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外伤患者的治疗处理及康复护理

发表时间:2020/6/24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9期   作者:凡海宁
[导读] 足外伤是医学临床常见的外伤之一,足外伤会对人体的生活早成很严重的影响。
        摘要:足外伤是医学临床常见的外伤之一,足外伤会对人体的生活早成很严重的影响。这是由于足在人的生产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不仅要承担人体的全部重量,还要行走,维持身体的平衡、吸收震荡。足部一旦受伤,轻者可能造成患者疼痛和行走不便,严重时会对患者的生活带来痛苦和不安。因此正确对足外伤患者实施合理治疗以及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我院在上一年度总共收治了312名足外伤患者,对其采用多种治疗方案的相互结合,同时还伴有相匹配的护理工作,患者的康复状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足外伤    治疗处理   康复处理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共312名,其中男性278名,女性34名,年龄分布在1~60岁,其中单纯的软组织挫伤104例,足骨、踝骨骨折、关节脱位、石膏固定116例,手术76例,其他16例。
2、治疗与护理
2.1? 抗生素液湿敷治疗及护理? 此法主要针对损伤早期病程在伤后数小时至3天内的病人。
        2.1.1? 方法? 将抗生素液(500ml生理盐水+硫酸庆大霉素32万u+氟美松10mg )倾倒于无菌治疗碗内适量,将无菌纱布(敷料3~4层)浸泡于碗中,用无菌镊拧至不滴水,平整贴敷于损伤部位。湿敷时间30min,每日2~3次。
        2.1.2? 护理? 对早期病人的护理应给予心理支持,鼓励并安慰病人以解除由于焦虑、恐惧、情绪不良造成的慢性疼痛。抬高患肢,以利静脉回流,配合治疗减轻胀痛,尤其对刚刚固定后的病人应观察患肢末梢血运、皮温、知觉及趾床毛细血管充盈情况,防止伤口包扎或石膏固定过紧。并指导患者做趾的屈伸运动。
2.2? 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 是指以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填塞机体皮肤或软组织缺损、感染、坏死后形成的创面,充当创面与引流管的中介,将传统的点状引流变成了全方位引流,以生物半通明膜为全密封材料,覆盖、封闭整个创面和腔隙,同时将引流管与负压源连接,使整个与辅料相接触的创面处于一个全表面封闭负压引流状态,以促进创面、腔隙内的渗液、液化坏死组织及时排出体外,隔绝创面与外环境之间的感染机会,负压封闭引流式治疗足部损伤大面积外伤合并皮肤缺损及骨质外露,慢性骨髓炎的一种新疗法。保持创面持续有效的负压是引流及治疗成功的关键,也是护理的重点内容。首先要确保压力合适;其次要确保各管道通畅,紧密连接,并妥善固定引流管。引流不畅可用20ml注射器向外抽吸或用0.9﹪生理盐水10~20ml冲洗管道,必要时更换引流管。负压瓶的位置要低于创面60~100cm,引流瓶放于安全位置,保持局部负压封闭状态,有利于引流。
2.3肢体护理
术后患肢制动时间:血管吻合时间为2周、肌腱缝合为3~4周、神经修复为4~6周、关节脱位为3周、骨折为6~8周。
一般手外科手术后,需要臂丛、全麻或连硬外麻者去枕平卧6小时(全麻者头偏向一侧),患肢避免受压,患肢用软枕抬高20~30度,并制动,加强保暖(严禁使用热水袋,用棉被保暖既可)。保持伤口敷料的清洁,保持低温热塑板固定的有效性。对于断肢(指)再植病人患肢体位需要用软枕垫高使之略高于心脏水平,确保患肢不受压或扭曲,病人不得大幅度翻身、坐起、保持床铺的整洁干燥,积极预防压疮。
对于皮瓣移植病人,行腹部或交腿皮瓣移植者,术后分别患肢用胶布或外固定支架固定于适当位置;患者绝对平卧休息10~14天,抬高患肢20-30度,不能向患侧侧卧,避免皮瓣受压,影响皮瓣的血液循环。保持皮肤清洁,按摩受压部分,如骶尾部皮肤,积极预防压疮。


对于周围神经损伤病人,需要保持修复后的神经处于无张力状态,并固定于功能位;臂丛神经修复者术后24小时内,伤口敷料处用盐袋压迫,以防出血。
3、足外伤患者的康复护理
对足外伤患者的康复护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病人提供的个人卫生、康复以及恢复等方面的照顾和帮助。病人康复性护理的目的为:①清除坏死组织、微生物、分泌物和其他污垢。②刺激血液循环,放松肌肉,使病人感到舒适,帮助恢复精力。③引导患者进行康复性训练④疏导患者的心理。⑤便于观察病情。
3.1评价患者的残疾情况
