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6/24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9期   作者:沈洁
[导读] 目的 分析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接受常规护理,另一组接受延续性护理,前者中30例患者纳入参照组,后者后30例患者纳入实验组,并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从肺功能指标上比较,两组对比结果差异明显(p<0.05);从生活质量得分上比较,护理前的统计学处理结果无差异(p>0.05),护理后的统计学处理结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老年;慢阻肺;肺功能;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又称“慢阻肺”,是老年群体的常见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之一,主要以喘息、气促、咳嗽、咳痰为临床表现,当病情发展至严重时,还会诱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最终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老年患者对于疾病的耐受性差,所以会在患病期间出现较大的烦躁、焦虑的情绪,加上对疾病的认知不够,使得患者在院外的护理质量无法保证,最终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为此,对于老年慢阻肺的患者而言,实施延续性护理十分有必要,本文以如下研究流程,研究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选取6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参照组,本组中30例患者将接受常规护理,另一组为实验组,本组30例患者将接受延续性护理。参照组:女性患者16名,男性患者14名,平均年龄为(74.73±3.12)岁;实验组:女性患者17名,男性患者13名,平均年龄为(73.62±2.41)岁。对比后得出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参照组:常规护理:在患者出院后给予患者出院指导,叮嘱患者药物的使用方式以及复查的时间,之后建立患者的档案,叮嘱患者按时复诊。
        实验组:延续性护理:(1)建立小组:选取工作年限较长,护理经验较为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延续性护理小组,并且对患者进行档案的建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分析患者的院外护理问题,之后建立微信号,详细的记录患者的联系方式以及家庭住址等,以便于后续的随访工作(2)制定计划:根据分析的院外护理问题制定详细的护理流程,以提高院外的护理质量(3)生活干预: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属,勤通风,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避免雾霾天气出门,不要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不要接触烹饪的油烟,也不要吸烟或者是吸二手烟,以保护肺部功能。在饮食上需要合理膳食[1],多补充富含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减少易产气食物的摄入量,保证大便的通常,例如:马铃薯、坚果以及饮料等。在运动上,需要根据自己的耐受性,选取一些缓慢的运动,例如:太极拳、慢走等,提高呼吸的频率,强身健体,改善肺部的功能,但是千万不要剧烈运动,要循序渐进,以自己的耐受性为基础,逐渐的增加运动量,在运动期间,如遇不适情况,一定要停止运动(4)呼吸功能训练:在出院前,指导患者呼吸训练的方式,例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使患者掌握训练的要领,并在院外进行自行的呼吸训练,而护理人员则需要通过微信或者电话随访的方式,监督患者的训练情况,了解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并针对于错误的方式进行纠正(5)氧疗:指导患者经鼻导管吸氧,以长时间低流量吸氧的原则为主,保证每日的吸氧量在10h以上,吸氧流量在1-2L/min之间,以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促进患者的病情改善(6)健康宣教与访视:定期组织病友会,并设立专家讲座[2],对疾病相关知识进行讲解,之后对患者的氧疗、呼吸训练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了解患者有无不适感,并进行现场的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1.3判定标准
        对比观察两组的肺功能指标以及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得分。
        肺功能:FEV1、FVC、FEV1/FVC。
        生活质量得分:采取SF-36量表进行评估,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越好。
2结果
2.1  肺功能指标比较
        从肺功能指标上比较,两组对比结果差异明显(p<0.05),见下表一。

2.2  生活质量得分的比较
        从生活质量得分上比较,护理前的统计学处理结果无差异(p>0.05),护理后的统计学处理结果差异明显(p<0.05)。见表二。

3讨论
        慢阻肺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治愈率较低,不仅降低患者的健康,还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由于该疾病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所以患者需要在院外提高自身的依从性,做好自我的防护,因此,延续性护理十分必要。延续性护理是医院和家庭的护理桥梁[3],首先教会患者呼吸训练的方式以及氧疗的方式,之后通过定期的随访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干预的方式包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护理内容的完善,并纠正错误的方式,对患者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等,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爱,提高对疾病的认知以及对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不断的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情的改善,之后通过定期的病友会,交流治疗的经验,并在专家一对一的问题解答上,逐渐的深化自身对疾病的认知以及护理工作中的护理要点,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改善自己的病情。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而言,实施延续性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唐春艳.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02):157-158.
[2]王丽思.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系统医学,2020,5(02):155-157.
[3]何平.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0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