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英语教学方法,多角度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   作者:孙玉梅
[导读] 在传统模式教学中,初中英语教师往往更注重学生对词汇以及语句的掌握程度,当下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如何将英语贴近生活。我们要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增强学生的英语交际才能的培养,就可以激起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客观能动性,使被动的听变成主动的说,能用所学到的书本知识来表达本人的思想,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孙玉梅    湖北省恩施市特殊教育学校  445000
【摘要】在传统模式教学中,初中英语教师往往更注重学生对词汇以及语句的掌握程度,当下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如何将英语贴近生活。我们要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增强学生的英语交际才能的培养,就可以激起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客观能动性,使被动的听变成主动的说,能用所学到的书本知识来表达本人的思想,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言交际;情境设计;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8-058-02

        初中英语教育一直都是初中教育的重点,初中英语教育不单单是词汇与语法的教学,而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让学生学以致用,将英语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都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少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因此,英语教学不但要教会学生词汇认识以及语法运用方法,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将学会的英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目前许多学生只懂得如何将学会的词汇和语法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不能将学会的英语知识合理运用到生活日常交往中。
        一、灵活设计语言交际情境,培养学生英语学以致用的能力
        教学活动要和以英语进行交际紧密地联系起来,力争做到英语课堂教学交际化,英语课堂本身就应视为一个语言交际场合,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创设模拟的或真实的语言环境。采用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目的的任务型语言教学课堂,引导和帮助学生在练英语中学英语,在学英语中用英语,边学边练,边练边学,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如:用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方式贯穿课堂,并鼓励学生说英语时带表情,伴以手势、动作等。任务型教学的特点是以语言应用为动力,在学生完成语言任务的过程中同时完成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训练和语用能力的培养,在设计任务型语言教学课时,把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充分接触英语、运用英语,让他们在自己的努力和班级、小组的共同努力下,解决语言学习任务和语言运用中的困难。要训练和语用能力的培养,在设计任务型语言教学课时,把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充分接触英语、运用英语,让他们在自己的努力和班级、小组的共同努力下,解决语言学习任务和语言运用中的困难。要把英语课堂真正变成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语用能力的场所,为学生创设和提供学习英语的小环境。
        此外,教师的示范作用尤为重要,教师讲课时要以姿势助说话,充分利用手势和动作来增加说话的力量,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记忆,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学到英语的实际。另外,要充分利用课上师生用英语交流的机会,教师在课上的一切活动都要用英语进行,如组织教学,讲解,布置作业,解答问题等,把教的英语用到师生交际中去,扩大和占领使用英语的阵地,这样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和习惯才能养成。
        二、把握难度梯度,不断激发兴趣,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促进运用英语能力
        成功固然能激励学生,但没有困难、没有障碍的胜利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设计教学内容时必须有适当的难度梯次,教师必须提出一定深度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鼓励学生顺境时不自满、逆境时不气馁的学习意志。
        例如:笔者在教授Read and act 时,前几组一般找基础较弱的学生进行基础口语训练,其中一名女孩(七八年级时基础很差)一度对英语失去信心,笔者便安排她与一位英语较优秀的女孩搭配,使她自己就不能小看自己。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她取得了进步,笔者又给她逐渐加大难度,让她像其他同学一样。从此,她增加了自信,坚定了信心,成绩也因此有了质的飞跃。对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要求他们改变原文,拓展拓深。例如做Free talk,或把与此相关的内容联系起来,组成新的对话,并鼓励The more, the better。
        还有,笔者在教授词汇时,对学生们进行联想教学,即“词→各种词形变化→同义、反义→相关词组→交际语句→具体语言环境”,通过这种长期的训练、练习,学生一看到词,大脑中立即反映出词的连续扩展延伸,自然引出句子,组成了对话,出口了大段文章。使他们的兴趣又进一步得到了加强,同时激励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了交际能力的发展。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趣味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英语交流的平台
        课前我布置了学生自编故事、小品的任务,每节课上课时我都叫学生扮演。假如是按课文扮演的就给5分,在课文基础上做改编的加8分,与课文完全不同,而是自编的故事,而且故事中有的语言是大家曾经遗忘的,就可加10分。同学们的积极性是相当高的,而且看到别的同学得高分后,他们会课后去模拟,去积极开动脑筋将生活中的各种故事都搬上讲台。这对学生来说是很好的锻炼。给学生说英语,用英语表现本人生活、本人个性的时机,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地开展、主动地学习。


