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讲座式教学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   作者:古燕燕
[导读] 专题讲座式教学方式是对课堂传统教学的一种延伸,它具有针对性强,教学内容安排灵活,讲解知识面广,师生互动性强,专题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拘泥于教材章节和结构,由教师合理组织内容和佐证素材,生动详实地对讲座专题进行深入剖析,并让学生不断地参与互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该教学方法是适应课程性质和拓展教学内容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参

古燕燕    洛南南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陕西  洛南  726100
【摘要】专题讲座式教学方式是对课堂传统教学的一种延伸,它具有针对性强,教学内容安排灵活,讲解知识面广,师生互动性强,专题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拘泥于教材章节和结构,由教师合理组织内容和佐证素材,生动详实地对讲座专题进行深入剖析,并让学生不断地参与互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该教学方法是适应课程性质和拓展教学内容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激发其创造力,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教学内容更具有实践性和前沿性。
【关键词】中职数学  讲座式教学  传统教学  学生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8-065-02

        数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在中学教学中的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显而易见。但该课程一直存在学科内容抽象 ,学习内容多,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等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数学基础差,普遍反映难学,课堂内容抽象,教学内容中理论性重较强,具有一定的深度,中职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直接联系较少等特点。所以部分学生对于数学这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如果单纯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会很好。为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采用讲座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一、讲座式教学法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
        1、教学内容安排灵活
        例如对于数学基础知识部分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按照教学进度进行,讲座式授课每次选择一个专题进行 ,如讲函数这一章时,对于函数基础知识部分可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对于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则可采用讲座式专题进行授课。讲座式授课每周一次较为合理。
        2、讲座知识面广, 深浅有度
        讲座式专题教学在我校已经开展了几个学期,教师在教学前要准备大量资料。讲座内容要和教材相结合,符合中职人才培养要求;要有趣新颖,便于学生接受。这就要求教师在准备讲座内容时,需要查阅大量资料,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3、讲座内容时代感强
        讲座内容一般会涉及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新知识和最新发展动向,学生会比较感兴趣,也会认真地学习。例如“三角函数”这一章内容比较抽象,难理解, 我们通过办讲座把三角函数现实中的应用知识同课堂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从而主动认真地学习,不但丰富了现实知识视野而且拓宽了其知识面。
        4、师生互动性强
        改变了传统单一的"填鸭式”、“满堂灌” 的教学方法,聘请相关专家作讲座,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数学发展最新动向和应用。讲座式教学是一种开放式和公开式教学,有兴趣的学生都可以去听,并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讲座式教学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力而产生的。这种教学方式在内容上突破了教材的限制,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在教师主讲的同时,学生可以提出问题与教师磋商,做到教学相长。通过听讲座,学生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而教师也精心准备,把教学中的最新成果、社会的最新需求带入讲座,引导学生以社会需求指引自己的学业。讲座式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拘泥于教材章节和结构,由教师合理组织内容和佐证素材,生动详实地对讲座专题进行深入剖析,并让学生不断地参与互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该教学方法是适应课程性质和拓展教学内容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激发其创造力,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教学内容更具有实践性和前沿性。教师可以将自己教学经验的总结以及最新的专业研究等内容丰富到讲座环节,从而使讲座比课程教学更具专业深度和知识广度。
        二、讲座式教学方法的实施方法
        1、专题讲座规划。
        讲座应依据课程内容和学生需求,教师就当下学生感兴趣、有需求的数学问题利用计算机网络和软件或智能手机软件进行专题收集整理归纳,逐步形成多个专题讲座。通过这一系列的讲座,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知识广度和深度,并掌握更多数学技能,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2、讲座实施。



        首先,教师先确定讲座内容,通过调查摸出学生迫切需要掌握或者感兴趣的数学内容,再与在该领域有特长的教师进行专题研讨,确定讲座内容,讲座方式,讲座地点,讲座时间,并对此次讲座的要求和目的做出说明。
        其次,由该教师就讲座要求和目的进行专题设计,通过查询资料、上网搜素,研讨等方式收集资料、备课、规划讲座进程并组织开展讲座。
        然后,学生积极参与讲座过程,并与教师就内容进行互动,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
        最后,由教研室组织到场学生对该次讲座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改善和提高。
        三、保障措施
        1、及时更新讲座内容。
        利用当前计算机网络及时调整讲座内容和讲座佐证案例,做到讲座内容与时俱进且保证佐证材料的趣味性和时效性,让大家感兴趣关心的问题能够尽快出现在讲座中。从而形成一个精心规划,教师认真组织,学生乐意参与且能学有所获的讲座氛围。同时,由于数学相关的科技领域较为广泛,可圈可点的专题较多,教师必须在这些专题当中进行适当的取舍,从而将适宜的内容更新到讲座当中。
        2、结合课程特点开通多种新媒体服务。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非常强的课程,应用非常广泛,涉及领域较多,该课程具有动脑性强、运算要求高等特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开通微博、微信和网络学习空间等多种新媒体服务,这些新媒体除服务正常的课程教学外,还对拓展课程教学有重要作用。
        例如,讲座通知等可以通过微信公共平台群发信息,教学资源内容可以通过微博和网络学习平台及时分享给每一位学生及家长。这些新媒体服务有力地保障了课程教学的实施。
        3、对讲座进行有效总结。
        尽管每一次讲座都是教师精心规划,认真实施,但难免百密一疏,还是很有可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所以每一次讲座结束后,教师要通过对讲座内容归纳、总结,以及针(接第67页)
对听众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从而获取可靠的反馈信息。
        通过对一手数据的反复分析总结,能够更加直接地了解学生的期望和对讲座的评价,对下一次讲座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四、注意事项
        1、精练讲座选题。
        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拓展教学,讲座是课程有益的补充和延伸,而非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复和加深。受学期和正常教学的约束,每个学期安排的讲座次数不宜过多,一般一个学 期控制在3-5次为宜。讲座选题要精练、有必要,同时还要考虑听众的接受能力,把握好讲座内容的难易程度。
        选题工作由教师集体研究,兼顾各类学生的需求,突出知识的前沿性和实用性。
        2、把握讲座的度。
        所谓度,指的是讲座内容的深度和讲座包含知识量的广度。因为讲座面向的听众主要是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的数学基础普遍不好,所以规划讲座的教师和负责讲座实施的教师必须严格控制讲座内容深度和知识广度,内容不宜过难,知识含量不宜过多,甚至还要在适当环节控制语速,为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要从学生角度出发,从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初衷出发,让学生对讲座的内容充满兴趣,通过简单的引导,鼓励学生自己去尝试。有了兴趣和需求的驱动,学生就会主动去探索和尝试,进而深入学习和掌握,最终达到讲座式教学的教学目标。
        3、重视讲座信息的反馈。
        讲座设计是否合理,能否抓住听众的思维,能否满足听众需求,在场听众最有发言权。作为讲座的组织者,对讲座的总结环节必不可少,同时还要尽可能多地获取听众的评价。目前,我们为学生提供了微信留言、微博评论以及问卷调查等多种信息反馈渠道,听众不但可以在讲座结束时填写问卷调查表,还可以在讲座进行过程中通过微信互动的方式直接反馈信息。
        在数学专业进行讲座式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我们计划将该教学模式逐步推广到其他专业,使更多的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1]鲁建国.归类教学法初探[J],雅安教育学院学报, 1999 (2) .
[2]陈华关于高职教学方法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0 (22).
[3]朱海天.“讲座式”教学方法与职校学生学习兴趣[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1 (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