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的治疗进展研究

发表时间:2020/6/24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9期   作者:程焱
[导读] 近年来老年患者中直疝发生率有所上升,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
         腹股沟疝是脏器外凸的一种疾病,主要是指在人体下腹壁和大腿交界的区域内,因腹股沟区的缺损而导致腹腔内脏器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包块,俗称“疝气”,其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同时腹股沟斜疝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之分,先天性属于妊娠畸形,而后天性则属于外力所致。腹股沟斜疝可贯穿腹股沟管,严重者可出现插入阴囊现象,通常来讲,男性发病率要远高于女性,近年来老年患者中直疝发生率有所上升,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
一、腹股沟疝的病因及临床体现
(一)腹股沟疝的病因
         腹股沟疝的致病因素在临床上来看,总结为两种,一种是先天性的妊娠畸形所致,另一种则是后天性所致,而后天性的病因中,腹壁肌肉强度降低,腹内压力增高是引起腹股沟疝的主要原因。例如老年人患腹股沟疝,则是因为老年人肌肉萎缩,腹壁薄弱,而腹股沟区肌肉相对更薄,加上内有血管、精索或者子宫圆韧带穿过,于是给疝的形成提供了通道,即腹股沟疝。此外,患有咳喘、便秘、前列腺增生等慢性基础病史的患者容易得腹股沟疝,因为慢性病会导致其出现排尿困难、腹腔内气体过多进而使腹腔内压值升高,为疝的形成提供了动力。
(二)腹股沟疝的临床体现
         腹股沟疝患者临床体现以可复性肿块为主要病症体现,同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呕吐、便血等情况,其具体临床体现还需结合不同类型的腹股沟疝进行分析。首先,可复性腹股沟疝肿块较小,只有在剧烈运动时腹腔吐纳呼吸时出现,平时难以察觉或用手回压可回纳、消失,一般无特殊不适,但随着疾病加重,肿块也可不断增大,严重者可穿入阴囊内或大阴唇,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及生活。同时斜插性腹股沟疝可导致疝气滑入至腹壁前端,引起肠黏连,同时给患者带来消化不良或便秘等困扰。斜疝一般发生于患者骤然腹压升高情况下,例如患者从事剧烈劳动等,表现为疝气肿块突然变大,且伴有强烈痛感,用手按压不能消失,近一步检查可发现肿块较硬,部分严重患者会伴有阵发性腹部绞痛、恶心、呕吐、便秘、腹胀等机械性肠梗阻的病征,很多时候患者会被误以为是肠梗阻,而耽误治疗最佳时机。最后腹股沟疝若不能及时得到治疗,则会加剧病情发展,轻者会引发肠梗阻,严重者会导致肠黏连,引发腹壁感染,进而出现休克等症状,因此临床医学根据腹股沟疝的具体病情做出了进一步的治疗研究。


二、腹股沟疝的治疗进展研究
(一)科学诊断,对症治疗
         腹股沟疝因致病原因不同,所以临床症状也不尽相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达,针对不同类型的腹股沟疝病患情况,我们主张科学诊断,对症治疗。结合临床来看,腹股沟疝的种类主要分为可复性、滑动性、嵌顿性等腹股沟疝,不同症状的腹股沟疝临床表现也不同,对此我们需结合患者的病情和病状,及时做出科学的判断,以免误诊,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例如可复性腹股沟疝一般表现为手推就可以将疝块回纳,但遇到隐匿可复性性腹股沟斜疝,我们就需要结合进一步触诊做诊断,如医生可以用指尖轻轻经阴囊皮肤沿精索向上伸入扩大的外环,嘱患者咳嗽,若指尖有冲击感则为隐匿可复性性腹股沟斜疝,但若在疝块回纳后,用手指紧压住内环嘱患者咳嗽时,疝块仍可出现,则为直疝。
(二)保守为先,手术为后
         腹股沟疝治疗方式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保守治疗通常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特征等采取中药、疝托等辅助性治疗方法,一般多为婴儿疝气治疗或中老年疝气患者,因保守治疗的效果为延缓病情,所以治疗结果并不理想,但对于有严重老年病的患者来讲,此为提高生存质量的首选治疗方式。而腹股沟疝患者一般会听从医生建议选择手术治疗,来达到治愈不复发的理想结果,而现阶段临床医学中对疝气的手术治疗总共分为传统张力缝补手术和现代无张力的缝补手术,后者在手术形式上又分为开放性手术和腹腔镜性手术。首先,传统的张力性缝补手术是医生在疝气患处切一伤口,先将疝气囊或肿块等组织进行切除及推回腹腔,然后通过修复缝补腹壁进行手术治疗,其间需要将腹壁的开口或薄弱处周围的肌肉拉合以覆盖缺陷处,使用数条缝线将肌肉缝合固定。传统张力性缝补手术属于在患处直接进行缝补,患者痛感明显,且恢复时间长,复发率较高。其次,腹腔镜性腹股沟疝手术是利用现代医学的科技性,通过微创达到缝补治疗的目的,即医生会借助医学设备,先在患者患处切多个微小创口,然后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再在多个微小切口放入腹腔镜器械,于腹膜及腹壁间放入人工网膜来修补缺口。腹腔镜性腹股沟疝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会引发患者一系列的并发症。最后,现代最先进的手术为双层修补装置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此种手术要求医生需将一体成型的人口网膜植入患者患处,可同时修补各疝气缺口,并加强受损腹壁内外的巩固及修护能力,不会产生组织拉力、不易复发,且恢复期最短,仅需半身或全身麻醉。
结束语: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股沟疝在治疗原则和治疗形式上取得了巨大突破,从原有传统的张力性修补术到现代的双层修补装置的无张力疝修补术,都是医学的不断成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