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患者中实施全程护理管理及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行门诊输液治疗的94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行常规护理为普通组(n=47),一组行全程护理管理及健康教育为实践组(n=47),比较两组患者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率。 结果 实践组疾病知识(9.47±0.58)、输液知识(9.33±0.64)、生活习惯评分(8.97±1.02)均高于普通组,护理满意率(95.74%)高于普通组(80.85%),差异性显著(P<0.05)。 结论 将全程护理管理和健康教育应用于门诊输液患者的护理中,能提高患者疾病及输液知识的掌握程度,实现更高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健康教育;全程护理管理;临床效果;门诊输液
输液是常用的给药途径,居民治疗疾病多选择门诊输液,由于输液的时间较长,在此过程中患者会出现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影响其预后恢复效果[1]。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对门诊输液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选择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行门诊输液治疗的94例患者,旨在探讨门诊输液患者中实施全程护理管理及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现将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行门诊输液治疗的94例患者,分为普通组和实践组,两组均47例患者,普通组中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分布在17-64岁,平均年龄为(46.31±5.78)岁;输液时间2-8天,平均输液时间(4.16±1.37)天;学历水平:初中及以下18例,高中及中专13例,大专及以上16例。实践组中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分布在19-67岁,平均年龄为(47.58±5.06)岁;输液时间3-10天,平均输液时间(5.41±1.62)天;学历水平: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及中专16例,大专及以上1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方法
普通组方法为常规护理,在药物调配后,仔细核对注射单,输液前核实患者姓名,规范无菌穿刺操作。实践组方法为全程护理管理及健康教育,内容如下:(1)输液前护理:在输液室前安排护士进行引导,核对信息发放输液牌并配置腕带,介绍输液注意事项等,评估患者输液等候时间,与患者多沟通多交流,天气较冷时,为患者准备暖手袋,温和安抚幼龄及老年患者。(2)输液中护理:输液药物配好后,仔细核对所配药物与注射单,并将药物放在治疗车上,穿刺前询问患者姓名及年龄做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避免药物错用。静脉穿刺应严格无菌操作,对于穿刺难度较大的婴幼儿及老年患者,应由穿刺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完成穿刺后调整输液速度,在输液期间,护士应主动与患者交流,询问相关疾病史及病情,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缓解其紧张、交流心理,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3)输液后护理:在拔针时,护士应保持轻柔的动作,输液结束后让患者多坐一会并进行观察,避免头晕等不良反应,此时护理人员可再次进行健康教育,加强输液患者的重视度。在患者离开时,要注意提醒是否遗漏了个人物品,让患者感受到细致关怀。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率。知识掌握程度从疾病知识、输液知识、生活习惯三个角度进行评分,分值0-10分,知识掌握程度越高评分越高。护理满意率则根据本院的自制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四个维度,观察分析患者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实验以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表示,使用X2进行统计学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t值进行统计学检验,P<0.05代表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分析两组知识掌握程度
.png)
实践组疾病知识(9.47±0.58)、输液知识(9.33±0.64)、生活习惯评分(8.97±1.02)均高于普通组,差异性显著(P<0.05)。
2.2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png)
3.讨论
作为新型护理模式,全程护理管理贯穿患者的入院到离院,旨在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门诊输液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患者要求医院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在传统的输液护理中“按需服务”是重点,很少有护患沟通,不能及时满足患者的需求,护患纠纷具有较高的发生率[2,3]。将全程护理管理应用到门诊输液服务患者中,要求护理人员考虑到患者输液的各个环节,以实际情况为基础,主动与患者沟通,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4]。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时,可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年龄等,选择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让患者认识到输液治疗的重要性,并关注输液治疗的注意事项,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的出现[5]。由于门诊输液患者较多,很多患者会有一定的输液等待时间,在此之前可帮助患者预估等待时间,让患者有一个心理准备,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避免患者负面情绪的出现。输液结束后的温馨提示,能让患者有关怀备至的体验感,轻松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6]。本研究结果显示,实践组疾病知识(9.47±0.58)、输液知识(9.33±0.64)、生活习惯评分(8.97±1.02)均高于普通组,护理满意率(95.74%)高于普通组(80.85%),差异性显著(P<0.05)。可见通过对门诊输液患者进行全程护理管理及健康教育,能让患者更为深入的了解到疾病知识及输液知识,养成良好的输液习惯,还能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提升,有助于营造和谐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将全程护理管理和健康教育应用于门诊输液患者的护理中,能提高患者疾病及输液知识的掌握程度,实现更高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叶岸芳.门诊输液患者中实施全程护理管理与健康教育的效果评析[J].现代妇女(医学前沿),2015,(6):280-281.
[2]朱云,李芹,田萍.门诊输液患者中实施全程护理管理及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7):1771-1773.
[3]梁晓芹.门诊输液患者中实施全程护理管理及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观察[J].健康大视野,2013,21(9):276-276.
[4]党玉梅,张会娥,汪友兰.实施门诊输液全程护理模式促进健康教育落实[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6):813-814.
[5]刘华芬,何建勇,刘艳.全程健康教育在门诊输液室实施的效果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24):3825-3827,3828.
[6]李云凤.门诊输液患者中实施全程护理管理及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4,(15):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