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比较经腔内与经腹部超声对膀胱内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在2019年1月13日至2019年12月28日期间选取86例疑似膀胱内疾病患者为试验对象,均进行经腹及经腔超声检查,随后分析两项超声检查方法对膀胱内可疑疾病的诊断正确率。结果:经腹部超声联合经腔内超声诊断正确率高于单方面诊断结果(P<0.05)。同时经腹部超声联合经腔内超声诊断的敏感度为96.16%,特异度为95.83%,漏诊率为4.84%,误诊率为4.17%。结论:在鉴别膀胱内疾病时,运用经腹部超声联合经腔内超声检查,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关键词】:经腔内;经腹部超声;膀胱内疾病;鉴别;比较
膀胱病变属于泌尿系统常见疾病,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病变性质变化,引发癌变,为了降低病死率,需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目前首选影像学技术为超声检查,其具有价格低、可重复性强、准确性高、易被患者接受等优势 [1]。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发展,对于膀胱疾病,常运用经腹部超声、经腔内超声两种方式,其中经腹部超声具有无创性、操作简便、性价比高等优势,虽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但易受到肠气干扰;经腔内超声无需膀胱过度充盈,具有较高分辨力,能够清晰扫查病变区域,从而发现更多有价值的致病线索 [2]。而本文对比了两种超声检查技术的优势以及在膀胱内疾病鉴别中作用性,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86例疑似膀胱内疾病患者,均在2019年1月13日至2019年12月28日期间收治。患者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52.02±6.98)岁;性别:男性73例,女性13例。入选标准:(1)患者无自身症状,仅常规体检;(2)患者存在疑似膀胱疾病症状,以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入院就诊;(3)患者有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症状。
1.2 方法
本次使用的彩色超声诊断仪选择飞利浦HD15型号,腹部超声探头频率为2~5MHZ,腔内超声探头频率为4~8MHZ。腹部超声检查:保持膀胱充盈状态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膀胱形态、壁厚度及连续性,表面是否光滑,膀胱内是否存在异常回声,对于存在肿块的患者,需了解肿块形态、大小、数目、内部回声等情况,观察其基底部浸润膀胱壁及血流情况,重点观察肿瘤基底部的宽窄度、膀胱壁受浸润的深度,血供的来源,了解肿块有无随体位改变而出现移动现象。经腔内超声检查:在结束腹部超声后,嘱咐女性采取膀胱截石位,探头经阴道放入;男性采取屈髋屈膝的左侧卧位,探头经直肠放入后,全面扫查膀胱,运用图像放大功能,准确记录和观察可疑病变位置、大小、数目、浸润膀胱壁及血流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
分析超声诊断正确率、特异性、敏感性、误诊率、漏诊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当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86例疑似膀胱内疾病患者,经确诊的有62例,其中18例为腺性膀胱炎,12例膀胱内血凝块,10例为前列腺增生,22例为膀胱肿瘤,经腹式超声联合经腔内超声诊断正确率高于单方面诊断结果(P<0.05)。如表1所示:
经腹式超声联合经腔内超声诊断的敏感度为96.16%,特异度为95.83%,漏诊率为4.84%,误诊率为4.17%。如表2所示:
3 讨论
为了尽早发现膀胱内可疑病变,防止其进一步恶化,经腹涨尿常规检查膀胱的同时,还需合理选择一项影像学技术。腹部超声具有性价比高、无创性、操作简便、可重复使用等优势,能够直观、快速的确定病变形状以及肿瘤生长位置、大小,但此项检查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容易受到患者自身涨尿的主观影响及肠道内肠气的干扰,无法清晰的观察肿瘤后方浸润程度,尤其是在血尿、肿瘤较大时,更无法辨认。经腔内超声能够弥补经腹部超声不足之处,不受肠道气体、瘢痕、腹壁肥胖等因素干扰,只需适度充盈膀胱,即可较全面的显示膀胱,图像十分清晰,可提高膀胱内疾病的显像, 并通过多角度的切面观察、分析,可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同时还能够更近距离观察感兴趣的病变区,清晰观察病变回声、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解剖关系,对病变内血流探测、显示更为敏感 [3] ,提高其诊断正确率。
分析本次结果,经腹部超声联合经腔内超声诊断在腺性膀胱炎中诊断正确率(94.44%)、前列腺增生中诊断正确率(100.00%)、膀胱肿瘤中诊断正确率(95.45%)、膀胱内血凝块中诊断正确率(91.67%)高于单方面诊断结果(P<0.05),由此说明,联合诊断能够达到相互弥补作用,更利于鉴别膀胱类病变,为优化及拟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虽然联合诊断正确率较高,但本次试验中,仍存在3例漏诊,1例误诊,主要是因为:(1)膀胱肿瘤过小(小于1cm),且位于膀胱顶壁或前侧壁时,未有明显临床症状时,容易产生漏诊;当膀胱肿瘤较小,其内血管破裂,大量血凝块聚集并覆盖在肿瘤表面时,肿瘤将显示不清或无法显示。(2)因肿瘤内存在较大的钙化所产生声影的遮挡,容易使肿瘤浸润判断出现误差;(3)当存在较严重的膀胱炎,膀胱壁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厚时,较容易掩盖真正膀胱肿瘤的存在;(4)来源于输尿管下段的带蒂肿瘤,瘤体膨大部分通过输尿管膀胱入口向膀胱腔内凸起,输尿管未见明显扩张,此时,容易误诊为膀胱内肿瘤。为此需由经验丰富、有责任心及耐心的医务人员结合患者的病史及膀胱全方位、清晰的显像来综合判断,从而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
总而言之,经腹部超声联合经腔内超声检查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用于膀胱疾病鉴别时,具有较高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作为首选检查方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毅,刘志坚,范宇等.膀胱过度充盈对超声检查测量残余尿准确性的影响[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6,37(5):368-371.
[2]汪洋,杨用,李存芬等.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对女性膀胱颈硬化症的诊断[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6):112-113.
[3]罗琼, 刘雪玲, 伍业冬,等. 经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膀胱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J]. 广西医学,2015,87(6):10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