科常见严重疾病,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病因,其中90%产后出血因宫缩乏力引起,出血量大,及时给予有效止血是保证产妇生命安全的关键。相关研究表明,多数产后出血患者伴有恐慌、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预后效果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因此,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干预,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对提高预后效果具有积极性影响。本研究选取我院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60例,分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效果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4月-2018年5月我院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60例,年龄20-38岁,平均(28.05±1.55)岁,孕周36-40周,平均(39.11±0.50)周,初产妇32例,经产妇28例,随机把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年龄20-38岁,平均28.05±1.50岁,孕周36-40周,平均(39.09±0.50)周,初产妇16例,经产妇14例;对照组年龄20-38岁,平均(28.00±1.55)岁,孕周36-40周,平均(39.06±0.50)周,初产妇16例,经产妇14例。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合并其他妊娠并发症患者(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过敏体质患者、精神障碍患者、其他原因导致的产后出血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流程进行干预。包括对患者进行常规止血处理,给予宫腔纱布填充止血,密切观察产妇的产程进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加入综合护理干预。详细的护理细节如下:(1)子宫按摩护理:对患者进行子宫按摩,在按摩的过程中必须按照科学的方法操作,有利于促进宫缩,但是按摩时间需间断进行,每次按摩时间控制为30-60min,然后停止15min再继续按摩。指导产妇进行乳母,通过新生儿吸允乳头刺激宫缩,可促进缩宫素分泌,有利于增强子宫收缩的力度。(2)心理护理:积极主动了解和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心理想法,多与患者交流,对情绪不稳定和不良情绪的患者进行定时的心理疏导,利用成功病例增强患者的信心,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减轻其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3)阴道护理:由于产妇产后阴道会残留血迹,需要及时对阴道的血迹进行清洁,确保患者阴道卫生,以免细菌滋生和感染。产后2h,对患者出血量进行严密的监测,加强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产后出血症状的观察,及时对异常问题进行处理。(4)环境护理:定时清洁病房卫生,每天使用紫外线进行消毒,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和湿度温度。同时指导产妇产后饮食补充营养,切忌食用辛辣食物。
1.3观察指标
        收集研究对象产后2h的出血量、住院时间。

止血效果判定标准:显效:经过护理1h后,子宫收缩力度明显加强,出血量明显减少;有效:经过护理2h后,子宫收缩力度增强,出血量略显减少;无效:经过护理后,子宫收缩和出血量无变化,或病情加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
        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0例,无效15例,治疗有效率50.00%;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93.33%。观察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的产后2h的出血量、住院时间
        对照组:产后2h的出血量(298.05±15.55)mL、住院时间(8.05±1.55)d;观察组:产后2h的出血量(198.05±10.55)mL、住院时间(5.05±1.35)d。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后2h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h的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更少。
3讨论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病率高,对胎儿的生命造成危害,还会导致产妇失血性休克、死亡。产后出血一般为产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由于产后出血对产妇的危害非常大,因此必须对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予以重视。本研究选择2015年4月-2018年5月我院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60例,随机把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流程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加入综合护理干预。详细的护理细节包括对患者进行子宫按摩护理、阴道清洁护理、饮食调整等。经过对比,研究发现观察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后2h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h的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更少。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互一致。其原因在于常规护理只能够满足患者的基础护理需求,缺乏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和个体化护理;而综合护理在常规基础护理的干预同时,提高了护理的水平,促使护理措施更加符合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目前,临床治疗产后出血的方法较多,患者极易产生多种负性情绪,治疗积极性不佳,因此,加强护理干预对巩固、强化治疗效果尤为重要。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以现代化护理观念为指导的干预模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给予患者全面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护理干预,并结合患者实际护理需求展开护理,为患者提供最佳干预措施。综合护理干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了出血护理、心理干预、外阴护理、营养干预等一系列措施,可充分满足患者实际护理需求,其中出血护理对患者下腹部进行按摩,可起到刺激子宫收缩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止血效果,并能促进积血排出;对患者乳房按摩,可刺激其激素分泌,起到增强子宫收缩、减少出血的目的。此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及亲情关怀,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促使患者以良好心态接受治疗,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而营养干预则有助于提高患者身体机能,配合外阴护理,可有效降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高,效果满意,可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缩短治疗时间,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袁静.全面护理干预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6):191-192.
[2]朱琳,李琳.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9):151,153.
[3]谢长芸.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妇产后康复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9):2658~2660
[4]严丽.心理护理干预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110例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21):137~138
[5]赖竹圆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 中国医药科学,2018,8(3):119~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