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老年慢阻肺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对改善负面情绪发挥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6/24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9期   作者:张珍
[导读] 目的:探究老年慢阻肺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对改善其负面情绪所发挥的价值。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慢阻肺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对改善其负面情绪所发挥的价值。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8月~2019年12月诊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86例进行分析,分为观察组43例,实施心理护理;对照组43例,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的负面情绪评分。结果:在开展护理前,两组患者均带有严重的负面情绪,评分相近;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护理中,开展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负面情绪,帮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可推广普及。
        【关键词】老年慢阻肺;心理护理;负面情绪;改善作用

        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常见呼吸系统疾病,致病因素较为复杂(环境、遗传、炎性反应等),发病症状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咳痰等。老年人群机体免疫力下降,是慢阻肺的高发人群。当前临床上尚无治愈慢阻肺的方式,需长期控制治疗,患者承受痛苦较多,存在较为明显的负面情绪,不利于疾病康复。疏导患者的心结,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对于改善疾病预后非常关键[1]。本文分析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所发挥的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2017年8月~2019年12月;研究病例:我院确诊的86例慢阻肺患者。纳入标准:患者经过临床检查确诊为慢阻肺,自愿参与,具有沟通能力。排除标准: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中途退出、存在精神障碍、肝肾功能不全等。
按照数字单双号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单号)和对照组43例(双号)。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平均(68.5±0.2)岁;对照组:男22例,女21例,平均(67.5±0.6)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经过比较,P>0.05。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应用常规临床护理方法,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指导患者用药,叮嘱患者注意休息等。
1.2.2观察组
    应用心理护理,内容如下:①病情讲解。老年慢阻肺患者对疾病认知少,对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的作用了解不足,心理压力较大。护理人员要加强健康教育,采用患者易懂的语言讲解病情,增加患者对自身的了解[2]。老年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沟通能力下降,护理人员要保持足够的耐心,避免讲解专业医疗术语,详细向患者解释护理的方法和重要性,取得患者配合。②尊重患者。护理人员称呼老年患者时要多使用敬语,亲切、主动与患者交流,关爱患者,使患者体会到护理温暖。了解患者的需求,尽量满足,减轻患者患病后的不适感。③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倾诉自己的感受,舒缓内心的紧张情绪[3]。转移患者对负面情绪的注意力,如深呼吸、听轻音乐等,调节患者心态。④家庭支持。家属的关心与照顾是减轻患者负面情绪的重要途径。叮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心理安慰和鼓励,避免患者思想负担严重。家属鼓励有助于患者树立积极的康复心态,促进疾病好转。
1.3护理评价指标
    患者负面情绪指标选择焦虑和抑郁两项指标,选择SAS焦虑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的焦虑情绪,选择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的抑郁情绪,两组量表均为逆向评价,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负面情绪越明显[4]。为观察护理价值,本次研究在护理前、护理后分别评估一次。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涉及的负面情绪指标数据表示为(±s),选择软件包SPSS15.0中的t法检验,当检验结果认定有差异时,P<0.05。
2 结果
    从表1中数据统计可知,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相近,表示老年慢阻肺患者普遍存在不良情绪;在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均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

3 讨论
    老年慢阻肺疾病的临床发病率渐有提升趋势,患者年龄较大,机体免疫力下降,慢阻肺的发病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影响。慢阻肺的治疗周期长,患者需按时服药,注意规避生活中的复发风险,各项因素的综合作用使患者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负面情绪明显。
    心理护理基于常规护理内容,将心理学相关内容应用在护理干预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思想,疏导患者存在的心理压力,改善情绪,使患者以最佳的心态面对治疗,提高预后[5]。护理人员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时,要充满耐心,语气亲和,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取得患者的护理信任。采用患者易懂的语言加强病情知识讲解,增加与患者沟通的频率,疏导患者的内心压力。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更多的心理支持,转移注意力,重建患者的康复信心。良好心态使患者更好配合护理,提高护理效果。
    本次研究评价患者负面情绪的指标为焦虑和抑郁情绪,从上文表1中数据统计可知,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均带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评估分值较高(P>0.05);经过护理,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均有所下降,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下降更显著,P<0.05,表明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负面情绪,值得应用。
    综上,心理护理应用在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护理中,有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康复心态,改善负面情绪,护理价值高。
【参考文献】
[1]杨爱梅.心理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探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3):138-139.
[2]孙彩艳,白雪梅.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324+350.
[3]毛继玲.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8):32+36.
[4]郭栋伟.探究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对其疾病恢复的有效性[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5):140-141.
[5]刘永飞,路颖,苏蕾.优质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社区医学杂志,2017,15(10):73-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