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护理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刘向

发表时间:2020/6/24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9期   作者:刘向辉
[导读]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患者选用人文护理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患者选用人文护理价值。方法:取2019.04~2020.01接收80例院前急救患者研究,将其均分为2组(随机表),对照组(n=40选用常规护理),试验组(n=40选用人文护理),对比护理效果、心理状态。结果:试验组护理效果较对照组高,试验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患者选用人文护理对改善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提高护理人员操作能力、服务态度、急救成功率效果更理想。
        【关键词】人文护理;院前急救;负性情绪;操作能力

        院前急救属于医疗急救体系中重要环节,也为健康保障系统重要内容,良好的院前急救护理是挽救患者生命重要环节[1]。院前急救患者病情具有突发性、风险性,导致护理工作内容繁琐、复杂,且医患需在短时间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确保医疗措施可顺利实施,因此对护理工作要求较高,一旦发生护理差错会危及患者生命,增加医患纠纷发生率。本文选择80例2019.04~2020.01接收院前急救患者研究,对比常规护理、人文护理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2019.04~2020.01接收80例院前急救患者研究。试验组22例男、18例女,年龄20-80岁,均值(49.61±20.05)岁。对照组21例男、19例女,年龄20-80岁,均值(49.61±20.11)年,对比P>0.05。
1.2方法
        常规急救护理:患者入院后由护理人员评估病情、分诊、实施相关检测,若病情较严重可上报护士长开启绿色通道,尽可能缩短急救所需时间。
        人文护理:(1)急救人员达到现场后以温和口吻询问患者病情,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关心、体贴,减少对病情产生恐惧心理;其次详细评估患者病情,保持操作轻柔、准确,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信任程度[2]。(2)检查过程中可帮助患者整理衣物、头发、随身物品等,及时通过家属和周围人群了解其具体发病原因、状态,并根据评估结果遵医嘱开展相关急救措施,待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开始转运[3]。(3)救护车是转运过程中必备设施,在转运前护理人员需确保救护车内温度、湿度适宜,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并要求至少一名家属陪同转运。转院途中由医务人员通过电话与院内急救人员联系,并同时相关科室做好接诊准备,途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若突发异常可联系就近医院紧急治疗。其次转运过程中护理人员需为患者讲解入院后注意事项、实施检查内容,定时询问其是否存在不适,尽可能满足其临床需求。此外护理人员需保持清醒的头脑,遵医嘱熟练完成急救措施,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医务人员信任程度。(4)到达医院后需协助接诊人员转运,并做好交接工作,确保绿色通道通畅[4]。
1.3观察指标
         ①护理效果:从急救成功率、护理态度、护理技能、沟通能力等方面评价。②参考汉密顿量表评价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分值:0-50分,得分高低与心理状态成反比。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22.0分析,t、平方差表示计量资料,%、卡方表示计数资料,P值表示检验结果。
2.结果
2.1护理效果  试验组急救成功率90.00%、护理态度86.62±5.76分、护理技能90.51±4.25分、沟通能力86.91±3.42分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P<0.05)。
表1:护理效果

2.2心理状态 
        试验组:焦虑20.61±1.05分、抑郁19.05±1.52分;对照组:焦虑28.25±2.04分、抑郁27.31±1.82分,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院前急救中成立专业的急救小组是基础,快速行动是保障,合理操作是关键,因此院前急救护理人员需具备专业的操作能力,到达现场后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准确预判疾病风险,及时稳定患者情绪,其次需确保救护车温湿度适宜,呼吸机、吸痰机、气管插管、急救药物等准备妥当,达到改善预后效果,提高急救成功率目的。
        本研究中试验组焦虑20.61±1.05分、抑郁19.05±1.52分低于对照组,提示院前急救中人文护理较常规护理更能缓解患者因疾病、治疗、预后产生负性情绪,使患者以乐观心态,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展开临床急救操作,以提高急救成功率,本研究中试验组急救成功率90.00%高于对照组70.00%,与上述结论不谋而和,证实人文护理在院前急救中有极高价值。其次本研究中试验组护理态度86.62±5.76分、护理技能90.51±4.25分、沟通能力86.91±3.42分高于对照组,提示人文护理对提高护理人员专业能力有积极作用,分析:人文护理充分体现整体护理观念,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迅速评估患者病情、安抚其负性情绪、平稳转运、详细交接,既可避免不必要护患纠纷,还可为入院后救治提供参考,此外人文护理中定时询问其身心状态,尽可能满足其转运中需求,使其感受到医务人员尊重、关心,入院后积极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治疗,促进病情康复[5]。
        综上,急救患者选用人文护理效果确切,既可改善急救过程中产生负性情绪,还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专业能力,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李瑞.精细化院前急救护理在重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07):1341-1342.?
[2]赵莉莉.精细化院前急救护理在重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04):747-748.?
[3]赵秋霞,刘淑春,张学长.教练型领导管理模式在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8):1658-1662.?
[4]赵丽.急诊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探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8):174.?
[5]吕华,陈沛华,鲜安福,等.院前急救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5):175-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