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20/6/24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9期   作者:马天娇 赵水静
[导读] 目的 研究在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
        【摘要】 目的 研究在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就诊的80例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抽签分组法,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发热消退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及肺部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尽快康复,值得各大医院推广。
        【关键词】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护理;个性化护理
        重症肺炎是指肺部组织炎症性疾病,包括肺部细支气管炎、肺间质和肺泡炎症。典型临床表现为高热、惊厥、抽搐等。若不及时治疗,将引起器官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出现典型症状时,应及时治疗,降低死亡发生[1]。但是由于患儿年龄较小,认知能力和治疗依从性较差,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尽快康复。为此,本文选取80例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进行研究,探讨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就诊的80例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抽签分组法,分成对照组40例,男女比例24::16,年龄7个月~7岁,平均年龄(3.01±0.54)岁;观察组40例,男女比例22:18,年龄8个月~7岁,平均年龄(3.21±0.61)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进行临床比较。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具体内容包括:体温监测、药物指导、饮食干预、物理降温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具体内容包括:
        ①心理干预。患儿受疾病折磨,会出现强烈抵抗情绪。且在陌生环境中,将进一步增加畏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在巡房过程中,带上儿童玩具,让患儿在玩耍过程中,缓解负性情绪。同时多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耐心详尽解答提出问题,提升对疾病正确认知。鼓励家属多陪伴在患儿身边,给予安全感。
        ②惊厥护理。护理人员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当发现患儿出爱心惊厥情况或症状时,立即去枕,让患儿平卧在病床上,解开衣服扣子,保持呼吸畅通,清理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遵医嘱给予止惊药物。为避免误咬唇舌,将压舌板放置于口腔中,按压舌头。出现惊厥后,易出现呼吸不畅或缺氧,应立即给予面罩机械通气,纠正缺氧情况。待呼吸正常后,调整氧流量,以低流量为主。在此过程中,密切观察瞳孔、意识变化情况,避免脑水肿发生。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报告,控制病情发展。
        ③发热护理。密切监测体温情况,间隔1h测量1次体温。待体温恢复稳定后,间隔5h测量1次体温。同时采取物理降温方法,帮助降温。如擦拭酒精,使用冰袋、戴冰帽等。发热严重者,遵医嘱给予退烧药物,适当补充盐水,保持身体电解质平衡。


        ④咳嗽护理。出现咳嗽情况,遵医嘱给予咳嗽药物治疗。痰液分泌过多,正确指导家属进行叩背,使痰液排出体外。若出现排痰困难,给予雾化排痰,促进痰液排出。
        ⑤饮食干预。饮食以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维族,禁食辛辣、油腻、刺激性等食物,叮嘱患儿多饮水。
1.3 疗效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包括发热消退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及肺部体征消失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发热消退时间(1.84±0.52)d,对照组(3.51±1.34)d,t=7.348,P=0.001;观察组惊厥消失时间(4.62±0.62)d,对照组(7.14±1.23)d,t=11.571,P=0.001;观察组肺部体征消失时间(11.28±2.17)d,对照组(6.84±1.83)d,t=9.893,P=0.001。观察组发热消退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及肺部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重症肺炎是儿科常见疾病,尤其是随着环境污染及饮食习惯的改变,使我国小儿重症肺炎患儿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典型症状为高热、惊厥等,若不及时治疗,将导致肺组织炎症进一步扩散,危及身体其他器官功能障碍,严重者将导致死亡发生[2]。因此,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降低体温、缓解咳嗽,改善临床症状,使患儿健康成长。但是由于患儿年龄尚小,治疗依从性较差,影响治疗效果。故在治疗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提升对疾病认知,促进患儿快速康复。
        常规护理根据患儿病情状况给予护理干预,无法满足患儿实际需求,针对性较差。故现阶段临床针对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采用针对性护理,提供持续、高效、有针对的护理,满足患儿护理需求。心理护理,缓解负面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惊厥护理、发热护理及咳嗽护理,缓解临床症状;饮食护理,补充发热过程中能量消耗,促使机体快速恢复。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发热消退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及肺部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果与蒙泓池[3]结论完全一致,说明针对性护理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使患儿快速恢复健康。笔者认为,患儿属于特殊人群,在治疗过程中更应注重护理手段,针对性护理更满足患儿治疗需求,有助于促进患儿尽快康复。
        综上所述,对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尽快康复,值得各大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邓秋芬.个性化护理在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6):165.
[2]张丽丽.个性化护理在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2):251-252.
[3]蒙泓池.个性化护理在小儿重症肺炎高热惊厥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4):272+2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