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思考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   作者:管朝莉
[导读]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确定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实际上就是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价值与目标的重构,追求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运动,并在运动的中得到发展。本文主要根据商洛市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校实际,结合商洛市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进行研究探讨,旨在提高商洛市的体育教学质量,为

管朝莉    陕西省商洛市教研室  陕西  商洛  726000
【摘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确定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实际上就是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价值与目标的重构,追求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运动,并在运动的中得到发展。本文主要根据商洛市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校实际,结合商洛市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进行研究探讨,旨在提高商洛市的体育教学质量,为新课改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  体育与健康  模块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8-049-02

        实施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中,模块教学成为重点研究的问题。其目的主要是弥补改善传统教学观的不足,根据学生实际需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块进行学习,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意识培养出发、从掌握学法出发、从掌握技能出发、从关注发展出发,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促使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逐步提升,才能准确把握好体育课程改革形势下的体育课堂。
        一、当前商洛市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商洛市高中体育教学在课程改革中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滞后,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的现实需求
        社会、学校和学生不能充分认识体育学习的重要性,一是部分学校往往把更多时间安排在其他学科的学习,学生体育课学习时间相对很少,还有一部分学生为了迎接高考,一上课就请假,把体育课的时间用来学习,这些成为体育发展的掣肘;二是有的教师对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认识还不够深入,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如课堂教学中采用单一的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阻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忽视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导致学生对体育丧失学习兴趣。如有些教师只是想到了学生爱玩,喜欢做游戏,便选择了某一游戏,却缺乏深入思考,把不恰当的游戏引入课堂,出现泛化游戏的教学现象;三是场地器材不足以及学校、家长的参与与支持程度不够等因素也制约着体育教学的发展。
        (二)以教材为本,忽视学生个性发展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教材为本,教学内容与方法单一,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顾差异地开展教学,未能体现学生之间的差异,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就难以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即便学生或多或少地有所收获,但效果也难以达到十分理想的程度, 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会认为上体育课就像上语数英一样枯燥无味,无趣的课堂使学生丧失了学习体育的积极性,难以贯彻落实体育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
        (三)以体能训练为主,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对高中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而大部分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常以体能训练为主,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利于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如在足球模块教学中,学生掌握了技战术后,在一场足球比赛中没有进球,不会情绪调控,学生对足球运动产生抵触的情绪。
        二、基于多元教学下的高中体育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运动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深入挖掘教学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教学,以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如在体能模块训练中,教师要摒弃单一的集体跑练方式,创设多种运动情境,使枯燥的学习变得有趣。根据学生运动能力合理分组,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跑步训练,并以接力棒的形式进行比赛,对获胜小组进行客观评价,情境教学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体验,这样既完成了体能教学任务,又使学生体质得到发展。
        (二)分层教学,落实因材施教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体育能力进行分组,针对不同的组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例如,在“篮球”模块教学中,根据班级学生不同身体素质和篮球技能做差异性教学,让篮球基础性好的同学做篮球比赛对抗,建立轮换的比赛制度,对于一些基础薄弱兴趣低的同学,可做一些篮球基础训练,比如定点投篮、带球运动等。分层教学让所有学生都能进行快乐的情绪体验,使学生体育兴趣得到发展。



        (三)深挖教材,培养良好品质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离生活和艰苦岁月越来越远,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奋斗精神有待提高,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如足球模块教学中,教师要深挖教材,教生除了掌握好足球基本技术、组合技术和战术配合外,通过学练和比赛让学生表现出坚韧不拔、积极进取、勇于挑战的精神,能与同伴交流配合,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三、高中体育与健康模块学习评价模式的要求
        在核心素养下高中体育与健康模块评价,需要遵循模块教学的本质与核心,避免在实施的过程中被表象所迷惑,及时发现模块教学的主要矛盾与关键因素。在评价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模块教学的现状创设全新的评价标准,有效的结合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充分体现模块教学的思想与理念。
        (一)评价要有意义
        在开展体育与健康模块评价的过程中,确保评价具有一定的意义,课前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课堂上及时关注学生的动态,观察学生所学的基本技术是否得到提高;经过一定强度和密度的情境练习后,体能水平是否得到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是否得到提高;教师在学生学练时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对课堂教学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评价要有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评价与分析,能逐步帮助学生提高运动能力。因为,开展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仅能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且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进而帮助学生高效的完成模块学习的目标任务,甚至整个高中阶段的体育与健康学业质量。
        (三)评价要有生成性
        评价体系不是既定不变的,要根据教情学情等实际情况,注重课堂生成的同时,评价也要有生成性。如在篮球模块教学中,学生掌握了运球、投篮等技术,在进行篮球比赛中,强调的是团队协作精神,观察学生如何与同伴合作?如何公平竞争?这时就要注重生成,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精力,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所以, 评价的过程中即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让其发挥有效的生成性。
        (四)评价要有常态性
        在调研中,高中体育公开课上,大部分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可在教学评价环节中,并没有根据课堂教学实际而评价,却把课前准备好的评价硬生生的添加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出现牵强现象。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应充分理解模块教学的理念,并在学练环节中,科学合理的开展教学评价,使教学评价常态化。
        四、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体系的评价
        (一)教师“教”的分析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开展高中体育模块教学,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出新的挑战,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2017年版)》,深挖教材,挖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潜能,结合学情设置有趣的运动情境,通过选取多方面的评价内容,对学生做出客观的评价,便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另外,教师也要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教”进行分析,如教学目标定位是否精准,教学情境设置是否合理,是否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是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否关注到个体差异……通过反思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不断改进教育教学行为,进而提高教学教果。
        (二)学生“学”的分析
        高中学生在系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紧扣学科核心素养,依据我国学校体育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时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学习状况进行综合而多方面的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高中学习任务。如《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运动能力核心素养需要评定的是学生的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体能发展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体育展示与比赛、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情绪调控、体育道德等方面表现出的不足进行认真研究,最终找到症结,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结束语:在开展体育模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重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使学生具有主动选择的权利,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关注个体差异,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这也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
参考文献:
[1]张利平,新课改核心素养下高中体育教学模块化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35-36
[2]时军霞,体育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现状[J]运动,2019(10)30-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