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病人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

发表时间:2020/6/24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9期   作者:孔令霞
[导读]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病人术前心理状况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病人术前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对200例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病人在术前进行心理干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在干预前后评定病人的焦虑程度。结果:心理干预后病人的焦虑程度明显减轻(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缓解老年白内障手术病人术前的心理焦虑状况。
       关键词:心理干预;老年性白内障;术前术后;心理状况
        老年性白内障是老年人常见的双眼致盲性疾病,随着人均寿命的增长,老年性白内障患病率逐年增加[。临床上通常采取分2次进行单眼手术的治疗,间隔为3d。不少病人一听到要进行眼部手术就出现精神紧张、失眠、食欲减退等焦虑表现。老年人一般都从各行各业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不再担任家庭、社会的主要角色,多存在孤独、寂寞感,一旦患有眼疾,往往产生强烈的焦虑和恐惧心理,求医心切,积极主动地要求治疗。护士应以关心、同情的态度,并以鼓励、劝说的语言,说明老有所用、老有所长。老年病人手术前后的心理变化直接影响手术的准备、实施及术后康复,因此应加强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以保证治疗效果。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对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病人进行心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病人200例,男122例,女78例;年龄59岁~82岁,平均71.6岁。
        2、方法
        1)心理干预方法①主动接近病人,讲解眼科手术的方法,提高其对手术成功的信心;②随时为有心理问题的老年病人提供心理辅导;③暗示主刀医生技术经验丰富,提高医生威信,增加病人的安全感;④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介绍手术中及手术后会出现的症状;⑤与病人谈论业余爱好和家庭生活等方面话题,使其克服忧虑,缓解恐惧的心理。
        2)评定方法:根据《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结果按1级~4级评分,以标准分50分为正常,轻度50分~59分,中度60分~69分,重度70分以上。分别在病人心理干预前后(手术前3d~4d及手术前1d),由研究人员对病人提问相关问题,填写问卷,比较病人心理干预前后焦虑程度。
        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三、讨论
        1、老年性白内障病人心理特点
        老年性白内障是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老年人工作、学习的常见眼科疾病,而白内障是眼科手术复明效果最好、最安全的一种眼病。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老年病人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多数老年白内障病人在手术之前会出现担忧、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老年人经过几十年的生活,突然失去光明,非常痛苦,而老年人的性格一般都很倔强,怀疑手术的可靠性及成功率,对所患疾病和手术缺乏了解,因而拒绝手术。部分病人认为自己年龄大、身体又不太好,没有做手术的必要,即便做了手术也不一定能痊愈,从而沉默寡言、食欲不振。部分病人因为经受失明的痛苦,有恐惧、期盼心理,常坐立不安、出汗、失眠。另外,部分老年病人因为环境改变,离开了家庭亲人,产生了孤单和寂寞感,会出现烦躁不安、易怒等。护士在完成各种治疗护理任务时,应充分了解老年病人的心理状态、活动和需要,分析病人的主要心理,细心观察其心理变化,通过适度的心理护理,改善病人在整个住院治疗过程中不良的心理,使病人处于良好的身心环境中,这也是促进老年白内障病人康复的重要护理环节。
        2、心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
        良好的护理道德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心理护理是一门软科学,是护士遵循护理道德对病人实施心灵上的护理,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直接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促进康复的重要条件。护理人员应及时更新对传统白内障手术病人的护理观念,白内障手术病人的护理进展是与白内障手术的进展和护理观念的转变密不可分,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针对老年白内障病人的特点,一方面向病人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可靠性,介绍手术好转的病人,增加其对手术的信心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取得病人和家属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一方面要详细介绍手术的基本过程及视力恢复情况,使病人对手术过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以减少病人的紧张情绪;另外,暗示是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影响对方的心理与行为,使其按照暗示者的目的发生变化,并不知不觉地符合、接受和盲从暗示者发出的信息,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暗示主刀医生的水平高,会让病人更加对手术有信心。同时,注意护士只有取得病人的信任,才能使病人易于接受积极的暗示。因此,护士应态度亲和、举止文雅,使病人满意,以利于增强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接受护士的暗示。本研究通过分析老年白内障病人的心理特点,采取了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明显改善了病人的焦虑情况。
        总之,对于老年白内障病人,护士应有计划地做好围术期的心理护理,消除老年病人忧郁、焦虑和恐惧情绪,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使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周瑞青.老年性白内障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2001,24(11):74.
        [2]林淑娟,于瑞秀,姜淑富.谈老年性白内障病人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J].实用全科医学,2006,4(1):12.
        [3]刘兰芝,曹建荣.老年性白内障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3,5(4):422.
        [4]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4-38.
        [5]王青丽.老年性白内障病人手术前期护理[J].黑龙江医学,2007,8(31):6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