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社区产后护理中常见感染问题及预防措施。方法:择取我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中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8月~2019年8月期间管理的产妇100例设置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并对其产后感染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对观察组而言,产妇所产生的感染率和对照组产妇相比较有下降趋势,对从产生感染部分实际的分布情况来看,最多的部位是呼吸道及泌尿道;其次,产妇感染最多的是切口感染。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手术、住院时间长、年龄大于35岁是产妇发生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注意引发感染问题的成因,构架科学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护理效果,降低感染概率,优化产后护理,从而提升医疗实质效果。
关键词:社区产妇;护理;感染;原因;对策
社区产妇管理比较特殊,因产妇生产后有较高的感染率,所以对产后感染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实现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这对产妇更好的康复、减少其痛苦及经济负担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7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社区产妇随机设为两组,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针对性综合护理。所有研究对象年龄在20~45岁之间,平均年龄(28.4±2.26)岁。在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对照组产妇在建卡管理后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其主要是从饮食方面及心理方面加强护理。而观察组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感染分析来制定针对的护理方式。主要包括:1)加强护理消毒工作,需在工作前对手的卫生加强重视,佩戴相应的口罩和手套。2)加强人员自身执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加强对操作技术的有效规范,相对于这当中的有关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效的结合起来,强化人员感染意识的提升。从而保证访视护理中有优良的环境,定期对产检室实施消毒处理,做到室内通风良好。
3、评价标准。对产妇的感染情况进行研究时,是根据产妇是否出现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指标作为标准,总感染率为所有产妇感染的总和;在对产妇的随访中进行研究时,分别对两组产妇未出现感染与出现感染的产妇进行比较。
二、结果
1、组间感染发生率对比。对照组产妇出现手术感染3例,呼吸道感染4例,泌尿系统感染5例,感染率为24%;而研究组产妇手术感染1例,呼吸道感染2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感染率为8%,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感染部位。产妇手术后发生感染最常见的部位是呼吸道和泌尿道。产妇手术后,手术切口处是第一常见感染的部位,其次感染部位是呼吸道。
3、产后访视中,产妇出现感染,平均住院时间(5.00±1.69)d。
未感染者住院时间(3.71±1.50)d(P<0.05);感染者住院时间(7.01±1.22)d(P<0.05)。
三、讨论
1、手术因素分析及护理:①手术感染,医疗器械和医护人员的操作能力是手术感染的两大重要因素,具体表现为,医疗器械消毒工作不到位;医护人员未做好术前手部清洁工作;医生技术不到位,增大了手术创口等。②护理对策:护理人员在手术前要对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的所有医疗器械进行彻底消毒,严格消毒标准,同时还要进行严格的清洁工作。避免因手术医疗器械或医护人员消毒不完全,带来细菌接触到产妇创口,从而导致产妇出现感染情况。
2、呼吸道感染因素分析和护理:①呼吸道感染原因:产妇由于手术或分娩往往会导致免疫力低下,护理不当易引发感染。感染的原因有:首先,各种亲朋好友探望时带来的细菌,引发的感染。其次,传统的观念中产妇生产后不能受风,因此,会关紧门窗,导致空气不流通,增加了细菌繁殖。另外,手术过程中部分产妇使用气管插管,若操作不当时,会使呼吸道粘膜损伤,引发感染。研究发现,呼吸道感染无论是在产科,还是妇科中都占据着很大的比例。②护理对策:医护人员在进行术后护理时,要保证产后护理环境舒适、愉悦的氛围。定期为房内进行消毒工作,保持阳光充足,房屋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流动。地面要保持清洁干燥。温度和适度要适宜,适合产妇康复。此外,若产妇的亲朋好友需要登门探视,进入房前务必做好消毒工作方可进行探视。并控制家属同时探视的人数,不要过度拥挤,以免造成空气污染,导致产妇呼吸道感染。护理人员应告知产妇及其家属一些术后护理常识,保持产妇身体清洁尤其产后外阴部位的清洁工作。
3、泌尿道感染及护理:①泌尿道感染原因:社区产妇中泌尿道感染的病例是明显较多,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留置导尿与产妇受到感染的比率是正比的关系。实际生活中,许多医院的医护人员经验不足,操作不规范及医院的杀菌消毒工作进行不及时等原因都有可能导致社区产妇泌尿道受到感染。②护理对策:作为社区产后访视护理出现的感染问题,预防产妇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措施主要包括,术后要定时做好私密部位的清洁工作,也可适当给予产妇抗生素药物治疗;注意内衣裤的清洁消毒,避免细菌侵袭。护理人员要告知产妇一些术后生活常识,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感染发生率。另外,为预防感染,要给予胎膜早破、产程长、剖宫产后的产妇抗生素治疗。严格无菌操作,给予正确的饮食护理。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在不断地增加,越来越在意生活的健康性,这也促使了他们对医院疾病的护理治疗水平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当产妇进行产后护理时,出现感染的可能性会增加,对社区而言,产妇的免疫力较差,这也是社区产妇易在护理治疗时出现感染的原因之一。护理过程中出现感染问题,不仅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还会影响产妇生活和工作,进一步对产妇的心理状况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在面对这类问题时,护理人员要引起高度重视,降低产妇的感染机率,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玉荣.社区护理中感染问题的分析和探讨[J].医药前沿,2017,7(09):231-232.
[2]张妮.社区护理中感染问题的分析和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7(20):39-39.
[3]孙坤.社区护理中感染问题的分析和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03):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