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伴有低血压患者经过有氧单车运动干预后的成效。方法:纳入2018年5月~2019年5月于本院血液透析室透析且伴有低血压的56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有氧单车运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透析前的血钾血钠值;实施护理前后的血压、平均动脉压;低血压发生率及处理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透析前的血钾血钠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前,比较两组的血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血压及平均动脉压值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出现低血压的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处理情况更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伴有低血压患者经过有氧单车运动干预后,明显能够减少低血压的发生几率且能够恢复到正常范围,值得推广。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有氧单车运动
慢性肾脏疾病终末阶段已经成为一类不可逆的慢性疾病,近几年来,慢性肾脏疾病终末期的发病几率每年都在呈现上升的趋势,按照血液透析治疗后的生存期限来说,经过透析治疗的患者生存期限能够达到10年左右,但是我国的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年限仅仅只有2.5年左右[1]。终末期肾脏病指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在肾脏病的终末有氧单车运动指的是在人体氧气充足的状态下进行锻炼,在运动的过程中,人体经口吸入氧气和体内对氧气的需求量达到平衡状态;有氧运动包括:单车、慢跑等[2]。有氧运动能够燃烧人体体内的糖分,消耗掉多余的脂肪,改善人体的心肺功能,调节心理状态等[3]。所以此次研究围绕于本院血液透析室透析且伴有低血压的56例患者展开研究,分析有氧单车运动在血液透析低血压患者中的干预成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5月~2019年5月于本院血液透析室透析且伴有低血压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中各有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在30~54岁之间,平均(36.68±4.41)岁;试验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在32~56岁之间,平均(38.54±3.39)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1)所有的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症状者;
(2)年龄均在25~70岁之间;
(3)均行血液透析治疗;
(4)每周透析2~3次,每次透析时间为4h;
(5)经过委员会批准;
(6)经过患者本人及家属的同意。
排除标准:
(1)合并脏器功能障碍者;
(2)伴有神经系统异常者;
(3)伴有心脑血管疾病者;
(4)伴有血液系统疾病者;
(5)伴有重度贫血、消化出血者;
(6)拒绝参加研究者;
(7)依从性极差者。
1.3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具体步骤如下:(1)健康指导:在患者透析过程中严格控制水分及钠盐的摄入量,避免超滤量超过干体重的5%。(2)病情监测: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志变化,血压每间隔1h测量一次,血压变化明显者密切观察其变化,增加测量血压的次数;严格观察患者的管路是否通畅且连接紧密,防止因肢体活动造成枕头脱出。(3)饮食护理:透析过程中避免进食,若需要进食应该选择合理正确的时间;患者若为经常低血压者,应该在透析开始前的1h~2h进食。(4)心理护理:因透析患者的患病时间长,医护人员应该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去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心中需求;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有氧单车运动,在每次透析1h之前进行有氧单车运动护理干预,具体步骤如下:(1)叮嘱患者在运动前先要进行热身运动,例如:伸展双臂、体操等方式,医护人员详细讲述给患者单车的使用方法;指导患者在运动的过程中经鼻吸气,经唇呼气,由慢至快调整单车的转速。(2)单车转速的速度不宜过快也不宜过慢,每运动10~15min后要休息10~15min,每次透析过程中可以循环整个过程5~8次。在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3)若患者的舒张压>110mmhg或者是收缩压>180mmhg,应马上告知患者停止运动,血压恢复至正常后保持在45~60min。(4)在透析间歇期间,可以适当饮食,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出现心悸、痉挛、呼吸困难等情况立刻停止运动。
1.4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护理前后的血压;
(2)护理前后平均动脉压;
(3)护理后低血压发生率及处理情况。
判定标准:(1)低血压:透析的过程中,平均动脉降低≥10mmhg , 或是收缩压降低≥20mmhg,同时伴有呕吐、胸闷、乏力等症状。
1.5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1.0统计学分析,血压及平均动脉值均用(x±s)表示,t检验;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用(n,%) 表示,x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若p>0.05,则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进一步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以及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png)
2.2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的比较
试验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3.57%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png)
3讨论
有研究中调查:预计在2020年,慢性肾脏疾病终末期的发病几率将会达到200万人;相比于美国或是日本等国家,中国的透析几率明显低于美国日本,我国的血液透析治疗几率仅有10%,而美国日本等国家的透析治疗几率达到90%[4]。终末期肾脏病指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在肾脏病的终末早期患者无显著的症状,但是伴随着肾功能的下降,体内的毒素堆积,引发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水肿等症状,还会出现各种并发症。治疗肾脏疾病终末期患者的方法主要有血液净化(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和肾移植,能够提升延长患者的生存年限和生活质量。血液透析作为临床中治疗肾脏疾病的治疗方式之一,血液透析的主要步骤如下:将人体体内的血液引流到体外,经过一个透析机器,透析者的血液和透析溶液在纤维内外经过超滤、对流进行交换,将患者体内的多余水分及毒素清除,保持患者体内的电解质平衡,把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过程[5]。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因脱水过于多,或是因为患者的血容量减少,所以在透析过程中容易出现低血压的现象。透析中出现低血压,一般表现为血压比正常标准数值低,若血压变化范围>30mmhg,也属于透析低血压[6]。引起透析低血压的主要原因有:(1)超率过大:患者的毛细血管充盈率降低,有效的血容量减少,进而会出现低血压。(2)血浆渗透压变化:在透析的过程中,将尿素和肌酐清除后,患者容易出现血浆渗透压下降,血管内的多余水分向组织间隙转移,血容量减少,进而引发低血压的出现。(3)患者的神经功能紊乱:此类原因多见于糖尿病肾病透析者,因为糖尿病神经病变导致自主神经紊乱,造成神经调节功能减弱,进而导致低血压的出现。(4)过敏:患者体质对于透析机器存在过敏的现象,引发机体抗原抗体反应的出现,进而造成低血压的现象。
有氧单车运动指的是在人体氧气充足的状态下进行锻炼,在运动的过程中,人体经口吸入氧气和体内对氧气的需求量达到平衡状态;有氧运动包括:单车、慢跑等。有氧运动能够燃烧人体体内的糖分,消耗掉多余的脂肪,改善人体的心肺功能,调节心理状态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血压及平均动脉压值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出现低血压的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处理情况更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p<0.05。
综上,血液透析伴有低血压患者经过有氧单车运动干预后,明显能够减少低血压的发生几率且能够恢复到正常范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方丽,田堃,杨俊伟. 浅析我国血液净化行业标准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8):85-89.
[2]徐政全,何小苗,萧伟成.黄芪生脉饮联合有氧单车运动治疗血液透析中相关低血压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9,20(6):525-527.
[3]李明霞."床上用有氧脚踏车"临床应用于透析患者[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3):24,26.
[4]肖宇,刘珺,谢丽珍.运动疗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11):48-50
[5]凌欢.合理运动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预防效应[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3):135-136.
[6]李倩玲,吴碧静,李观妹.合理运动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预防效应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7):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