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   作者:曹倩倩
[导读]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课堂教学应该抓好每一个环节。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那种依靠增加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显然是违背了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妨碍提高全民族素质这一总目标的实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中心。

曹倩倩     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  陕西  延安  716000
【摘要】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课堂教学应该抓好每一个环节。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那种依靠增加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显然是违背了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妨碍提高全民族素质这一总目标的实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中心。
【关键词】初中化学  优化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8-017-01

        教育部对基础教育课程实施了重大改革,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作为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化学课堂教育应如何应对?如何优化教学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折不扣地执行新课程标准?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化学课堂实施优化教学的标准
        (一)个人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
        个人全面发展是现代教学的基本价值追求,是优化教学必须坚持的基本质量标准。个人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三项基本要求,强调让所有学生都接受科学文化教育,关注教学惠及最广泛的人群。
        (二)多快好省的效率标准
        讲效率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教学的优劣也应从效率角度来衡量。教学总会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这些消耗的资源就是教学投入;教学活动影响着学生身心发展,如获得新知、养成技能、形成能力、陶冶品格,这是基本的教学产出。优化教学的效率标准,强调的是合理投入与高效产出的有机统一。
        (三)真善美的过程标准
        教学是否优化,还应从教学过程的角度进行评判,即考察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形式是否科学、合理和巧妙。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主要依靠教学过程来保障,因而,过程和结果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过程标准的核心和灵魂就是教学应体现真善美的精神。
        二、化学课堂实施优化教学的意识转变
        (一)树立育人意识
        实施新教材的教学,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思想,转变育人意识,要站在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把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任务,落实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中。
        (二)树立服务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要热爱学生,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根据化学学科特点,着眼于学生的“学会”和“会学”,给学生以充分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培养学生自学、分析、观察、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等能力。
        (三)树立情感意识
        教学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也是师生双方极其丰富感情的交流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解放学生、激励学生,充分发挥情感教学的重要作用,以师之情感染其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移情,从而削弱学生因情感的理性因素不够和情感的不稳等造成的精力不集中现象。



        (四)树立目标意识
        一切教学都应该是“目标教学”。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起到“导航”作用,它在整个课堂教学设计中,对其它因素有着不可缺少的制约作用。教师只有制定出合理、具体、确切、科学的课堂教学目标,才能克服课堂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五)树立创新意识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个性化地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积极地实行启发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自主研究的精神,允许学生对问题发表不同见解,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化学课堂实施优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教学目标的优化
        教学设计必须以教学目标为指导,应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展示目标;紧扣目标,进行教学;围绕目标,论断反馈;进行矫正,落实目标。其中后两点是最关键的步骤,只有抓好这两个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才能得以落实。
        (二)教学内容的优化
        在明确教学目标、掌握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的前提下,准确把握其深度、广度和梯度,应当做到以教学大纲为纲,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学要求。运用“整体—部份—整体”的分析方法,做到每节课相互串联,在教法及知识结构上不脱节。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较好的表述方式,好的典型例题,好的演示方法及适宜的辅助练习等,以此为教材的补充。
        (三)教学结构的优化
        在设计教案时,应充分考虑教与学的各种因素,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要求以及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等,设计好符合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的教案。 一节化学课一般包含有新课引入,讲授新课,课堂例题,巩固训练和课堂小结等几个部份。必须合理安排,精心设计,才能形成有层次的科学和谐的结构。
        (四)教学手段的优化
        众多的教学手段中,教学语言是最基本然而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必须十分重视教学语言的训练和运用,口头语言应规范、生动,板书语言应工整美观,体态语言应大方得体。除此之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多媒体技术在辅助教学上,可通过微机揉合图、文、声、像为一体,对各种教学信息进行加工,以交互式为手段,为学生创造逼真的物理情境。
        (五)教学方法的优化
        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提问讨论法、模拟发现法和边讲边实验法等。在教学中应坚决摒弃“填鸭式”,应使教师的“教”致力于“导”,服从于学生的学。教师应特别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渗透情景教学思想,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协作研究,相互讨论,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独立的思维,领悟化学原理,并掌握化学学科的研究方法。
        总之,要达到课堂优化的预期标准,教师必须遵循教学规律是基本依据,转变教学意识是思想保证,努力更新教学方法和探究科学的实施策略是力量源泉。只有把握好这些基本方面,才能具体有效地优化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 吴宗文《学周刊》2016
2.浅议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优化 许海荣《考试周刊》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