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开展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   作者:黄绍甘
[导读] 探究是一种良好的素养,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是素质化教育的必然选择。构建探究型课堂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很多教师对于实施探究型学习活动缺乏一个明确的思路。基于此,教师需要对小学生的思维习惯有一个清晰的认知,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让他们有效地掌握知识,提升探究能力。本文针对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展开论述。

黄绍甘    百色市逸夫小学
【摘要】探究是一种良好的素养,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是素质化教育的必然选择。构建探究型课堂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很多教师对于实施探究型学习活动缺乏一个明确的思路。基于此,教师需要对小学生的思维习惯有一个清晰的认知,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让他们有效地掌握知识,提升探究能力。本文针对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开展;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8-078-01

        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会枯燥,但是要想提高成绩,数学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如何使小学数学的学习变得简单有趣,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合理的探究性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合理问题进行课前导入,让学生产生兴趣主动学习、在课堂上多做游戏,在实践中探索数学学习、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等方式来进行探究学习。如果教师知识一味的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授会使课堂变得毫无生气,让学生反感,与最初的教学目的背道而驰。
        一、合理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因此在进行数学探究性的学习中教师首先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用新颖的方式去进行课前导入,导入的效果好,学生就会对内容感兴趣,自然会对教师的课堂产生兴趣。有效的课前导入就显得极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讲故事、提问题等方式来进行导入,在正式讲知识之前就先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践操作,教师进行积极引导
        在数学的学习中,多数学生会认为数学是一门抽象性的学科,但是只要教师能够进行积极的引导,可以发现数学的学习不但不抽象而且还非常有趣。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进行实践操练,而不是将以学生作为主体地位说说而已。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问题的思考解决,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解决问题,可以让学生对问题有属于自己的理解,再加上教师在操作过程中给学生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识。
        三、小组合作,进行共同探索
        传统的“教师在讲台讲,学生在台下听”的模式对学生来讲有些乏味,但是仅凭学生一个人的学习又是远远不够的,这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将学习成绩好和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进行合理分配,在回答问题时能让学生成绩好的学生带动其他同学一起学习;教师鼓励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在课堂多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样还可以解决一些学生碍于“面子”原因不愿问老师问题,小组合作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向成绩好的请教,成绩优异的学生也可以以这种方式加深对知识点记忆。
        四、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一)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兴趣的激发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才得以实现。


现如今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显示出各种问题,多年来学生始终面对着这种教学模式,整个课堂显得单调枯燥,似乎只有第二课堂对小学生才有吸引力。随着科技信息化的发展,我们的社会已经步入智能网络信息化社会,智能网络环境在教育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利用智能网络教学来教授小学数学会产生积极影响,可能会给小学课堂提供新鲜血液,因此学校应重视这种教育模式。教师利用这种模式可以充实丰富课堂,适当制造可以吸引小学生的动画效果,引入当下受欢迎的数学类节目,让小学生参与进来,使他们的注意力聚集到数学学习上面,进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让学生爱上数学学习。
        (二)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
        传统教育课堂环境下,学生和教师的关系是不平等的,课堂氛围比较严肃。部分教师愿意通过各种手段使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跃,而往往这样的课堂会使学生的主动性更加突出,学习氛围也会更加轻松,但是多数情况下,大部分教师的课堂环境是严肃的,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严肃的环境对学生心理形成干扰,不利于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成长。
        在网络教学基础上,课堂教学氛围较为轻松,更利于学生接受,从小学生的视角来看,轻松的氛围、鲜活的画面,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为学生们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帮助学生们拓展自己喜欢的知识,进而拓宽维思,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受传统应试教学的影响,教师多利用说教式的方法讲解数学知识,一旦教师讲授的内容过于繁杂,就会给小学生带来困惑,进而影响其学习兴趣。小学生的精力集中时间较短,因此需采用更为高效、直观的方式,调动学生各项感官,共同参与到学习中,这样才不会曲解学习目的。网络教学的引入,可以很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从而使学习到的知识更加深刻。
        (四)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和交流较少,这就难免会发生教学知识遗漏的现象。而在网络环境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相对平等,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较好的沟通。通过教学软件,教师将内容进行整理梳理,再将学生们分为不同小组进行讨论、探索式学习,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意见或见解,在交流中学生们可以形成更多的认识,也能激发自身的思维能力。教师通过观察,及时对学生们的行为进行指正,提升学生们的知识获得力。
        (五)提供大量的知识与信息
        小学数学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获取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们的知识获取途径就只有一条,即是依赖教师编写教案、课堂上的讲解。这样一来,学生容易产生依赖性,长此以往,学生自身探索、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会逐渐降低,不利于数学思维的形成。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会营造一种轻松娱乐的氛围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赋予学生更多空间去实践操作,让学生做到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善于开展小组合作,让学生和教师共同探索数学的乐趣等方式让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感兴趣。这些探究性学习方法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也能使教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学生和教师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陈舟游.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场[J].贵州教育,2010(11).
[2]黄婉妮.培养抽象思维以提升数学核心素养[J].新课程导学,2018(15).
[3]陈湘芬.在包装活动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J].新教师,2017(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