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情境教学的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   作者:林立平
[导读]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面对新的要求,包括必须注意问题情景的设计,一定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还要注意学生个人能力的开发。为此,初中物理教师开始运用情景教学的模式,设计信息技术情景,以优化物理教学的内容;设计实践探究的情景,倡导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设计生活化情景,以实现物理教学的课内和课外融合,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林立平     武汉市光谷第二初级中学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面对新的要求,包括必须注意问题情景的设计,一定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还要注意学生个人能力的开发。为此,初中物理教师开始运用情景教学的模式,设计信息技术情景,以优化物理教学的内容;设计实践探究的情景,倡导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设计生活化情景,以实现物理教学的课内和课外融合,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初中物理;情境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8-081-01

        在新课程标准推行逐渐深入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一定要更新教育观念,放弃追求传统的知识本位价值的教学理念,转变成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以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的改革创新。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景教学设计可以促使学生的知识观、学习观、发展观等形成,符合新课程标准,为此初中物理教师要尝试运用此种方式进行教学,以有效地培养初中生的物理知识应用能力。
        一、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物理情景教学的要求
        (一)注意问题情景的设计
        以物理教材为基础,合理利用教学策略,设计出以教材结构为基础的问题情景,引领学生高效学习物理知识,寻找物理规律。在教师备课的时候,要出充分地应用教材,并对其进行加工和优化,深度开发教材内容,切不可“照本宣科”。必须将有价值的资料提供给学生,并设计出导向性的问题,构建问题情景,从而让学生带领学生积极学习。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应当秉承着适量、灵活、精炼和实际的原则,构建问题情景,引领课堂节奏,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信息整合能力,促使他们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二)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在物理情景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课堂气氛的营造,用活跃的氛围,构成开放性的物理课堂,促使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提升。为满足这样的要求,物理教师一定要提前做好预案,全面考虑学生这一主体,确定情景活动方式,课堂时间安排,可能达到的效果等等。而在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一同学习,以教学相长的态度进行教学,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促使学生反思和总结学习规律,并且针对学生们不同的能力,给出不同的点评和督促。这样学生则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高效的学习。
        (三)注意学生个人能力的开发
        新课程标准对于教学提出的要求包括注意学生个人能力的开发,例如自主学习的能力。物理情景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们一同经历和体验,这时一定要注意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并能用物理规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形成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全面提升个人能力。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情境教学的设计策略
        (一)设计信息技术情景,优化物理教学的内容
        随着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被应用在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初中物理的情景教学时同样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创新物理课堂,让学生获得全新体验,以激发他们物理探究积极性。初中阶段的物理情景教学中,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设计出信息技术的情景,优化教学内容,也让学生深化理解物理知识。



        物理教师可用多媒体技术,把单纯的文字和复杂的物理原理,借助视频、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引用搞笑的动画形象,并融合生活元素,指导学生高效学习。例如,讲解“噪声”方面知识的时候,教师为学生构建各种各样的声音情景,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噪音。悦耳鸟叫、动听的河水流动声音、机械制造过程中机器轰鸣声、建筑工地机器运行的声音、马路汽车鸣笛声音,这些声音在音色、响度、振幅等方面均有不同,后面三种则是噪音。这种情景化的教学,让学生们更深刻地理解什么是噪音,进而记忆更加准确。
        信息技术情景的设计时,物理教师可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现一些物理原理,例如,发电机和电动机的运行状态,将这种不容易理解的电能运转过程,用真实画展示出来,以帮助学生理解。再比如,微观世界中的“核能”,为学播放相应的影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核能原理和应用方式,核能爆炸威力等。这能让一些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在加深了解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尊重科学的精神。
        (二)设计实践探究的情景,倡导学生亲自动手实验
        物理情景教学中,实践探究情景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物理探究能力和科学意识。物理教师为学生提供实验课题,让学生准备相应的实验材料,督促学生参与物理实验,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可以激发他们对于物理的兴趣,还能真切感受到物理现象产生的原因,以深刻理解物理知识。
        例如,“惯性”知识教学中,教师为学生们设计了惯性实验,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要想一想惯性的小实验,并合作完成,报告给教师。实验1: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小球,将其放在桌子上,推动小球,因为惯性的作用,小球会运动一定距离;实验2:拿出一块大小适中的橡皮,系上一根绳子,绳子另一头拿在手中,将橡皮垂在空中,然后用力弹橡皮,橡皮会在空中来回荡,这也是惯性的作用。借助小实验,学生们的合作能力和学习主观能力得到培养,并且感受到“惯性的作用”,学习更加扎实。
        (三)设计生活化情景,实现物理教学的课内和课外融合
        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很多都来源于生活,是基础性的物理知识。为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物理理论知识与生活的结合,设计生活化的情景,实现物理教学的课内和课外结合。传统理念下的物理教学中,教师更加中重视课下练习题的布置,希望以大量练习题,弥补课堂不足,强化学生知识的掌握。但是这样不利于学生们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形成,也不利于学生物理实践能力的形成。为此,应当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具有生活内容的情景,找出生活中常见的与物理知识有关联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学生可自行找出答案,在强化知识掌握的同时,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例如,学习“物质导电”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为学生准备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然后设计了小实验,让学生们探究,哪些物品具有导电性,这些物品有哪些共同的特性。经过这样的实验,学生们探究出哪些物质可以导电,他们共同的性质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学生的真实情况出发,为学生设计不同的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物理知识的理解,并培养他们探究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军.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0):121.
[2]周利群.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设计探索[J].生物技术世界,2013(08):111.
[3]张定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设计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3(07):173-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