不同原因不同程度的伤都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身体功能和心理方面的功能障碍,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后期功能和足部的能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和恢复。康复护士要对患者进行伤后机体 功能、康复后残疾程度的变化和功能恢复整体状况的综合汇总和评价,并将整个情况汇总给康复治疗小组,同时还要制定好自己的护理计划规划好护理内容,协助并指导患者完成康复功能的训练。
3.2预防并发症以及继发性疾病的护理
预防或减少足外伤的愈后并发症的发生是康复护理工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患者由于足外伤残疾后,长期卧床容易产生关节痉挛、呼吸困难等功能性障碍,泌尿系统功能障碍及其废用性综合等并发症。通过康复护理,对于病患长期卧床通过设计摆放患者的残损体位、定期翻身,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性的训练,帮助患者早期离床运动等措施,降低足外伤后的继发症和并发症的产生。
3.3足外伤后功能训练的护理
护理人员要通过学习和积累并掌握综合康复计划的各种有关的功能训练,其中的方法的注意事项,进而能够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康复性功能评定和残存功能的强化训练,如正确的坐和行走姿势等。进而使得病房康复护理工作成为患者治疗的重要内容。
3.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
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康复训练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护理人员要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状况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日常恢复功能训练,护理人员还要承担病患指导恢复训练的工作,协助病患在房间内尽快的训练熟悉所需要掌握的恢复性内容,这部分工作是最日常最贴近病患的,同时更是病患康复性恢复的关键所在。
3.5心理健康护理
3.5.1要因人而异实施心理护理。对内心素质较差的病患要重视环境对病人的心理影响,将病人安置在设施安全、空气流通、光线明亮、整洁舒适、具有明快色彩的环境中,并最大限度地关心帮助病人,避免由于患者精神和肉体的双重伤害,体会病人的心境,理解病人的痛苦,设法增强病人的自我价值感,鼓励病人参与适宜的工疗和文娱体育活动,以帮助病人消除错误的理解和不必要的担忧。
3.5.2要加强家庭朋友的关怀支持。充分调动家庭的力量给予情感支持,缓解家庭矛盾,给病患创造宽松、愉快、祥和的家庭气氛。并向他们提供最新的治疗信息,以增强他们战胜病患的信心。
3.5.3要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心理护理水平。因为良好的心理护理可有效地解决病人的心理障碍,促进病人的早日康复和获得良好的社会适应感,解除病人的心理顾虑,恢复健康的心态。
4、结束语
足外伤患者受伤后,由于自身的行动受到限制,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自身增加一定的心理负担,同时由于足部受伤,在进行康复性恢复时也有一定的难度,一旦康复性恢复护理不到位,很容易造成患者的继发症和并发症,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创伤。因此足外伤的有效治疗和康复护理在治疗过程中一样重要。
【参考文献】
【1】胥伯勇, 李忠伟, 郭文涛,等. 严重足外伤12例保足手术治疗体会[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 33(10):108-110.
【2】刘梅, 艾莉, 申缓缓,等. 手足外伤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护理[J].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1, 025(004):343-344.
【3】李丽萍, 申静. 2例足外伤久治不愈病人的护理[J].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6, 3(5):2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