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农村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提升策略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   作者:古绿微
[导读]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实施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有终生影响作用。初中班主任是教书育人的践行者,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要媒介,对于初中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的研究从七年级学生的状况出发,从影响初中生健康成长的因素出发,探究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策略,为初中老师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古绿微    南宁市第四十六中学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实施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有终生影响作用。初中班主任是教书育人的践行者,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要媒介,对于初中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的研究从七年级学生的状况出发,从影响初中生健康成长的因素出发,探究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策略,为初中老师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8-016-01

        引言:在中学的教育中,老师兼具着非常重要的任务,提升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心理素质至关重要,班主任可以说是中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在中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初中学生面临着升学考试的压力,还有各种各样情感的问题,初中老师需要正确处理这些问题,才可以让学生把精力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才能更好的把学生内在修养和道德水平提升。初中班主任工作在学生的第一线,与学生天天相处,对学生的生活和其他方面最为了解,所以,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来分析,班主任一定要从中学生的实际出发,提高工作效率。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班主任德育水平不高
        中学老师面临着德育水平低下,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缺少德育的知识基础,是班主任在工作中总是出现的问题,没有把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作为德育教育的根本,不知道现在中学生心里的真实想法。由于德育的工作没有固定性,学生成长的生活环境不固定,接受知识的途径、喜欢的东西都不一样,所以每个学生的性格、心理也各不相同。
        (二)班主任科研能力不够
        现在很多老师思想跟不上社会时代发展,把教学的思想观念停留在了原始,习惯性的把关注的焦点投射到学生的成绩上,只关心学生的成绩,对学生不好的表现看见还不说,有的班主任只是说一句,不管学生听不听,看见或看不见,做得对与不对,不能做到真正的重视,依然把重点定位在教书上,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没有意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这也是德育教育问题最严重的地方。
        (三)班主任心理压力大
        在中国教育制度中,初中班主任就像是一个大家庭的家长,管理着整个班集体,在班级里有许许多多的学生,班主任管理起来难免会有一些压力和无措。


第一,最为最重要的是来自中考的压力,这些压力都压在班主任的身上,因为所有学校都会对每个班级的班主任下达升学指标,班主任就必须想办法完成学校的有关指标,对于成绩差的学生,让他们走单招和技校,从而去提高班级的整体成绩,也不会发生学生因为成绩差而考不上学的情况。第二,来自学生家长的压力。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强,导致许许多多的学生家长都希望班主任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多关注自己的孩子,所以有的家长可能就会经常找到班主任询问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还有没有可以提升的空间,由此就会增加班主任的工作量。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途径分析
        (一)积极转变德育教育理念,树立德育教学的目标
        良好的品德是学生个体之本,个人品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发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需要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也是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现阶段的班主任德育教育目标存在一定随意性特征,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依然存在,整个德育教育形式主义特征依然突出。欲要实现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提升,需要老师积极转变思想和观念,正确对待德育教学并审视德育的重要意义,引导初中生树立明辨是非的观念,做好德育教育工作,为初中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不断探索德育教育方法,更新德育教育内容
        班主任是整个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承担着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智力教育多项工作,需要培养新时代的德才兼备人才。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思考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状况,寻求更加有效的德育教育方法。德育教育的理念和目标两者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初中班主任需要树立正确的目标,与学校的纲要保持方向上的一致,掌握学生的实际状况并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实现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
        (三)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职责和使命所在,在其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班级管理工作无时无刻不存在,班主任用更加民主的班级管理机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全体同学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在班级管理中形成团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班主任需要把握合适的机会实施德育教育,在和谐师生关系前提下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最终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三、结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关于初中生的德育教育已经成为社会上重点关注的教育问题,一名合格的初中班主任需要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实施有计划的德育教学,按照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引下,逐渐提高品德修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洪玉.在反思中进步——关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几点建议[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1.
[2]陈慧斌.如何做好班主任德育工作感想[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0).
[3]范广元,韩喜军.浅谈班主任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