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属于不完全肾脏替代性治疗,可清除机体内代谢废物,有效纠正病人水电解质失衡以及酸碱失衡。对于血液透析治疗的病人而言, 因受疾病以及治疗的双重折磨,身体长时间处于不适感状态中,再加上其社会支持、生活习惯、社会地位和家庭角色等多方面功能丧失,很容易使其身心出现不适感,继而进一步影响疗效和生存质量,故在生物、心理以及社会医学模式下强化病人满意度,护理干预对于其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1]。
l临床资料
本组50例患者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21-81岁;文化程度:初中17例,高中
27例,大学5例,文盲1例。职业:学生3例。干部11例.工人17例,农民7例.自由职 业12例。婚姻状况:已婚42例.未婚5例,离异3例。
2护理干预
2.1首先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评估。血液透析评估是有利于在全面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 制定有针对性的透析方案,防止发生并发症,提高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在血液透析之前一定要对患者的血象、出血情况、心功能以及神志等进行全面的观察,在此基础上对血液透析的方案和时机进行正确的评估。其次,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由于受到病痛折磨和经济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在血液透析之前患者会产生多种不良的心理情绪,如紧张、恐惧、抑郁、焦虑等,甚至有些患者已经绝望,这些负面情绪对患者的治疗是十分不利的,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和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帮助患者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并耐心的回答患者的问题,营造量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最后,做好血液透析的准备工作。护理人员需要对透析器进行充分冲洗,对血泵的速度进行有效的调节,促使生理盐水均匀的渗透到透析器当中,将其中含有的空气排空,同时建立血管通道。
2.2要健全各项护理管理制度、透析工作室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加强无菌的观念,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做好感染的预防,定期对治疗车、透析机等进行消毒,血液透析室定期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 都应该洗手,严格进行6步洗手法,毛巾要分开,1人1条,并及时消毒,进入病房必须戴口罩、帽子、手套,并教育患者从自身出发,保持卫生,消除感染的诱因。重视健康宣教,使患者全面了解疾病以及自身的状况.并正确对待和认识。激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要和家属沟通,改善患者的饮食状况,增加营养及高蛋白食物,多食用含钙、铁、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果有必要,静脉注射补充白蛋白和血浆,但尽量减少输血次数,避免交叉感染。积极控制原发疾病,控制患者血糖、血压在正常范围,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宣教和处理感染的知识水平,一旦发生感染,尽可能做病原学检查,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感染药物,以防滥用抗生素致使耐药菌株产生。执行血液透析操作前后必须遵守无菌操作,严格洗手操作,透析穿刺部位皮肤严格消毒,使用一次性管路,透析结束时,用无菌纱布包扎,保持置管口清洁干燥。
2.3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2.3.1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先兆反应主要为头晕、打哈欠、有便意,典型症状主要为 出冷汗、恶心呕吐等。透析期间体重增加量过多是血透患者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引起透析中低血压的首要原因。因此,护士应反复向患者讲解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的危害,要保证两次透析期间体重增加不能超过干体重的3%-5%。
为避免低血压的发生,在透析前应做到:控制水分摄入,以免脱水过快过多;减量或停服降压药。透析时应注意: 泵速需由慢开始,逐渐加速;对易发生低血压者,采用低温透析、持续升压药泵人、高低钠序贯透析的方法来维持机体血浆胶体渗透压,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如血仿膜等。在透析结束前或透析2 h以后进食易发生低血压,因此最好在透析2 h内进食,以干食为宜。严密检测透析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变化,当患者出现上述低血压反应时,立即使患者处于头低脚高位,减少超滤率,减慢泵流速,必要时快速补充高渗盐水或输注白蛋白。 透析过程中很容易并发高血压,全面的护理干预仍能使其发生率有所降低。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体重控制欠佳;水钠潴留;血糖控制差,引起血容量增加。因此,要严格控制干体重和水钠的摄入,透析前停用降压药,采用低钠透析, 增加超滤量和透析次数。
2.3.2心力衰竭是血透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诱因:(1)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快,这是患者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2)持续的高血压和水钠潴留。(3)贫血、肺部感 染等也是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加强宣教,指导患者在透析间期严格控制血压,限制水钠的摄入,控制干体重,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当发现患者出现血压急剧升高、胸闷、心前区疼痛等症状时,应严密观察,必要时减慢或停止透析,并给予及时有效地抢救。
2.3.3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血糖增高,糖代谢紊乱,免疫功能缺陷,机体抵抗力低下,因此易并发各系统的感染特别是皮肤感染。应对患者进行生活指导,补充营养,适当运动,以增强抵抗力;透析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可采用绳梯式穿刺法,以避免在同一内瘘部反复穿刺;一定要注意做好皮肤护理,避免皮肤破损。一旦感染发生,要给予积极治疗。
2.4家庭成员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支持程度非常重要。家庭的气氛和家人的言行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由于家人最初对疾病回归的期望值过高,与现实对照导致较大的心理落差,对患者产生一些怨言、怠慢,甚至有时感到患者是生活中的累赘。护理人员要鼓励引导患者和家人相互进行沟通.调整心态.共同积极应对疾病。积极和社区取得联系, 提高社会对患者的关注度,例如组织慢性肾衰竭患者联谊会.提供交流平台,让患者及家庭成员在一起相互交流战胜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经验与心得,激励患者顽强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
3结果 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心力衰竭,感染的发生次数极低,血液透析进行顺利,病人及家属满意。
4讨论
4.1血液透析是个长期的治疗过程,患者极易出现血压偏低或偏高,以及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给治疗效果带来很大影响。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血透患者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为患者进行透析、心理、心力衰竭、低血压、感染等护理措施,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且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及感染率,为促进患者生活治疗奠定基础。
4.2加强健康教育,寻求社会支持。慢性肾衰竭患者昂贵的医疗费用,使其家庭不堪重负,许多家庭因病陷入贫困中,因此,护士在接触患者之初,要积极主动讲解疾病知识,客观介绍该病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指导患者选择合适治疗方案,随着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人们对商业保险认识的提高,患者承担医疗费用的比例会更趋于合理:
参考文献
1邵小红,赵丽英.细节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9,9(8):761-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