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漫谈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   作者:张小维
[导读]

张小维    四川省宜宾市高县第二实验小学校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8-021-01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将来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去适应社会,去服务于社会。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培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教学中,我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良好的写字识字习惯的培养。
        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界专家指出:写好汉字,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是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加强学生情感、意志、心理品质培养以及身体机能训练的有效手段。俗话说:字如其人。一手漂亮的好字,不仅能提高审美情趣,而且对陶冶情操,丰富内心世界也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要从小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要教育学生从小就形成这样一种习惯:只要提起笔来,就要端端正正的一笔一画地写,力求做到姿势端正,笔画清晰,结构合理,美观大方,行款整齐。自己要求学生写正确规范的字,那自己在黑板上的板书也要工整,以身作则,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加强写字技能的训练和习惯的养成,逐步使学生养成的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格,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另外,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识字规律,指导学生不断发现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把平时的发现积累起来,逐步养成独立识字的能力,进而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只要见到汉字,就有识字的欲望,自觉地进行识记。
        二、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每一位语文老师都明白,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能单靠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就能形成,更大程度要靠学生日积月累的阅读。为了扩大孩子们的阅读量,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我鼓励他们多读书,读好书,给他们推荐一些少儿读物。动员孩子们将自己喜欢读的书带来放在班上的“图书角”里与同学分享。班上的读书气氛相当浓厚,有的孩子一下课就捧着书认真读,“图书角”里也增添了不少好书,有《西游记》《水浒传》《安徒生童话》等名著,孩子们已经开始津津有味地读这些名著了。
        另外,我们还要培养学生阅读时“圈画批注”的良好习惯。


古人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们在读书时,要让学生边读边动笔,培养、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问题;边思考边用铅笔在课本上圈一圈、画一画,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词,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者把自己特别感兴趣的词句标注出来,随时写下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如此坚持下去,学生们在读书时,就会逐步养成圈画批注的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倾听、交流习惯的培养。
        “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学问。现在不少孩子不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与自己毫无关系,表现欲强,总以为自己想的都是对的,别人说的都是错的,学生听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老师怎么说,而不关注同学怎么说;关注谁在说,怎么说的,而忽略说的内容,甚至只想着自己的回答,却不听他人发言,这都是一些不好的习惯。因此,我们无论在课堂中,还是在与学生的交谈中我们都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听力,使他们会听。课堂上,我要求学生在听时坚持“三到”:耳到、眼到、心到。要求学生听课时眼睛看着老师;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仔细聆听,做到神情专一,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说话人身上。另外,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口语交际教学,在学生已有听说能力的基础上,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包括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语言习惯。在平时的交谈和学习中,还要让学生养成用普通话发言与交流的习惯。
        四、独立思考、大胆发言习惯的培养。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的习惯的培养。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心理状态很不稳定,情绪的波动也很大,我们教师应多关心、爱护学生,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困难和不足,给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的机会,并注重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或相互沟通和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话,不要怕说错。
        五、读写结合,培养听说写能力。
        听是说的基础,说又是写的基础,语文课上的跟读,其实就是一种模仿说的训练,同时又是一种听的训练,同时,无论语文课、品社课,还是其它时机,我都要抓住一切机会,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看法、想法和做法,尽量不要重复别人的话,要有自己的观点,当然对于别人的发言,你可以进行补充。教师在训练过程中要让孩子感到亲切,使学生养成敢说、想说、想好就说的好习惯,同时要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好习惯,在倾听过程中又一次发展了他们的语言。在一、二年级,我重点训练学生写生活日记,让他们初步感受到写的快乐,生活日记的内容很多,如汇报课堂上所学的内容、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内容,都是很好的教材,都可以来写一写,这样做既巩固了所学的字词句,又为习作打下基础。
        总之,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需在坚持不懈的反复练习中养成,没有耐心和恒心就无法收获成果。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必须从点滴做起,不断积累,良好的习惯就会逐渐形成。我相信,小学生如能形成这些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必将是“好习惯,益终身”,不愁学不好语文学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