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实践价值

发表时间:2020/6/24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9期   作者:杨静雯
[导读] 目的:研究给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针对性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给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针对性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于我院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本文研究,观察组VAS(3.11±1.13)分,SF-36(86.92±1.83)分,满意度(93.64±1.94)分。观察组患者SAS(39.50±1.98)分,SDS(37.03±1.56)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联合应用针对性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建立积极乐观心态,进而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在临床推广具有突出优势。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心理护理;针对性健康教育

        前言:冠心病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严重疾病,由于发病急、病情严重,对患者情绪产生负面情况,不利于患者生命安全。患者情绪问题和心血管疾病互相影响,无法达到理想治疗效果[1]。大部分患者由于缺乏疾病知识,造成存在严重的负面情绪,造成依从性降低,生活质量变差。为研究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对患者的而影响,本文于本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的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50例患者为样本,对照组25例,性别:男/女=12/13,年龄(64.93±7.25)岁。观察组25例,性别:男/女=11/14,年龄(65.90±6.23)岁。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对患者饮食、用药和护理进行教育,保证患者掌握正确用药方法,健康饮食。
        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干预,方法如下:
        (1)针对性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详细分析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患者家庭情况、居住情况、收入水平、教育情况、基础病信息等,根据患者信息评估患者理解能力,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如患者理解能力一般,可积极使用动画图片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教育,讲解疾病形成原因。根据患者年龄和生活习惯调整病房温度和湿度,定期对病房清洁消毒,保证每天通风。叮嘱患者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影响患者病情。保证室内环境安静,给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大部分患者为老年患者,可在病房设置记录卡,叮嘱患者按时按量用药,保证临床疗效。
        (2)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受到病痛影响,出现负性情绪,护理人员要耐心和患者沟通,避免患者情绪不稳定,影响治疗效果。可积极和患者沟通,耐心听取患者主诉,转移患者对病情的关注。如在病房内播放电视剧、音乐等,提供给患者书籍、画报、杂质等读物,让患者转移注意力,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情。通过聊天沟通,评估患者存在的情绪问题,视问题严重程度,采取对应的干预方法。若患者存在强烈的情绪心理问题,可积极邀请心理咨询师介入,对患者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对情绪问题不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可积极利用成功治愈的案例鼓励患者,让患者建立信心。同时要积极和家属沟通,鼓励家属给患者心理上的支持,让患者受到家人支持,能够保持轻松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使用VAS量表评估患者疼痛程度,使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由护理人员调查患者满意度。使用SAS、SDS量表评估患者情绪状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使用t和检验资料,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生活质量和满意度评分对比
        观察组VAS(3.11±1.13)分,SF-36(86.92±1.83)分,满意度(93.64±1.94)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情绪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SAS(39.50±1.98)分,SDS(37.03±1.56)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经常出现心绞痛症状,由于动脉血管狭窄,心肌细胞供氧不足,造成血氧饱和度低,引发心绞痛症状。尤其是情绪波动大、劳累的情况下,心绞痛症状更加严重,甚至引发心衰等症状,损伤患者心理和身体,造成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有研究提出,多数心血管病患者多伴发心理疾病,负面情绪影响临床疗效,造成患者病情恶化[3]。因此通过针对性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利用个性化健康教育活动,让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能够避免由于缺少疾病知识,过于焦虑、恐慌的情绪[4]。同时评估患者心理情绪问题,让患者建立信心,能够以积极心态接受治疗,为治疗创造有利条件。经本文研究,观察组VAS(3.11±1.13)分,SF-36(86.92±1.83)分,满意度(93.64±1.94)分。观察组患者SAS(39.50±1.98)分,SDS(37.03±1.56)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证实在临床上结合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避免病情进展,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联合应用针对性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建立积极乐观心态,进而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在临床推广具有突出优势。
参考文献:
[1]陈丹蕾.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05):135+137.
[2]李春燕,麻朴,王利平.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系统评价[J].全科护理,2020,18(05):513-519.
[3]邵艳涛.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运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4):133.
[4]刘晓琴.总结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展开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及体会[J].名医,2019(11):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