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李兆寨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   作者:李兆寨
[导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去积累,去想象,去观察。要指导扩大阅读,奠定创作基础;要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激活学生思维,开启写作之门。要做好灵性的启发,联系生活,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断享受到写作的快乐。

李兆寨     右江区汪甸瑶族乡塘兴增城小学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去积累,去想象,去观察。要指导扩大阅读,奠定创作基础;要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激活学生思维,开启写作之门。要做好灵性的启发,联系生活,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断享受到写作的快乐。
【关键词】兴趣;能力;指导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8-005-01

        一、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注重语汇积累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说明多读书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小学生开始习作时,往往不知道怎样用书面语表达自己要说的话,要想让学生用我手写我,用我手写我心”,其实质就是让学生从各个方面汲取知识,用自己的手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只有在掌握了一定的词语量的基础上,才能写出自己要说的话。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拓展知识空间。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教材上的字、词、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一本《好词佳句摘抄本》,开展积累好词佳句竞赛活动。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和积累,从中吸取了营养,吸取更多的词汇,从而写出许多优美的句子,为写作文奠定基础。
        二、培养学生动笔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甚至可以达到无师自通的效果。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要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任务,在娱乐中轻松地完成写作任务,教师就要善于利用实践性活动本身生动活泼的形式去激发学生内在的兴趣。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越投入,作文材料就越丰富,也越可能将事情写具体。如讲述《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同学们的眼中个个都噙着晶莹的泪花,为小女孩的悲惨遭遇表示深深的同情。就势我让同学们谈一下“假如小女孩就在我们身边你会怎么做”,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各抒己见,使他们的情感得到畅快淋漓的表达。
        三、学会感悟,培养观察能力
        一篇作文中是否有真情实感,主要是看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社会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都可引发我们的思考。但是,小学生对大自然的胜景、对生活中的真善美往往无法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虽然看到了,却又写不出来。
        因此,这些需要我们的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激发他们的情感,启迪他们的悟性,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开始,着力于能够引发学生情感的观察点。比如,农村的风景乡土气息浓厚,田园风光中有着千姿百态的动植物,家中养的鸡、鸭、狗等等,抓住观察点——鸡吃食、鸡打架、鸡下蛋等,这些都是作文的直观情境,是非常可写的写作素材。教师要帮他们列出观察项目,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学生就会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写作时就不会无话可说了。



        四、激活思维,培养想象能力
        作文的很大一部分是离不开想象的,有了想象,学生会描绘未来的世界;有了想象,学生会在图画中激发思维,构想一个动听的童话故事。所以,想象会使学生的作文内容充实,立意新颖。当然,小学生的想象一开始是一种无意的想象,教师要善于引导,让他们逐步从无意想象发展到有意想象,让想象力来贯穿整个作文教学之中。
        例如,童话故事的想象作文,小学生最喜欢小动物了,他们会根据小动物的特点,选择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来替代人物形象,表述一个童话般的故事;又如,学生善于对自己未来的社会展开想象,他们会联系一些电视、电影中的科幻片,把他们的未来想象得古怪异常——未来的房子会是一个个组装件构成,便于搬迁、移动,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组合,适合不同人的需求;这些都可以大胆想象,充实他们的作文,使得他们的作文新颖奇特,富有感染力,同时,进一步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观察力。
        五、从练中提高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要写出好的文章也是如此,离不开多写多练。因此,我除了有计划地完成教材中的作文教学任务及在阅读教学中所进行的读写结合外,还坚持隔周让学生写观察日记,使学生把在学校、家庭、社会中碰到的新鲜事物都写在日记里。开始时学生写日记的字数较少,慢慢地懂得了观察的方法,就有话可写了。我较注重片断的描写训练。如:学习了《桃花心木》这篇课文时,我就教学生写人物的语言;学习了《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时就教学生写做过的一件有意义并婉言拒绝回报的事。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通过以上的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听是写的启蒙,而说和读分别是写的先导和基础,它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听、说、读、写的训练缺一不可。
        六、引导模仿,开启写作之门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他们善于模仿,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模仿老师的写作构思。抓住这一心理特性,教师认识到这就像小孩子学会走路一样,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教会他们懂得模仿,引导他们从模仿到创新,从而学会写作文。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勤于动笔,写好下水文,当一个老师的文章在报刊杂志发表时,他的学生的作文水平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除了教师的下水文之外,还有语文课本中的很多优秀篇章、小学生优秀作文选、优秀学生的习作等,都是最值得学生模仿的。范文里面内容有许多可供学生模仿的语言空间,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拓展语言情境,找出例文值得借鉴的地方。模仿语言情节等内容。例如《鲁滨孙漂流记》这一课的主题思想,赞美了鲁滨孙机智勇敢、顽强的好品质。教师从中引导:那么在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和事呢?通过交流讨论,学生发现自己平常很多不为大家注意的好人好事被一一挖掘出来,可以写成了一篇值得颂扬的好作文。
        总而言之,在重视学生写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要注意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激发起他们写作的兴趣,并有意识的创设写作情景,让学生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写作能力,学生就能自觉、尽情地投入到写作中去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