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专业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几点体会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   作者:宋玉彦
[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入新时代,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应当大力倡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学校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技工院校专业教师应充分利用专业教学的独特优势,专业教学训练与思想道德教育并举,注重专业素养的培养与养成,实现厚德强技、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

宋玉彦    鲁南技师学院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入新时代,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应当大力倡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学校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技工院校专业教师应充分利用专业教学的独特优势,专业教学训练与思想道德教育并举,注重专业素养的培养与养成,实现厚德强技、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德育教育专业教学职业素养  技能人才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8-083-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德育教育上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德育教育是人心和灵魂的教育,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教育。加强德育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良好德育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使命,对学生未来良好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所以应把道德教育放在职业教育工作的首要核心位置。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先进的思想、高尚的道德,使人有博大的胸怀、远大的志向,能充分发挥精神力量对个人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技工院校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片面强调专业教学的重要性,容易忽视专业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立德树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当然也是专业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只有切实贯彻德育教育,专业教学的任务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和提升。下面就专业教学中如何实施德育教育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有远大职业理想信念的坚强支撑,是专业技能得到极限提升的重要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深情寄语新时代中国青年,明确提出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六点希望,勉励广大青年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大国工匠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35年专注做一样东西,创造别人认为不可能的可能,因技艺高超,曾有人开出“高薪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聘请他,仍不能动摇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国产大飞机首席钳工胡双钱,35年他加工过数十万个飞机零件,创造了打磨过的零件百分百合格的惊人纪录,这些不可能的实现离不开专注和坚守的职业精神。高凤林、胡双钱从技校毕业生成长为大国工匠,为广大技工院校学生树立了光辉而现实的榜样,他们的骄人成就,不正是具有远大理想和完美人格意志品质的体现吗?
        这些大国工匠的成长之路和所体现工匠精神,值得我们去深思。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他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技工院校在专业教学和技能训练中,要结合教学训练项目和学生实际,重点训练和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促进学生思想境界、道德品质得到同步提升。学生一旦具有了崇高专业理想和良好专业道德素养,就会极大地激发专业技能进步和提升的动力。所以,在专业教学中,要把专业技能教育和德育教育密切衔接、相互融合,注重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胸怀高远,助力我们的专业技能人才都插上远大理想的翅膀,去高飞翱翔。
        二、技工院校的各级各类专业技能比赛,是训练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优良专业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和环节。
        “厚德强技”是职业学校专业教学、训练技能的重要原则。目前,技工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差,缺乏远大理想,缺乏兴趣,信心不足,成绩不佳,目标不明等现象,面对这样的特殊群体,如果不分析学生特点,不因材施教,片面强调专业教学,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教育效果。


如果在专业教学中,尤其在具有竞争意义的技能比赛活动中,结合专业训练的特点和要求,给予具体方法指导,渗透适当思想教育,循序渐进,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专业兴趣,学生也会逐渐燃起内在上进动力,重新确立努力方向,树立远大理想信念。
        我校参加技能比赛的项目门类比较多,其中轻工化工系参赛的有化工总控工、工业分析与检验,化工生产技术、化工设备与维修等,我们在组队备赛训练中,在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与训练的同时,特别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定期分析研究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如专业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操作习惯、思想认识程度、意志品质等,进行综合分析,捆绑解决,确保团队始终具有不竭的前进动力,学生不断收获着专业技能进步和思想品德的成长成熟。充分利用专业技能比赛训练项目,明确培养目标,详细制定计划,实现专业技能提升和专业思想素养的双丰收。近年来,我系学生在各级各类大赛中摘金夺银,屡创佳绩。
        三、日常专业教学实验实训的严格规范训练,是养成良好专业素养习惯的重要措施。
        一个人道德品质的确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在于一点一滴的养成。古人就曾指出:“德是表现在行为上的习惯”。实际上,一个人日常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道德判断之类的理性使然,更多的是习性使然,正所谓“习惯成自然”。在专业教学实验实训中,要求学生规范严谨细致,点滴积累,努力引导学生向着养成良好专业素养的目标前进。
        如在“化工分析技术”教学中,酸碱滴定终点的判断是比较简单的实验,注重细节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从移液管和吸量管的使用,到滴定管滴定操作及读数、记录等,都高标准严要求,规范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细心、耐心、恒心、责任心和自信心的优良品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动手、动眼和分析判断能力,成效显著。大国工匠“两丝”钳工顾秋亮,43年埋头钻研,挑战极限,精密度达到了“丝”级。专注、严谨、习惯和兴趣等专业品质的养成和教育是一般单纯的德育教育很难实现的。借助日常专业教学实验实训特点,使学生专心致志,挑战自我,逐步养成具有“丝”级的专业道德品性,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创造机会,师生共同参与学习企业技改项目,体现专业知识的应用价值,是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强化专业思想,增强成就感和社会成熟度的重要举措。
        一次偶然的机会,组织学生到某一印染企业见习,其中织物的漂白工艺是利用次氯酸钠的漂白原理,与《无机化学》中“氯气”一节的基本知识相关,发现现场工人师傅在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配制次氯酸钠漂白溶液时,氯气吸收不完全,有溢漏现象,这不仅造成原料浪费,也污染环境,对现场操作工人身体也会造成毒害。根据相关知识,结合现场设备情况,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和讨论,多次与企业技术人员现场策划和论证,建议应该对吸收设备进行改造,增设二次密闭吸收氯气装置,确保氯气吸收彻底不溢漏。企业接受了我们的建议,对氯气吸收装置进行了改造,效果立竿见影,企业给予充分肯定。整个过程学生积极参与,理论知识和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现实中的生产力,真正认识到了知识的应用价值,极大激发了专业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信心,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德育工作绝不是德育教师的专利,也不是德育教育管理工作者的专利,广大专业教师也担负着重大德育教育责任,并且还具有培养专业素养,养成良好专业品格的独特德育教育优势。我们要充分发挥专业教学训练优势,按照大国工匠人才规格要求,专业教学训练与思想道德教育并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履行立德树人神圣职责,担负起“厚德强技”育人使命,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教职成厅[2019]7号,2019-11-20
[2]曲波.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思想意涵与实践要义.光明日报,2019-5-6
[3]赵晨曦.浅析大国工匠精神与德育课的融合.现代德育,2018-8
[4]韦代周.新时期职业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研究.2010-4-29
[5]靳楠.“工匠精神”培育与职业院校德育融合研究.2018-7
作者简介:宋玉彦,男,汉族,55岁,本科,高级讲师,鲁南技师学院,专职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