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肝炎是由于肝炎病毒所导致的,而重症肝炎看其名字就知道,是肝炎中一种较为严重的症状,而重症肝炎分为急性、亚急性以及慢性三种。重症肝炎临床表现是以高黄疸或者是黄疸迅速加深为主要特征,若是这种情况不加以及时的控制,短时间可能就会引发其他多种的并发症,例如腹水胸水、重症感染、上消化道出血以及肝性脑病等,这些并发症都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在临床治疗效果上,这种疾病的死亡率达到一半的概率,因此医学上对于重症肝炎的治疗,也是高度的重视,但是治疗时也较为棘手。
在高黄疸还没有引发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时候,此时多属于肝胆热毒较为强烈,因此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使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这类药物抗病毒的机制原理是对乙型肝炎病毒起到一个抑制作用,可以抑制住其反转录酶以及聚合酶,同时对病毒核酸的合成能有效的阻止,从而对HBV-DNA的复制进行抑制。但是拉米夫定可能会导致乙型肝炎病毒出现变异而出现耐药性,这会造成对肝功能的二次损伤,同样免疫功能缺失的患者使用这种药物可能会导致重症肝炎情况的加重,考虑到这种情况,目前临床上也会使用阿德福韦来进行抗病毒的治疗,这类药物是一种新型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可以对HBV-DNA多聚酶起到抑制的效果。在临床的应用中,阿德福韦可能会对部分患者的肾功能造成损害,但是对于晚期肝硬化患者,并且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下,使用阿德福韦不会对肾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害,因此,在使用拉米夫定会带来较大的副作用时,可以及时的考虑使用阿德福韦进行代替治疗。
除了进行抗病毒治疗,临床上另一个治疗方向其次是免疫调节剂的应用,胸腺肽可以对重症肝炎患者异常的免疫功能进行纠正,同时可以降低继发感染的发生。有个别的患者在使用胸腺肽之后,病情可能会出现加重的表现,所以,在重症肝炎的急性炎症期对免疫调节剂可以看情况使用,但是要慎用。而使用糖皮质激素来对重症肝炎治疗的总体效果目前还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利少弊多,但还需要进一步临床使用看其效果再考虑使用。
对于肝坏死的话,需要对其治疗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可以使用一定剂量的10%葡萄糖液进行输注,连续使用一个月左右,从而有利于肝细胞DNA的合成,促进肝细胞的再生,这样治疗还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坏死因子的活性,降低内毒素血症的情况,或者肝坏死的话,可以根据医学技术及条件视情况使用人工肝,人工肝的作用可以有效清除肝衰竭时所产生的炎症以及多种毒素,稳定患者器官内的环境,对患者的肝、肾以及脑有改善的作用,使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或者进行过渡,达到肝移植的条件。理想的人工肝,其作用和肝脏原有的功能较为相近,因此生物型或者是组合型的人工肝是医学今后这个方面发展的方向之一,只是目前人工肝的临床试验效果还不太理想,尤其是肝细胞源以及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还没有取得较好的突破性,因此人工肝的使用,需要从多方面先进行考虑。
对于重症肝炎导致的肝坏死的情况下,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考虑进行肝移植,肝移植在早期的应用中,存活率可以达到55%~75%之间,肝移植对于亚急性重症肝炎以及其他一些原因所致的肝衰竭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目前临床上除了原位肝移植之外,还有异位肝移植以及部分肝移植的方法。
在对重症肝炎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原因引发的并发症,而并发症引起的感染中,腹腔感染表现最为常见,因此,对腹腔感染的治疗比较重要,可以单独的使用头孢噻污进行治疗,其治愈率情况较好,并且出现二重感染的概率较低,或者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比如头孢曲松等,都可以有较为明显的效果。除了感染之外,还有常见的肝性脑病以及出血的情况会出现,对于肝性脑病,可以使用祛氨药物,例如使用乙酰谷胺酰胺可以较好的突破血脑屏障,可以有效的起到降氨的效果,而精氨酸对于降氨的效果不太明显,但由于其是酸性药物,对于肝昏迷和碱中毒,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治疗效果。而对于出血的情况,要及时的止血,并补充凝血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制剂,或者有匹配的血液,可以对患者输注新鲜的血液或者血浆,给患者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并且补充血液的同时,也可以对患者的蛋白以及免疫球蛋白进行补充,扩充患者的血容量,从而改善患者的血循环。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要注意患者氨基酸比例是否正常,如果有失调情况,要及时的纠正,可以使用支链氨基酸来纠正患者的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氨基酸的比例,使其比例趋于正常,支链氨基酸一般对于肝硬化引起的肝昏迷表现来说,在重症肝炎患者身上表现效果较好。
一般通过以上一些方法对重症肝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话,会有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重症肝炎病症本身表现就较为凶险,并且临床上还没有研究出较为有效直接的治疗方法,因此,对重症肝炎的治疗方法上目前乃至长远来说,都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医学研究方向,重症肝炎在治疗之后,日常的饮食习惯要严格的遵守医生的叮嘱来,日常要严禁吸烟,同时不要吃一些辛辣的食物,以免造成刺激,对恢复造成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