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贯通班《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在线教学案例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   作者:王秀鹏
[导读]

王秀鹏     上海市曹杨职业技术学校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8-025-02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4个方面”。在“文化传承与参与”的核心素养指导下的中职语文和高中语文教学一样,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在目前“抗疫”的特殊时期,如何针对中高职贯通班开展整本书阅读的在线教学,引导学生初步形成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习惯,实现语文学科文化素养的提升,笔者通过对19会展服务中高职贯通班的学生进行《红楼梦》整本书的在线阅读教学,进行了相关探索。
        一、导读是前提
        根据学情“导读”激趣,让学生愿意去“翻开”《红楼梦》,才能保证整本书阅读学习的有效性。当然,这很有难度,因为很多学生自认为学好专业就行,不愿意阅读,即便是经典,所以要“导读”上下功夫。抓住青春期少男少女情感丰富细腻的特点,让学生边读边进行“代入感”的思考:男同学们如果可以选择,将会选择《红楼梦》中黛玉还是宝钗做伴侣,抑或是其他女孩儿?阐明理由;女同学们如果可以选择,你会倾向于选择做《红楼梦》黛玉还是宝钗,抑或是其他女孩儿?阐明理由。从而引领学生去逐步体味蒋勋先生将《红楼梦》定位为“青春小说”的缘由。
        二、指导是关键
        学生初步阅读《红楼梦》整本书,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学会“抓主线”。因为“主线”就像是链条,是将整部作品串联起来的一条主线,起着结构全文的作用。“抓主线”能加深对整部作品结构和内容的理解,也是有效阅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
        (一)抓回目,理清结构及主线。作为章回体小说的《红楼梦》,其回目就是小说的“窗户”,精要地概括了各回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读回目梳理整本书内容及主线:一是以贾府为中心的四大家族由盛而衰败的纵向主线,二是书中人物聚散的横向主线。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获取信息。这也是章回体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
        (二)抓爱情,宝黛钗情感纠葛。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是在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的双重束缚下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和追求。宝钗也有对爱情的向往,但她时时用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压抑自己青春的气息。这种向往与克制的矛盾冲突,在宝黛钗的情感纠葛中表现得含蓄委婉。
        三、阅读是基础
        整本书阅读主体终归是学生,必须要让学生去读,才能初步去摸索长篇章回体小说的阅读方法,并围绕小说的主线理清情节,了解人物形象。在“空中课堂”,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便利,变着法儿督促学生进行《红楼梦》整本书的阅读。
        (一)阅读文本。要求学生阅读《红楼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并上传《红楼梦》的原文到蓝墨云班资源库,提供给没有《红楼梦》书的学生阅读。
        (二)看电视剧。上传《红楼梦》(87版)电视剧到蓝墨云班资源库,要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观看。
        (三)听讲音频。上传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的董梅《讲透<红楼梦>》音频到蓝墨云班资源库,要求学生反复听。也建议有精力的学生去网上下载《蒋勋细说红楼梦》听。
        (四)问卷督查。布置完任务一段时间,空中课堂肯定会有学生因各种状况不完成学习任务。于是,再在蓝墨云班平台通过投票方式,统计学生阅读《红楼梦》、看其电视剧和听其音频讲座的任务完成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对症下药。
        (五)头脑风暴。为了解决部分学生没有完成阅读任务的问题,在蓝墨云班平台发起头脑风暴,让学生们自己出谋划策能保证每位同学都完成文本阅读学习的任务。接下来,采用大家一致认可的,可操作性强的策略,将监督阅读任务没有完成同学的监督权下放到小组,小组成员互相督促,组长协调监督。


教师则通过蓝墨云班的后台统计数据,及时关注和反馈学生阅读任务的完成情况,这样,才能达到一个一个“盯”的目的,督促每个学生有效完成阅读任务。
        四、活动是策略
        (一)学生做“出题者”。要求每位学生阅读完红楼梦出至少3道题目,类型包括单选、多选和简答题,被选中入蓝墨云班题库的题目可以换取相应的“经验值”。这一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出题兴趣和阅读热情。让学生做一回“出题者”,不仅使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而且可以将被动的阅读学习转化为主动利用阅读所掌握的内容进行“再创造”,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的一种方法。
        (二)活动联系生活。让学生结合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所学的相关知识,设计19会展中高职贯通班《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情况调查表格或问卷,并借助相应媒介完成调查,撰写调查报告。这一活动既整合了前面所学单元的内容,也让学生学习了调查报告实用文体的写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媒介素养,还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调查报告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
        (三)活动联系专业。通过设计与学生专业背景紧密结合的活动任务,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红楼梦》的积极性,感受其丰厚的文化内蕴与艺术之美。结合学生会展服务专业中高职贯通班的背景,让学生既能完成《红楼梦》整本书的阅读,又要学会发挥会展服务的专业知识完成策划任务:以我校“芊芊文学社”社团为活动平台,分组策划如何把阅读《红楼梦》的成果进行全校的展示交流。交流的主题可以围绕:
        1.把握《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
        2.体会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品味日常生活描写所表现的丰富内涵。
        4.欣赏小说人物创作的诗词。
        5.设想主要人物的命运或结局
        6.体会《红楼梦》的主题等方面,也可以自行设计任务,并完成任务。
        这个活动的设计让学生有参与感和体验感,调动了学生阅读《红楼梦》的积极性,每组学生自发选择交流主题,分工明确,激发了学生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的热情和动力。虽然学生们相关的策划还有待于不断完善,但学生们已初步体验到了学以致用的乐趣。
        五、交流是保证
        让学生进行《红楼梦》阅读交流的策划任务是“虚”,是形式,要求学生交流阅读《红楼梦》的思考和收获是“实”,是内容。
        (一)交流经验,分享方法。让学生在蓝墨云班的“头脑风暴”中交流阅读经验,分享阅读方法,真正进行“头脑风暴”,各取所长。
        (二)探讨主题,读出收获。《红楼梦》的主题向来有不同的说法,那同学们通过语言的路径读出书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形象是谁?为什么?你能读出作者在书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主旨和情感?比如第二十三回中“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表现了林黛玉怎样的心理活动?作者为什么这么写?有什么作用?激发学生交流思考,进行思维碰撞。从而引导学生揣摩品味,真正通过文本,理解人物,感受作者语言的功力。
        (三)整理成文,发表激励。读后感的设计是检测学生阅读效果的必需环节,由阅读到写作的设计,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实践的重要途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思想情感、生活经历等方面的因素,形成自己对《红楼梦》独到的理解领悟,并指导学生学会借助读后感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有助于学生内化阅读《红楼梦》的内容。择优选出的读后感在我为学生推出的“一天一点语文”的公众号上发表,以示激励。
        在《红楼梦》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要重点抓住两条线:一是兴趣;二是方法。尤其是在线教学,更要讲究兴趣和方法,因为兴趣是阅读的动力所在,方法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在学生发现了方法之后,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并体验运用方法过程中的收获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学生才能通过学习阅读一本书,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为今后的独立阅读打下基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