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转化学困生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   作者:许世田
[导读]

许世田    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民族中学  533200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8-042-01

        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有多年,多年来的实践,使我深深的体会到:我们教育工作者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还任重道远。作为班主任,要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但要热爱优秀生,更要偏爱学困生,多想办法,千方百计去转化学困生,使之跟上“大部队”。在班主任的工作中,倾注了对学生的热情和关怀,针对学困生的特点,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以下是本人转化学困生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尊重学困生
        尊重、关心、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是转化他们的前提。有时因为我们采用一些陈旧的教育模式,导致学困生成了我们的苦恼。“某某学生怎么怎么的差……也成为了嘴边话,甚至有的老师还以”黄金棍下出人才“的思想来教育成长的一代,这不但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还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抑制了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背上了怕打的思想包袱。学生心理是非常脆弱的,需要老师的细心呵护。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保护儿童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学困生往往有比别人更强的自我保护意识,非常敏感别人对他们的尊重程度,我们要紧紧抓住学困生的心理特点,不要触伤他们的自尊心。要以伟大教育家陶行知的“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为诫,设身处地为学困生着想,想想他们所处的环境、内心的期望、落后的滋味;想想他们毕竟是求知的学生,是我们祖国的未来。这样,我们就能控制情绪,不随便对学困生“开炮”,要用微笑、表扬、呵护来关心他们的成长,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爱学”。
        二、捕捉亮点
        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学困生也不例外。他们也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有一定的求知欲,也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更热切地希望老师、家长和同学接受他们,欣赏他们。他们也想向所有人证实:别人能做到的,我也一样可以。因此,教师要对学困生一视同仁,公平平等地看待他们,要克服以点代面的错误做法,消除对学困生的偏见。坚持正确评价,以正面教育为主,多表扬、少批评,积极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对他们表现出的点滴进步都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要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对他们提出新的要求,积极做好教育转化工作。
        有一个学困生,考试成绩总是倒数,可他特别热爱劳动,而且乐于助人,集体观念强。笔者便以此为教育的突破口,在班里特地表扬了他,还任命他为班里的劳动委员。这深深地鼓舞了他,使他看到努力的方向。由于他的认真负责,积极努力,班级多次获得卫生流动红旗并取得优秀班级的荣誉称号。这令许多学生对他刮目相看,他因此树立信心,各方面都开始要求进步,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进步。



        三、活跃课堂气氛,令其参与其中,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优先对待学困生,尽量多把信任的目光投向学困生,用眼神鼓励他们回答问题。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一个宽容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轻微的触摸都会使他们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在课程上回答不出问题时,给予他们的信任和鼓励的眼光。回答正确时,投以赞赏的目光、真切的笑容和热情的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体验取得进步的喜悦,大大加强其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提高学习兴趣。另外,上课速度适当放慢,让学困生感到能跟上教学进度,学困生是班集体组成部分,教学效果应当追求全班整体效果,顾及其反应。如讲重点内容时,切实做到放慢速度,并尽可能重复一二次,给其充分思考时间,诱导他们积极思维,让其真正掌握知识。
        四、要平等友好地对待每一个学困生,让他们充满自信
        首先班主任要在心底里平等地对待学困生。每一个学困生有缺点或犯错误时,教师对其进行帮助、教育以至严肃批评都是必要的,但必须抱着平等的态度,才能被学困生接受。其次,让学困生充满自信。差生变优生,关键在改变他们的自卑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学困生学习基础不是很好,在教学时,我注意对这些学生多提问,让他们多板演,作业多面批。一段时间后,这些学生上课回答问题时声音响了,由不愿举手回答问题变成踊跃举手。对有些学困生,适当降低学习要求,让其感受到进步,逐步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信心。例如,我所教班级,有两个语文特差生,我要求他们每天练十分钟字词句,再让他们多读好的语句,加强写作文,一学期后两个学生考试成绩由二十多分到三四十分到现在能考及格,学生及学生家长都对他们能学好语文充满信心。树立学困生的自信,还要多做纵向对比,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体会到成功的欢乐。
        五、一定要重视班风的建设,重视班级环境的影响
        好的环境和风气对学生的影响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一个有斗力的集体,一个有凝聚力的集体,纪律一定是严明的,制度是合理健全的。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反之,对学困生的反作用会更大,“破窗户理论”就是很好的例子,在不良的环境中,人的本性不好的一面完全完全暴露出来,而且因不良环境而放大,使环境更糟,形成恶性循环。
        六、要善于激发学困生的潜能,用激励、褒扬去鼓动学生
        心理学表明:人的潜能是无尽的,班主任要懂得心理学,善于激发学生向上的愿望。苏霍姆里斯基说,要像保护幼苗一样保护学生的上进心。正所谓气可鼓而不可泄。褒扬是一种方向性的暗示,学生很有可能朝着你指示的方向努力,学生一旦进步了,有成绩了,马上给予肯定,再送上几顶高帽子,把学生的进步巩固,断了学生回退之路,这样,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达到预定目标。
        总之, 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 班主任要注意以自己的专业素养,保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在此基础上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心与支持, 用自己的爱去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 唤醒学困生的上进心, 期待他们的成长。当然, 这一过程中, 学困生的表现会有很多反复, 班主任要意识到这都是正常现象, 要以充分的耐心去引导他们, 使他们在反复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