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切除术联合挂线法在高位肛瘘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20/6/24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9期   作者:1.王冬伟2.孙雁
[导读] 1.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人民医院 山东济南 250021 2.山东省济南市槐荫人民医院 山东济南 250021
         【摘要】目的 探究肛瘘切除术联合挂线法对于高位肛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93例高位肛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进行了肛瘘切除术的患者列入对照组,而实施了肛瘘切除术联合挂线法的患者则列入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6例,观察组47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瘘切除术联合[未写完!]挂线法可对于高位肛瘘患者产生较好的疗效。
        前言
        高位肛瘘指的是指患者肛管直肠环和肛提肌上方出现的瘘管及其支管导致肛周出现肿痛和反复性感染的肛肠疾病[1]。高位肛瘘会引发包括直肠阴道瘘、直肠膀胱瘘在内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如今治疗高位肛瘘较为常用的手段是使用肛瘘切除术,但传统的肛瘘切除术需要对患者的患处进行大面积的切除,这会延长患者术后的创口愈合速度并增加患者在护理期间的痛苦[2]。而挂线法是一种中医外治法,该方法可以阻滞局部组织血液循坏,待其发生坏死后再实施钝性切割[3]。有学者表示,挂线法能与肛瘘切除术进行配合可有效地减少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受到的损伤,并加快患者术后的创口愈合速度[4]。所以,本文就使用肛瘘切除术联合挂线法对高位肛瘘患者产生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现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于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到我院就诊的93例高位肛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进行了肛瘘切除术的患者列入对照组,而实施了肛瘘切除术联合挂线法的患者则列入观察组。纳入标准:肛周出现明显瘙痒、肛隐窝有充血、凹陷和流脓症状的患者;排除标准: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内分泌系统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患有淋巴瘤、精神病以及性传播疾病的患者[排除标准应该排除合并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内分泌系统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淋巴瘤、精神病以及性传播疾病患者。]。对照组46例,男性24例,女性22例,年龄为28~55(36.69±4.31)岁;病程为1~12(5.79±3.60)年。观察组47例,男性23例,女性24例,年龄为27~55(36.71±4.38)岁;病程为1~12(5.84±3.51)年。经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术前进行血常规和心电图等常规检查,并实施灌肠。在麻醉生效后,对采取了侧卧位的[改成侧卧位,因我院手术均为侧卧位]两组患者使用圆形探针对患者的肛管直肠进行检查,并利用双叶肛窥镜摸清其主瘘管的位置、走向和肛瘘内口位置等信息。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实施低切高位旷置法,即使用手术刀在患者的肛瘘外口切开一个梭形的放射性切口,然后沿着探针逐层地对瘘管的管腔进行切割,并在抵达瘘管的内口处后,对纤维化的管腔进行切除。同时,在分离掉附着在外括约肌深层和耻骨直肠肌上的瘘管支管后,对瘘管内坏死的组织进行清理,必要时在患者管腔顶端放置引流管并进行缝线包扎。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实施肛瘘切除术联合挂线法进行治疗,其主要步骤为:(1)使用手术刀在患者的肛瘘外口做一切口,然后在切除瘘管外口后闲着瘘管内的探针一路切开患者的瘘管。(2)在切割途中,避免切断患者的肛管直肠环。(3)将探针从内口中伸出,以挂橡皮筋的方法对其进行结扎固定,然后实施钝性切割。(4)若是患者的肛瘘管道形状为马蹄状,医师应在肛瘘主管道的弯曲处对其实施开窗,然后对瘘管的外口行隧道式剔除方法清理患者瘘管管壁上的坏死组织,最后对患者的瘘管内口挂橡皮筋并进行钝性切割。(5)确认患者无出血症状后进行加压包扎,必要时放置引流管。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进行对比,而其具体评定标准为:若患者术后的肛周肿痛、流脓和瘙痒等明显的高位肛瘘症状基本消失,且患者的肛门功能完全恢复,则评定为有效;若患者术后的高位肛瘘症状有所好转,患者的肛门功能也基本恢复正常的,则评定为显效;若患者术后的高位肛瘘症状没有变化,而患者无法有效控制稀便排出的,则评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此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χ2检验计数资料(%),若检验结果为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本次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肛瘘切除术联合挂线法,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肛瘘切除术联合挂线法可以较好地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促进其肛门功能的恢复。究其原因,本次治疗中所使用的肛瘘切除术并不需要像传统的肛瘘手术般对患者的患处进行大面积的切除,而是对患者的瘘管内口进行敞开式引流,使患者肛管直肠内的高压环境得到了缓解,这除了能降低患者瘘管内口发生感染的风险外,还能避免损伤患者的肛门皱皮肌,防止患者的肛门发生塌陷,所以本次治疗才能在尽可能地保护患者肛门功能的同时缓解患者的高位肛瘘症状。另外,医师在对患者进行肛瘘切除术的过程中使用挂线法,在对患者的瘘管内口使用橡皮筋结扎的方法来对其进行了较好的处理,从而避免了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肛门括约肌所造成的损伤,并降低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达到加快患者术后创口愈合速度和最大限度保护患者肛门功能的目的。而在使用肛瘘切除术和挂线法对患者进行联合治疗后,患者术后的肛周肿痛、流脓和瘙痒等明显的高位肛瘘症状得到了较好的缓解,且患者的肛门功能也获得了保护,这大幅度提高了治疗的有效性。
        综上,对高位肛瘘患者实施肛瘘切除术联合挂线法可以较为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薛志有,谭楠,倪志海.肛瘘切除术联合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9):135.
[2]熊辉武,方想波,尹攀.肛瘘切除术联合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6):149-150.
[3]麻蛟蛟.肛瘘切除术联合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观察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J].名医,2020,(03):59.
[4]何晖芳.肛瘘患者行肛瘘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2):4623-46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