当然,主动地去表达新感受、新思想,灵敏运用英语学问,远比听教师讲要艰难得多。学生讲完后,教师予以精练、恰切的点评,点评时,以鼓舞为主,决不湮没其闪光点;也婉转指出用词、选用句式和语法方面的缺乏。条件具备时,也能够让其他学生点评,教师作扼要小结。课堂上浓重的英语交际气氛。尽可能在较大的交际范围内练习运用,以pairwork,groupwork和games等方式,同桌之间、小组之间相互交谈、相互讨论、相互商讨,完成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每个学生都处于一种相对放松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学生克制害臊而怕出错的心理,学生的积极交流更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想,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种“各抒己见”、“言之无物”的难得时机。促使学生拓展思想空间,培养更强的思想才能。当然我们还能够运用挂图、投影片等创设情境,用英语看图说话,用英语扮演角色,用英语搞抢答赛,用英语进行思想和想象,最大限度地创设会话环境,使学生学习英语有一种自我追求、自我完善、自我进步的兴趣和动力。
        教师应注意,我们在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过程中,第一,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尊重个体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教育教学材料;第二,在每个决策环节,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需要,整体设计目标,如果采用适当的活动途径,激励学生的体验与参与,就一定能使学生真正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四、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优势,帮助智障学生克服英语语言学习心理障碍
        如何提高智障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能力,是特殊教育学校英语教学的难点。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差、感知觉反应迟钝、学习积极性不强,语言表达能力差是智障生共同的特点。“兴趣是最好的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大脑皮层能克服抑制状态兴奋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有助于提高智障学生学习的效率,从而为课堂语言训练创造有利的条件,达到语言缺陷补偿的目的。
        在人的学习过程中,人的视觉、听觉感受能力最强,弱智儿童也不例外。在教学活动开始时,运用视觉媒体(如投影、幻灯、动画)的优势,用形象的画面,艳丽的色彩,吸引弱智儿童注意,使他们处于抑制状态的大脑皮层兴奋起来,这有利于补偿他们反应迟钝,感官范围窄,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缺陷。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现多层次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所传授的知识。知识内容通过丰富流畅的画面直观展示,配以形声兼具的视听媒体,将教育教学信息同时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两种感官,创造出一种多方位的教学氛围,从而引起学生极大的关注,并且它不受时空条件限制,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非常有利于培养弱智学生言语能力。可以说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就是从学生求新、求奇、善于模仿、参与意识强烈和好动这些心理特征的实际出发的。例如,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家畜新认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我先播放各种动物可爱的动画形象,形象活泼的画面马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PPT课件分步展示家畜的声音特征、生活习性,交互式的教学情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说话的机会。动画呈现充满乐趣的英语故事,让学生们十分痴迷,让学生由听故事帮助理解知识,由理解知识产生讲故事的欲望,从而激发语言交际的兴趣。
        事实证明,这种形式能够培养智障学生的参与意识,强化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大幅度地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快速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五、优化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模式,鼓励学生大胆对话,积极交流
        英语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交际过程,是师生的对话过程,是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交互作用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因而,对话有时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语言工作,它能帮助学生发展交际能力与技巧。其显著功能在于:一是它能刺激学生扩大交际,将各种各样的经验、兴趣与学习者的观点从外面世界通过书面或口语形式带进教室;二是它为交际部分与主题提供了说法;三是它提供学习者用外语来表达其个性与经历的机会,也给他们提供了使用外语来掌控其社会关系的价值经历。需要注意的是,在对话中,教师应饰演配角,起到向导与刺激鼓舞的作用,去除学习者的责任,使其在对话中作为一名平等的参加者。
        笔者的做法是:把一个班分成4个英语小组,在每个小组中,不同外语程度的学生合理搭配,各小组由外语水平高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安排小组活动并辅导本组外语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课堂教学注意发挥小组的集体参与作用,在教师通盘掌握的情况下,根据课程进度的要求,做到分合有序,最大限度地利用好45分钟,为学生提供运用外语进行交流和互动创造更多的机会。在小组之间和小组内部经常开展听、说、读、写方面的竞赛活动,把学生之间的亲和力、内聚力、竞争性和荣誉感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有利于学好外语的群体氛围。
        综上所述,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交流服务的,提高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语言教学的出发点。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明确规定: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整个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一定量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获得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冯威,助教.关于对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探索[J].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
[2]王红.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N].济宁日报,2018.
[3]程婉华.论英语语言知识的积累与交际能力的培养[N].安徽经济报,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