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所致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对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6/24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9期   作者:先胜兰
[导读] 目的:探究分析脑中风所致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对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脑中风所致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对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到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共计60例脑中风所致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的偏瘫患者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治疗后,整体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开展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脑中风所致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脑中风;偏瘫;早期康复治疗;肢体运动功能;生活活动能力;疗效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神经内科疾病。脑卒中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可能会发生语言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等病症,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偏瘫。脑卒中偏瘫患者大多为老年群体,且普遍需要长期地卧床休息。如果缺乏妥善护理这极易产生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病症,加重患者病情,甚至还会导致死亡,这严重影响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做好早期康复治疗工作具有现实意义。本次研究分析了早期康复治疗对脑中风所致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0月到2019年10月这一时间段本院接诊治疗的合计60例脑中风所致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利用电脑分组法将所有的偏瘫患者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65-82岁,平均年龄(67.2±1.7)岁,实验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63-79岁,平均年龄(68.7±1.6)岁,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脑中风所致偏瘫的诊断条件;②所有患者均无精神病史;③本次研究经过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中途退出研究、转院、死亡患者。两组偏瘫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一定可对比、可研究性。
1.2 方法
        对照组脑中风所致偏瘫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和康复治疗,其中包括常规抗感染用药、控制血压、血糖等。实验组给予早期康复治疗:脑中风所致偏瘫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肢体有无异常肿胀、凝血功能是否正常、排便是否规律、是否有褥疮、皮疹等。一旦发生异常要立即联系医师进行处理。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对便秘患者适当使用开塞露帮助排便,结合低分子肝素的使用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合理使用镇痛剂缓解伤口带来的疼痛等。护理人员还要科学指导患者及进行系统化的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翻身训练、抬腿训练、屈伸运动、侧举、平举等,防止留下后遗病症,避免出现肌肉萎缩。还可以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开展针刺治疗,主要选穴包括神庭穴、神堂穴、本神穴、心俞穴等。每周两次,一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六个疗程[1]。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两组脑中风所致偏瘫患者的恢复情况、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评分。
        恢复情况:根据所有患者的具体恢复情况、症状改善和精神状况等进行判断,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具体的指标,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统计所得所有相关数据均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当P<0.05的时候,差异具有一定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整体恢复情况对比
        由表1可见,实验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治疗后,整体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比
        由表2可见,实验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中风所致偏瘫患者长期卧床,可能会引起各种类型的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脑卒中偏瘫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3]。血流速度缓慢、血液高度凝结状态和静脉内壁受损是造成深静脉血栓的三个主要的原因。这些原因不仅仅和患者的年龄密切相关,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多处骨折等因素也会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几率。下肢深静脉血栓会给患者带来肢体肿胀、静脉曲张、疼痛感强烈、肺栓塞等严重影响,开展早期康复训练不仅是恢复患者肢体功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偏瘫预后护理的重要内容[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治疗后,整体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开展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脑中风所致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利君.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及脑出血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糖尿病天地,2020,17(4):168.
[2]潘婷婷.早期运动康复治疗卒中后偏瘫合并失语预后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5):83-84.
[3]岳月红.中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中引入针灸治疗的价值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6):176.
[4]李野.运动想象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早期偏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