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儿童高热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从我院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儿童高热急诊患者中,随机抽取160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80例,参照组80例。研究组进行舒适护理,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两组在护理后进行家属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参照组的家属护理满意度低于研究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儿童高热急诊患者的家属护理满意度效果有积极的作用,有着更好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舒适护理;儿童高热急诊;家属护理满意度;护理服务;常规护理
通常情况下,儿童高热急症患者年纪都较小,其自身的心理状态以及生理状态有着很大程度的不稳定性,在治疗以及护理过程当中的配合度存在较大问题。护理人员为了减少儿童对于集中护理以及陌生环境所产生的一系列负面情绪,往往会对儿童在治疗以及护理过程当中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此类情况[1]。舒适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儿童高热急诊患者战胜病魔。现列举160例儿童高热急诊患者进行分组讨论。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儿童高热急诊患者中,随机抽取160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80例,参照组80例。参照组患者: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为0.58~6.05岁,平均年龄(3.84±1.57)岁。研究组患者:男性41例,女性39例,年龄0.62~5.90岁,平均年龄(3.80±1.55)岁。两组儿童高热急诊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系列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 常规护理
160例儿童高热急诊患者在入院后完成对应的入院评估。参照组给予常规的常规护理。
1.2.2 舒适护理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
(1)监护护理
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儿童高热急诊患者的监护服务力度,尽可能的密切关注患者自身的病情变化情况。护理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护理技术水平,尽可能的对于一些危机情况的发生有效预判。通过加强监护护理,更好的提高对于儿童高热急诊患者的病情的把握程度,一旦出现意外情况,立即向医生明报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治疗,更好地降低患者由于治疗不及时而导致的病情恶化。
(2)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清楚的知晓儿童患者在治疗以及护理过程当中,对于自身病情的恐惧以及对于治疗环境的陌生,往往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消极情绪。护理人员需要通过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及时沟通交流,尽可能的提高患者以及家属对医院的信任度,患者对于治疗以及护理过程有着更大的信心。工作人员需要用平静温和的语言对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采取有效的心理措施干扰患者的情绪,保证患者用更加平和的情绪去面对一系列的治疗以及护理服务。
(3)环境舒适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保证病房内的整洁、安静,定期对于病房内进行杀菌消毒。每天保证病房内的通风,避免太阳直射到患者休息的病床上。在室内用光线柔和的灯光来进行室内的照明。减少病房周围的噪音污染,保证病房内的相对安静。病情已经缓和的患者可以在病房内通过播放动画片的形式来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环境舒适护理,看动画片的过程当中,需要控制患者的观看时间以及观看次数,尽可能地在保持患者身心健康的前提下,提高患者的愉悦程度,治疗以及护理的配合度。
1.3 指标判定
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需要使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有效统计,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越高。总护理满意度=(优秀+良好)/总数。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计数资料(X2)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版本)分析,表示方式为(n,%),若P<0.05,则判定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儿童高热急诊患者的家属护理满意度,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png)
3.讨论
在儿童高热急诊护理中,常规护理往往不能有效地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过程当中,患者对于治疗以及护理环境有着很大的陌生感,不能及时的与护理人员有效沟通交流,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消极情绪,进而影响到护理以及治疗的临床效果[2]。护理人员为了更好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针对儿童高热急诊患者的护理服务,采取舒适护理有效地提高了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通过不同措施去加强患者的护理,提高了儿童高热急症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效果[3-4]。舒适护理是一种全新概念的护理工作模式,可以更好的满足患者在护理过程当中的一系列心理需求,社会需求以及生理需求,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儿童治疗过程当中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本次实验选取了儿童高热技术护理中的一部分患者,将患者进行有效的统计学分组,对比两组儿童高热急诊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明显的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通过对于儿童高热急诊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配合度,保持患者的良好心态,更好地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姿宇,蔡东霖.舒适护理模式在儿童高热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9,7(11):643-644.
[2]贺胜梅.舒适护理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36):196-198.
[3]姚红梅.舒适护理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7):312.
[4]陈立新.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5):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