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新教学模式研究 韩利波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   作者:韩利波
[导读] 近年来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越来越明显,并在高中数学教育中占据一定的地位。高中数学教育的过程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教师更要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选取有效的教学模式,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的自我能力得到优化。问题驱动对高中数学课堂具有不小的推动作用,它可以推动高中数学课堂的进程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就

韩利波    慈溪市逍林中学  315321
【摘要】近年来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越来越明显,并在高中数学教育中占据一定的地位。高中数学教育的过程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教师更要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选取有效的教学模式,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的自我能力得到优化。问题驱动对高中数学课堂具有不小的推动作用,它可以推动高中数学课堂的进程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就如何在问题驱动的情况下创新数学教学模式展开积极的讨论。
【关键词】问题驱动;高中数学;创新;数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8-044-01

        引言
        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模式被逐渐应用到当代数学教学内容当中。关于问题驱动有着它明确的定义,就是以问题为驱动的主体,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问题,在完成问题的过程中丰富教学内容,指引数学教学。在进行问题驱动型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把关注点落到解决问题上面来,以此推动数学课堂的进程。
        一、有关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问题驱动的理论
        (一)以科学为指导和基础
        数学课堂是以科学为指导和基础的,其中的数据包含网络分析和构建。就是要明确数学课堂的导向,创建合理的数学教学框架,在数学课堂上抛出问题,让学生自我完成交流完成合作完成。这种教学方法会推动数学课堂的发展和数学模式的创新,使同学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共同完成数学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这种新型的创新型数学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具体定义。经过长期的数学教学可以知道科学是和数学教学相挂钩的,所以只有遵循科学的规律才能开展良好的数学课堂。数学课堂的开展也离不开科学的具体内涵,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足够的尊重理解,使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体会到数学问题带来的快乐和思考能力的提升,以此确保学生们思想的科学性。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基础
        在当今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注重数学知识的传递,更要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注重他们的心理变化情况。要使数学课堂开展更加顺利,就必须合理控制学生的心理情绪,只有深刻研究学生的心理情况才能完善数学教学过程。首先教师要做好良好的带头作用,在学生内心培养正确的知识观念,并且要让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次,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观念。教师是学生数学知识的传授者,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模式和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教学成果更加出色。再次教师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相互配合的情况下完成数学问题的回答和思考。
        (三)对待学生要以教育为基础
        对于学生的教育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阶段,更要放眼全局,构建完整的教育框架,使学生在学习知识能力的同时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制定科学的教学体系,使学生正确地开展课堂学习内容,使学生在合理利用科学性的情况下提升自我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二、如何在高中数学中构建问题驱动型的教学模式
        (一)丰富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在当代数学课堂中多数教师采用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种教学突破了传统较为死板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知识体系有更全面的了解,这种教学模式就是运用问题驱动来推进课堂教学。这种高效的数学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的问题应对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立体,使知识更加具体。
        (二)熟悉大纲,巧妙设问
        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巧妙设置引导问题,而这种问题需要有一定的目标、指导等,而这一指导应当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课标指导下,每一节课程都有自己的目标,而教师需要做的是将目标化为分层次、分步骤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这里以“曲线与方程”的学习为例,在这节课中,最为基础的就是“什么是曲线方程”,在围绕这一问题的解答中,课堂被分为四个部分,一是解答什么是曲线,二是求解曲线方程的表达式,三是以不同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去解析同一曲线方程,四是引导学生具备自主分析简单的曲线方程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曲线方程有不同的解答方式,这些并不应当是教师一次性告诉学生的,而是要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去找寻答案。
        (三)分层设问,引发思考
        在设置问题时,应当是分层设问的,照顾到班级的全体学生。学生之间会有较大的分层,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可以做适当的分层,既包括如上的课堂问题的层层递进,也包括适应不同学生、不同教学目标的问题。如将一个班级学生分为学优生、普通生和学困生,那么在每一个部分提出的问题,就要有能让学困生能发表观点、普通学生能从书中找到答案和学优生能拓展的部分。在设置问题时不应当过于杂乱,而是要照顾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此前提下理清思路,以同一背景、一个主问题为指导,再设置一系列的分问题,逐步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学习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学习中存在问题,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对于学生学习发展而言具有促进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适当引导,鼓励学生发现学习中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解决问题,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这种方式驱动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三、结束语
        根据目前情况来看,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创新模式教学符合课改要求和学生的发展理念,教师更要结合高中生的生活特点和学习特点,对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完善,在提升课堂效率的同时,也要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宋伟.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质疑式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2]王英迪.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新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58+60.
[3]谷玉婷.问题驱动,让高中数学学习更主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9):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