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6/24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9期   作者:魏婷
[导读] 随着我国医疗护理行业在不断的发展进步,我国的在卫生职业教育上的成果也收获颇丰。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护理行业在不断的发展进步,我国的在卫生职业教育上的成果也收获颇丰。由于临床护理教学的改革的要求,在儿科护理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培养。角色扮演教学法就是通过此次改革的需要而诞生出的教学方法,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将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出来,使每个学生的潜力都能够被激发出来,在教学中取代教师成为教学主体。而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就是辅助学生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学习方式主动学习,教师从旁协助为学生解答问题和疑惑,使学生学习的效率最大化。
        【关键词】应用探究;护理教学;儿科;角色扮演教学法
        角色扮演教学法就是为学生指定一种特定的环境,然后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以体验特定角色在工作中的行为方式、心理活动、沟通方式等,让学生在有趣的扮演中学习到知识,得到工作的感悟,然后在结束扮演后对扮演的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1]。
1.角色扮演教学法的优点
        (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角色扮演教学法中,要求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特定角色的扮演,需要学生对剧本流程的熟练掌握,对自己在扮演中的语言、情绪、动作等都要反复练习,因此能够对所学习的内容有深刻的印象[2]。这种学习方式比较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加有趣,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2)模拟环境存在安全感。在这种模拟的环境中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扮演中,不必像在临床实习中需要面对可能的护患纠纷,因此学生在扮演中能够完全放松。并且在模拟环境中,所面对的扮演角色和观众都是自己平时朝夕相处的同学和老师,不会出现紧张的状况,能够最大地发挥出学生的潜力,从而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3]。
        (3)真实的模拟环境。教学中所模拟的环境都是以真实的临床环境为蓝本的,因此扮演能够贴近现实,学生在扮演中不仅是体验角色的语言、动作,还能够实际操练在护理中所需要的专业技能[4]。
2.角色扮演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2.1学习内容
        在儿科护理教学中所涉及的内容主要为:全年龄段儿童的日常护理,主要包括日常护理清洁、体格训练、安全管理、小儿喂养与营养等内容
2.2教学前布置准备工作
        在角色扮演教学前半个月就需要教师开展布置工作,具体而言:首先将所有的学生进行分组,保证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分组的数量按照所需要学习的内容确定。一般的教学分组要涵盖新生儿、婴儿、幼儿以及学龄前儿童四个阶段的生活护理。教师在具体分组后需要对扮演教学中的重点和要素进行讲解,让学生知晓扮演中所需注意的事项以及合格的要求。
2.3扮演准备工作
        在确定小组和扮演内容后,学生要开始准备具体的表演了。在这个阶段中,学生要自己通过查阅资料和相互讨论的方式研究扮演的剧本,具体的表演内容要符合教学的要求并尽量贴近现实,并且尽量能够将护理的整个流程都完全展示出来。在排练过程中,学生可以请求老师的协助,保证扮演过程中的护理动作和方式都以最正确的形式出现。


2.4扮演阶段
        在实际扮演过程中,教师就将舞台完全交给学生,教师要做好主持人的工作,维护好课堂秩序,并为学生的扮演进行指导和点评,为场下的学生观众讲解要点。
2.5讨论总结以及反思
        在扮演结束后,教师要学生们对之前的扮演进行总结评价,对扮演中的优点和缺点都要指出,让学生们通过扮演学习到准确的护理方法,并技术纠正错误的方法。
3讨论
3.1注意事项
        在具体的角色扮演教学法中,一定要目前教学的目标,虽然学生在表演中是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进行的,但是不能将扮演教学看成一种娱乐,所表演的内容必须紧扣住教学目标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态度,要保证扮演教学有趣而又不失严肃性。并且学生要控制好表演的时间,尽量保证在短时间内将最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展现出来,以免由于时间过长导致观众出现厌烦而达不到教学目的。学生在扮演前一定要做好表演的排练,保证在表演中的台词动作都能够准确而专业,避免边想边说,边想边做,导致表演不连贯影响教学效果。
3.2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难以代入到所扮演的角色,导致扮演达不到理想效果。此时就需要同学和老师对学生进行鼓励教育,让学生保持自信心,通过反复练习熟练掌握表演内容,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在角色扮演教学活动中,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组织纪律混乱、学生扮演准备不充分以及其他意外情况等,使教学活动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制定出严密的活动计划,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扮演教学。例如要求学生在表演前必须要写出一个详细的剧本,并严格按照剧本演出。
        (3)由于是通过小组进行扮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以观众的身份参加教学,这时就需要保证观众积极的观看表演并且认真复习同学在表演中所展现的护理知识,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观众进行约束,要求学生对表演进行总结,来判断学生是否真正的在观看中学习到知识。
4结束语
        角色扮演教学法将传统教学方式中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颠覆,侧重于学生自主学习,以学生为教学中的主体,老师作为辅助角色和引导者,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角色扮演教学法在目前儿科护理中以及成为了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了,还需要大力推广,以推动我国的护理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师云玲.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8):147-148.
[2]曾丽.不同角色扮演法在儿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9,17(13):1636-1637.
[3]郑良芬,陈英.不同角色扮演法在儿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7,31(30):3881-3883
[4]魏艳艳.参与式教学法在高职儿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价值体现[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24):101-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