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采用细节化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社区2019年1月-2020年1月行气管切开术的颅脑损伤昏迷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细节化管理),收集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采用细节化管理,能够显著降低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细节化管理;颅脑损伤昏迷;气管切开术;应用效果
颅脑损失昏迷是指患者因颅骨损伤或大脑损伤造成昏迷症状,患者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容易导致呼吸道梗阻情况,严重者导致患者窒息死亡。为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临床多采用气管切开术为患者提供呼吸支持,但术后患者气管容易遭受细菌侵入,并发症情况明显,一定程度上加重患者疾病风险,因此临床上需采用有效护理措施改善术后并发症情况[1]。研究发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细节化管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情况,护理效果显著,本次研究,分析了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采用细节化管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本社区2019年1月-2020年1月行气管切开术的颅脑损伤昏迷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43.52±3.18岁,平均GCS评分为5.39±0.71),观察组(38例,男23例,女15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42.84±3.25岁,平均GCS评分为5.54±0.65)。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颅脑损伤临床诊断标准,并且格拉斯哥昏迷指数≤8,(2)患者均采用气管切开术辅助呼吸和治疗,(3)患者家属均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出标准(1)患者严重存在心、肝、肾等器官疾病,(2)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昏迷情况等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环境护理、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细节化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吸痰护理,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在治疗期间需保障呼吸道通畅,护理人员需要及时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并对患者呼吸道内痰液进行有效护理。(1)套管内吸痰:护理人员需要先开放负压,一边深入气管一边吸痰,最大限度吸光套管内痰液,保障患者气道通畅。(2)深度吸痰,护理人员需将负压关闭,测量吸痰管置入长度,并将无菌吸痰管油气管插入,遇到阻力后向后退缩1cm左右,开放负压,一边吸入痰液一边退出吸痰管,并且,护理人员在为患者吸痰前后需行氧气护理。
1.2.2气管套管护理,为避免患者出现气管口感染情况,需对气管套管定期更换内套管外敷料并清理消毒,更换区间需要保持动作轻柔,不能带出套管,需要保持气管套管通畅,调整气管套管的松紧程度,避免造成气管出血情况。同时部分昏迷患者在治疗期间意识不清,容易造成脱管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固定患者头部和手部,若患者出现拖款情况,需要采用同号或者小号套管插入气管创篓中,保证患者气道通畅,同时告知临床医生对症治疗。
1.2.3气管切口护理,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气管切口恢复情况,并采用碘伏溶液或生理盐水擦拭、清洗切口,避免发生切口感染情况,若患者切口皮肤出现渗血,红肿等症状,需告知医生行对症治疗。
1.3 疗效标准
收集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情况,包括痰梗、脱管、肺部感染、气道出血等。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0.0软件中分析,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并以率(%) 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分析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讨论
气管切开术是改善颅脑损伤患者呼吸功能的治疗措施之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呼吸系统障碍,保持呼吸道通畅[2]。但术后气管与外部环境直接接触,容易出现细菌侵入引起肺部感染,同时术后患者容易出现谈个托管气到出血等不良事件,影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护理人员需在患者术后为患者提供有效护理措施,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细节化管理是指运用精细化管理措施保障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针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行气管切开术的护理路径为:定期为患者行吸痰护理和套管更换护理,保证患者呼吸道,保证套管使用安全;在更换套管时需调整气管套管的松紧程度,避免造成气管出血情况。同时,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切口恢复情况,避免发生切口感染,从而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提高患者治疗效果[3]。此外,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行气管切开术的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采用细节化管理能够显著降低术后痰梗、脱管、肺部感染、气道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采用细节化管理,能够显著降低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新云. 细节化管理在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应用[J]. 中外医学研究, 2017,15(35):139-140.
[2]张家慧, 马红燕.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应用效果[J]. 河南医学研究, 2018,27(15):2851-2852.
[3]兰娜, 方丽韩.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分析[J]. 蛇志, 2019, 31(01):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