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析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常见安全隐患的应对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于2018年0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患儿,回顾性分析常见安全隐患,制定针对性的优化措施,对比优化策略实施前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优化策略实施后护不良事件发生率3.08%,低于实施前15.38%,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挖局分析护理安全隐患所在,制定针对性的优化措施,积极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切实保障患儿安全,且促进护理质量提升。
【关键词】儿童;重症监护室;常见安全隐患;护理对策
由重症监护室患儿数量多、病情复杂凶险、患儿各器官发育不完善、治疗及护理工作复杂、家属期望值高、病房禁止家属陪护等因素,成为医院的治疗、护理风险双高的特殊科室[1-2]。因而从根本上决定了护理工作不同于常规科室,其工作难度、风险较高。解决护理问题而不断提升护理质量的前提在于发现问题,本研究旨在探析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常见安全隐患的应对与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于2018年0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患儿。男39例,女21例,年龄2~11(6.5±4.5)岁。优化策略实施前,患儿护理工作中,5例发生失误/失范操作;2例发生给药不当;2例发生三级感染(轻微);1例发生医患纠纷;1例发生机械通气所致呼吸道损伤;2例发生采血所致局部淤青。
1.2方法
根据护理工作记录,分析其中问题及安全隐患,以提高护理质量为核心导向制定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如下:
1.2.1 安全隐患
(1)交叉感染
护理工作中,由于各项医疗仪器的循环使用,其中消毒隔离不彻底是导致交叉感染。加之患儿抵抗力较差,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皮肤屏障功能较差,皮肤内含水量较多,pH水平较高,为病原菌繁殖提供油路条件。
(2)医源性二次损伤
患儿护理过程中由于各项侵入性操作,易造成医源性损伤。例如静脉采血过程中可导致针眼出血、诱发皮下毛细血管出血、皮肤过敏反应、局部淤青等,机械通气过程中可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喉损伤、导管移位等。
(3)患儿护理文书未规范记录
护理文书是为医师提供病情、疗效评估等及时、可靠的参考依据。护理人员未及时、规范书写文书,导致医师难以迅速、精确判断患者病情,一定程度上可耽误治疗,甚至发生错误治疗。
(4)医疗设备安全隐患
医护工作中使用的医疗设备均存在显性化或潜在性的不安全因素,例如辐射台使用过程中温度设定不适宜或感温探头未有效固定,导致脱落而未及时发现,可导致烫伤;或是暖箱、光疗箱、呼吸机使用不合理或存在一定故障,易并发一系列高危症状;医疗氧源电器使用频率较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1.2.2 优化策略
(1)避免发生感染
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的各级、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医院感染管控工作的质量考核标准;开展人员专项、专业培训,强化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的实效性,包括手卫生、无菌规范操作、消毒隔离、职业暴露与应急处理及后续维护、多层耐药菌感染防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防范等。
(2)加强护理人员培训
高年资护理人员可能由于护理知识落后而发生护理事故,低年资护理人员则由于临床经验不足、应急处理能力较差而发生护理事故,对此积极开展专项培训十分重要,可开展知识讲座、标准化病人培训、护理技术培训以及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技能培训等,知识讲座应月末进行考核,实践培训应当次培训活动结束后即开展考核。所有考核合格之后批准上岗,若考核不合格应实施持续专项培训,直至合格方能上岗。
(3)避免设备所致损伤
聘请医疗设备厂家技术人员到院内统一讲解设备设施的正确操作方法、维护保养以及检查手段等,培训后各科室立即开展考核(包括理论知识知晓程度、实践操作),保证全体人员有效掌握心肺呼吸、除颤、监护仪、通气机等设备操作技巧,同时护理人员需熟知急救药物、设备的放置位置、数量及使用标准,以减少急救过程中发生护理风险事件;
1.3 疗效标准
2018年01月~2018年12月作为优化策略实施前,2019年01月~2019年12月为优化策略实施后,对比优化策略实施前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png)
3.讨论
小儿难以正确、清晰主诉机体不适感,加之机体抵抗力、免疫力较差,即从根本上造就了儿童护理工作难度大、风险高等问题[3-4]。因而为保障患儿安全,促进疗效提高,应以预见性、风险控制思维积极挖分析护理工作中问题所在,以切实提高护理质量。
研究结果显示,优化策略实施后护不良事件发生率3.08%,低于实施前15.38%,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可提示通过从多个角度挖掘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问题,积极制定针对性的解决、优化措施,有助于避免或大幅度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综合所述,重症监护室患儿生存风险高,护理难度大,应积极挖局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问题,制定针对性的优化措施,积极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切实保障患儿安全,且促进护理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青昆丽,梁凤葵,黄向红,唐呈香,黄玉萍. 儿童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评估及管理[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60:243-244.
[2]崔在卫. 儿童重症监护室的护理风险原因及防范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8,28:215-216.
[3]刘媛媛. 风险管理对住院患儿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19,19:79-80.
[4]邓春香,张秀团,王萍. 急诊高危患儿就诊过程中的风险管理[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04: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