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年级音乐节奏教学中奥尔夫教学法运用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   作者:刘智
[导读] 奥尔夫教学法主要是以提倡音乐教学的原本性为基础,实施教学工作。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节奏教学中,教师有效结合这一教学法,不仅可以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也会提升小学生的对音乐的体会和热爱。本文从结合奥尔夫教学理念设计教学,提高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以小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提高学习主动性;结合舞蹈进行音乐教学,促进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并针对其有效运用提出了相应策略。

刘智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培训中心  四川  德阳  618000
【摘要】奥尔夫教学法主要是以提倡音乐教学的原本性为基础,实施教学工作。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节奏教学中,教师有效结合这一教学法,不仅可以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也会提升小学生的对音乐的体会和热爱。本文从结合奥尔夫教学理念设计教学,提高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以小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提高学习主动性;结合舞蹈进行音乐教学,促进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并针对其有效运用提出了相应策略。
【关键词】低年级;音乐节奏;奥尔夫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8-085-01

        一、结合奥尔夫教育理念设计教学,提高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在低年级音乐节奏教学中,有效融入奥尔夫教学法,不仅可以提升小学生对于节奏的认知程度,还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参与节奏学习的积极性。节奏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了节奏。生活中的人行走、说话,动物鸣叫、自然天气中的雷电、狂风等等都是可以体现节奏的。在进行低年级音乐教学过程中,节奏是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它是音乐的框架支撑,没有节奏音乐的旋律就不存在了。音乐节奏更是学好音乐重要前提。针对以往的音乐节奏教学中,相对枯燥、乏味、单一的教学形式,不仅不会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使课堂节奏教学失去意义。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积极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增强小学生对于节奏的认知和学习,从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音乐学习素养。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歌曲《新年好》时,首先教师要明确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小学生熟悉歌曲《新年好》和掌握了三拍子的基础上,学习自编简单的身体动作,并结合打击乐来学习新年好的节奏。首先教师要准备腰鼓、钢琴、录音机。然后教师也可以将教师简单布置一下,烘托出“新年”的气氛。然后,教师引导小学生观察音乐教室,让同学们看一看今天的教室有什么不同之处,通过教师中对联、灯笼等装饰布置,引发小学生对新年的渴望情感。这时,音乐中的多媒体屏幕上播放出《新年好》歌曲,教师随着多媒体屏幕也进行钢琴的演奏,一边范唱一边引导小学参与其中。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拍一次手、拍两次肩膀;拍一次手,拍两次腿等不同的肢体动作,来练习节奏感。然后再结合腰鼓的击打,增强《新年好》这首歌中的节奏认识,从而提高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以小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提高学习主动性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已经得到教师广泛运用。


小学音乐教师以“育人”使教学宗旨,以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兴趣为基础前提,一切音乐教学工作以小学生为主体,有效结合教材内容,为小学生创设适宜节奏学习的情境,帮助小学生提升音乐的节奏学习水平,从而全面提升小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在教授小学生音乐知识时,教师注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优美的音乐欣赏、音乐认知着手,组织进行音乐节奏的探究活动,让小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寻找可以产生节奏的物体,并对其进行适合的操作,使其发出声音并从中识别音色,最终实现节奏感的认知和体验。教师可以利用音乐教学的多样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开展实际探究学习活动。
        例如:在学习小学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少年先锋队队歌》时,首先教师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可以在多媒体上播放一些关于少年先锋队的事迹、历史上一些少年英雄形象等,以此来激励小学生渴望成为小英雄的梦想。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少年先锋队队歌》的歌词已经难不倒他们了,首先教师让小学生有情感的朗读一遍歌词,通过对歌词的理解,并感受歌曲中所描绘的情境和含义,让小学生对这首歌有三个初步的认识。针对小学生表现欲强的特点,随着音乐的响起,小学生也会跟着音乐哼唱起来,从而激发小学生对成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的渴望和佩戴红领巾的强烈欲望。在《少年先锋队队歌》聆听的过程中,通过优美的乐器演奏和强烈的代入感,使小学生深刻体会到音乐节奏的重要性,并对音乐的节奏产生认知和运用。在这种教学氛围下,不仅可以使小学生很轻松的学习音乐节奏的基础知识,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参与能力。
        三、结合舞蹈进行音乐教学,促进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奥尔夫教学法主张还原音乐的原本性。原本性音乐不只是音乐本身,它是以节奏为基础,把舞蹈和语言紧密联系在一起。音乐的本性是接近自然、源于生活,使小学生可以增强节奏感体验,提升对音乐的学习和理解。所以在音乐节奏感学习时,从舞蹈入手来学习音乐,既是对小学生肢体的锻炼,也会提升学生的节奏感体验。首先,舞蹈需要音乐的激发与强化。离开音乐,舞蹈是难以充分表达感情的,有了舞蹈的配合,音乐的意境和思想也会被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精心设计的舞蹈动作,配合音乐来进行表现,可以使舞蹈与音乐有着共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内容,使两者具有一致的协调性。针对歌词的演唱,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根据歌曲中的人物、景物、情感等,做出相应的舞蹈动作,结合歌曲强烈的节奏感,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最终促进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节奏教学中,教师要多动脑筋,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发展规律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丰富小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理论应用到实际的音乐节奏教学中,从而帮助小学生提升音乐的节奏感,增强对节奏的学习,最终促进小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况燕.浅议奥尔夫儿童音乐教育思想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启示[J].网络财富,2008(5):l6—18.
[2]林鑫.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
[3]张天慧.奥尔夫音乐活动对幼儿个性品质的促进[J].新课程(上),2017(04):2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