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应用肠内营养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干预进展

发表时间:2020/6/24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9期   作者:叶琦
[导读] 营养支持对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来说,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摘要:营养支持对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来说,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营养支持可以为危重症患者身体内细胞的新陈代谢提供能量与营养物质,使得危重症患者身体组织器官的结构完成、功能保持活力。其中肠内营养更能够适应人体生理需求,对促进胃肠道蠕动有着很好的应用。此外,肠内营养也能降低发生感染的几率。由于以上作用,肠内营养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推广。事实上,肠内营养支持也会带来一些并发症,本文针对其主要的病症类型与其对应的护理措施进行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护理干预
前言
        肠内营养支持指的是通过鼻饲管给危重症患者提供必要的饮食,保证危重症患者能够获得足够的蛋白质与热量,满足基本的身体新陈代谢需求;鼻饲管一般路径为:一侧鼻腔/口腔/胃肠造瘘口——胃/肠。肠内营养支持对胃肠道结构与功能有着较好的保护作用,能大大减少应激性溃疡情况的发生。肠内营养支持已经成为了一种较为常用的辅助治疗方法,应该加强对肠内营养支持的研究,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进而减少危重症患者应用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1 胃肠道并发症及其护理方法
1.1腹泻、恶心
        在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经常可能由于鼻饲过程受到污染、灌输量过多、灌输速度过快等原因,使得危重症患者出现恶心、腹泻等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该注意以下方法:第一是使用浓度较低、成分单一的渗液进行鼻饲,给危重症患者一定的缓冲时间以适应渗液吸收状态,以防止渗透性的腹泻;第二是营养液应该现配现用,保持其温度处于吸收适宜状态,相关的容器应该做好消毒准备;第三是护理人员应该根据危重症患者的大便成分及时对营养液成分进行调整,进行营养液滴入时应注意滴入速度,应保持由慢到快的原则,且最大速度低于120ml/h[1]。
1.2胃潴留和反流
        胃潴留指的人体胃内容物积贮而没有及时排出的现象。在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危重症患者常常因为应激状态下胃黏膜缺血缺氧等情况导致肠胃蠕动变慢,使得营养液残留在胃内,此时又因为机械通气等操作引发的患者咳嗽、吸痰情况,极易发生营养液反流的现象。针对胃潴留与反流情况,医护人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是护理人员可适当向营养液中增加纤维素比较丰富的物质,或者添加适量的蜂蜜;第二是医护人员应该对危重症患者的胃部残留量进行严格监测,按照规定清洗胃管,并大约每6h抽取一次胃残留量,当胃残留量大于100ml时,应降低输入营养液的速度甚至暂停输入,并在6小时后根据胃残留量决定再次的输入速度[2]。
2 代谢性并发症及其护理方法
2.1 高血糖
        危重症患者常常会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的症状,又因为肠内营养的应用,使得高血糖成为了危重症患者的高发病症。针对这一症状,护理人员应该对危重症患者还处于早期时进行肠内营养,并且注意患者的实际身体情况,以选择适应性的肠内营养剂。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应该注意通过外源性胰岛素的配合性治疗以降低高血糖发生的可能性。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定时监测危重症患者的末梢血糖,可以采取微量泵的方式进行胰岛素的持续性静脉注射,一般每4-6检测一次。
2.2 低血糖
        危重症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通常是因为危重症患者长期使用肠内营养却突然停止,使得患者肠道不能适应停止后所能吸收的糖的浓度,进而产生低血糖的症状。针对此现象,护理人员应该注意在危重症患者在进行长期的肠内营养而需要停止时,应该逐渐减少营养液的剂量与输入速度,以及胃肠道缓和适应时间[3]。


2.3 电解质紊乱与高碳酸血症
        这里的电解质紊乱与高碳酸血症指的是危重症患者由于饮食内容及方式不够科学合理而导致低钠、高钠血症,或者低钾、高钾血症。而当危重症患者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过量时,使得CO2增加,以致于产生高碳酸血症。针对这种情况,医护人员应该做好定期检查血电解质及相关补充的工作,在进行肠内营养时,合理的选择营养液的种类。
3 其他并发症及其护理方法
3.1 误吸与吸入性肺炎
        在危重症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时,经常会由于患者呕吐、咳嗽等原因使得营养液误吸进入气管内,并且由于营养液对气管粘膜的刺激性较强,容易导致吸入性肺炎。针对这种情况,医护人员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是注意胃管的插入深度不能过深,一般情况下,56-60cm为适宜范围。胃管的固定应注意舒适度,医护人员进行吸痰操作时应细心、轻柔。第二是在进行肠内营养时,除特殊情况外,应使床头抬高,大概范围为30°-45°,以防止胃潴留、反流的发生。第三是在危重症患者发生呕吐、反流的情况是,医护人员应该立即协助患者侧卧,停止鼻饲,及时对呼吸道及口鼻内的呕吐物进行清理。第四是积极治疗肺水肿,使用有效的抗生素预防、治疗感染[4]。
3.2 喂养管感染
        由于喂养管需要放置在鼻腔中,而鼻腔会因为异物而产生的分泌物增多,容易引起鼻咽部黏膜糜烂、鼻窦炎等症状出现,患者会出现血白细胞计数增加、发热等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医护人员应该做好相关的应对措施,严格要求鼻胃管的质量,并且及时更换鼻部的鼻胃管固定位置以降低鼻部压疮发生的几率,当患者鼻腔分泌物较多时,医护人员应该及时进行清理工作。
3.3 脱管、堵管
        鼻胃管的脱管、堵管是一种机械性并发症,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鼻胃管大小不当、材质不合格、固定位置不当等。针对这一情况,医护人员应该做好以下工作:对较为烦躁不安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安抚患者情绪,避免出现意外拔管的情况;为了降低鼻饲管堵塞的几率,医护人员应该及时进行鼻饲管的清理,鼻饲的药物要进行碾碎处理;鼻饲管要做好固定工作,防止挤压、扭曲[5]。
5 结论
        危急重症患者通常会因为应激反应而产生高代谢的现象,使得机体代谢严重失衡,严重情况下,患者会因为体内脂肪与蛋白质等物质的多度分解而免疫力大幅下降,甚至诱发感染而死亡。营养支持能够满足机体需求,维持患者组织器官正常的结构,使得其正常运行,所以为了保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进行营养支持是非常重要及必要的[6]。
        肠内营养具有经济、符合人体生理、有助于肠道恢复等特点,对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有着十分积极分作用。现目前,肠内营养作为危重症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辅助措施之一,具有较大的临床医学价值。而通过较为更加细致、科学的肠内营养护理工作,可以大大提高肠内营养的品质,也能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从而促进肠内营养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哲,杨彦萍.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支持对危重症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的治疗作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3):157-158.
[2]范华.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2):55-56.
[3]孙君平,王双欢.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并发症的分析与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2):126.
[4]唐华.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9,13(04):332-333+336.
[5]蔡雪军,邵建平,李永元,等.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对肠源性感染指标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01):99-101+105.
[6]张芹.减轻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措施[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6):149+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