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6/24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9期   作者: 夏卉
[导读] 目的 对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
        摘要:目的 对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7年3月~2019年3月接诊的11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施行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评估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比较事情前后护理质量、不良事件等。结果 与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施行前比较,护理质量总分增高,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有助于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水平,减少不良事件。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效果
         Application of sensitive indicators of nursing quality in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ensitive indicators of nursing quality in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Methods A total of 115 patients from March 2017 to March 2019 in Cardiovascular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Nursing quality sensitive indicators were used to evaluate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Nursing quality and adverse event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event. Results Compared with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sensitive indicators of nursing quality, the total score of nursing quality increased,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decrease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The sensitive indicators of nursing quality are helpful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diovascular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and reduce adverse events,。.
Key words: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Sensitive Indicators of Nursing Quality; Effect
        心血管内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患者普遍存在恐惧/紧张心理、病情危急、并发症多等特点,一旦护理不当,将会导致护理不良事件,危及健康安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是指提升护理质量水平的监测评价指标,在护理各个环节当中占有重要地位[1-2]。本文以心血管内科患者为例,施行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受检者知晓研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现对我院心血管内科2017年3月~2019年3月接诊的115例患者(男71/女41,年龄35~78岁)、13名女性护理人员(年龄21~40岁)予以研究。
1.2方法
        在护理安全管理基础上,加入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如下:(1)组建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小组,名成员为1名护理部主任(组长,负责组织院内各科室护士长筛选、设立敏感指标)、1名护士长(副组长,专门负责统筹、管理指标的筛选、设立)、3名护士(均工作经验丰富,工龄≥10年,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负责查询资料、指标初选及收集、整理各科室护士长意见)。(2)筛选护理质量敏感指标,①参照《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美国医疗机构联合评审委员会等提出的理论,确定关键词(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心血管、安全管理等),通过数据库、科室护理工作特点,由小组组长初步拟定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共10项一级指标、20项二级指标、30项三级指标;②以微信形式向相关科室护士长发放调查问卷,对初步拟定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予以评分,从中选出分数最高的5项项目作为护理质量敏感指标。(3)具体影响,①培训,副组长组织培训,宣传科室护理要点及特点、敏感指标理论知识,进一步明确敏感指标定义,定期考核,以提升业务水平;②护理安全管理,安排责任护士专门负责管理过若干名患者,如监测病情变化,确定有无坠床、压疮、跌倒等异常,及时予以对症处理,并执行分级护理制度;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PCI术后患者;加强健康宣教,加深患者对心血管疾病知识认知,提高自我护理能力;重视患者的饮食及运动、大小便,必要情况下,予以针对性指导;存在风险因素者,如心肌梗死、压疮、跌倒、坠床等,予以风险评估,并在患者床头放置标识卡,增强护理人员主动防范意识;③护理期间,务必认真贯彻护理敏感指标内容,组长/副组长不定期抽查落实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改进。
1.3观察指标
         ①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护理质量评价量表》调查比较施行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前后护理质量,共5个敏感指标,各项指标总分10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高[3]。②比较施行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前后不良事件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以统计学软件SPSS24.0为工具,计量资料表示为“”,以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以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2施行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前后护理质量的比较
与施行前比较,施行后护理质量总分明显增高,(P<0.05),见表1。

2.2施行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前后不良事件的比较
        施行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1%(3/115),施行前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57%(11/115),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护理质量高低直接决定着患者临床结局及预后发展状况,同时对医院的发展同样起到一定的决定性作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具有一定的面感性、重要性、预后相关性特点,是由结构指标、过程指标、结果指标组成,能够定量评价患者的护理管理、护理服务质量[4]。
        作为重要科室之一,心血管内科患者以急危重症最常见,如果护理不当,就会造成患者发生坠床、心血管不良事件、跌倒等一系列不良后果,直接影响患者临床结局及转归。因此,认为在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当中加入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提升护理质量水平,保证患者临床安全,另一方面体现出护理服务工作的独特价值、促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以及提升我国心血管内科护理事业发展水平。
        李慧敏等[5]人、李蒋巧[6]等研究已证实,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有助于保证不同科室护理质量水平,以及预防相关护理不良事件。本次研究,通过成立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小组,逐步筛选、设立、确定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并进一步强化要求,以提升服务质量水平,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结果“表1”得出,实施后护理质量总分高于实施前,表示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可以将常规护理安全管理分化成各个环节,并对各环节设定量化评定标准.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深化护理服务,以提升质量水平。另外,实施后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少于实施前,进一步体现出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可行性,通过以重点环节为切入点,实时监测护理质量,可以及时发现护理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态改进护理方案,从而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7]。
        总之,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对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水平的提升、护理不良事件的减少具有一定的促进价值。
参考文献
[1] 余满荣,苏丹,张明会等.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4):418-421.
[2]刘慧,刘晓英,王楠,等.髋部骨折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构建[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2):1591-1594.
[3] 桑宝珍.集束化护理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控制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9):807-809.
[4]杨玉茹.护理敏感指标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四川医学,2017,38(5):597-598.
[5]李慧敏,封海霞,刘畅,等.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在神经内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学,2017,45(6):132-134.
[6]李蒋巧.用药安全管理对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9):108-110.
[7] 刘娟玲.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4):154-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