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古诗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探析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   作者:郭世香
[导读] 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诗歌教学的审美功能,展示诗歌的魅力。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深入挖掘古诗词美育资源,引导学生阅读古诗词,将美育融入古诗词教学,以美的形象熏陶和感染学生,提高学生感知、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郭世香    山东德州陵城区第四中学  山东  德州  253500
【摘要】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诗歌教学的审美功能,展示诗歌的魅力。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深入挖掘古诗词美育资源,引导学生阅读古诗词,将美育融入古诗词教学,以美的形象熏陶和感染学生,提高学生感知、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古诗文;初中;美育;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8-076-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不仅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学要求也不断提高。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古诗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有效地完成古诗词教学。
        一、通过反复吟诵感受古诗文意境
        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首先要学会朗读。初中教材中的古诗词是比较经典的文章。在教学生阅读这些文章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带着感情去阅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古诗文中所描写的意境有一种个人的感受。近代着名学者王国维曾说过,一篇诗文如果评价得好,主要看其意境。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古诗词的意境。学生读这篇文章时,可以低声朗读,也可以在心里默读,不发声音。当然,学生也可以大声朗读古诗词。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和体验古诗词,可以与古诗词产生情感共鸣。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的理解。
        教师在对古诗文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对文章进行范读,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扫清所不认识的生僻字,还能够为学生的朗读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学生通过跟读,就能够对在朗读时所采用的情绪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把握,进而在自己朗读的时候能够带有充分的情感,读出古诗文中所包含的韵味。不仅如此,学生在朗读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符合古诗文中所表达情感的音乐,这更有助于学生对古诗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的理解。
        但是如果教学资源有限,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以及教师的领读也能够很好地对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对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进行教学,其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一句只有简单的十八个字,其中一共使用了9个景物,将这些景物连接在一起,就创造了一种悲伤凄凉的意境。学生通过对古诗进行多次朗诵,脑海中就会产生古诗中所描绘的场景,进而对古诗所描绘的景物有一个切身的感受,对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引导学生认识古诗意象美
        能够被选进初中语文教材的古诗文,一定都是非常绝妙的佳作,这些文章大都在使用语言的时候比较简练,所描绘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被选作课文的古诗有的是对事物进行描绘,有的则是表达自己远大的抱负,有的可能是对过去的一些事进行描述进而对当前的事进行讽刺。


为了对不同的古诗所表达的情感以及对其所描绘的场景更好地理解,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对古诗中的一些关键词进行着重教学和分析,让学生对这些关键词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和感悟,由一个点扩大到整体的一篇古诗文。叶老曾这样说过,要想了解到作者的旨趣,需要对古诗中的关键词所表达的意义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如果只是简单地阅读古诗,读者永远也无法接近作者的旨趣。这就说明对于关键词的教学非常重要。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有这样的一句古诗“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本人在对其进行教学的时候,着重对“争”字和“啄”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让学生对其进行感受和体会,最终学生知道了这句古诗其实描写的是西湖的美景,在诗中,通过对早莺的争以及燕子啄的仔细描写来表达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所以在对古诗进行教学的时候,对其中关键词的深入分析和讲解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
        不仅如此,在对学生进行古诗文教学的时候,还需要引导学生去理解古诗文中所蕴含的意象美,让他们勇于去调动自己对美的直觉,在直觉中去尝试“迁移”,这对于学生学习古诗文有着很大的帮助,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如:范仲淹所创作的《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其实作者根本没有到过岳阳楼去切实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但是他所写出来的诗就非常生动形象,与亲身经历之后所创作的不仅没有差别,甚至更好一些,而且所描绘的事物与真实的场景都基本相符,这是因为作者将鄱阳湖游玩时所见到的美景和感受迁移到这篇文章的创作中。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美的氛围的营造,进而为学生积累一定的经验,这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三、激发学生想象力体验古诗词意境
        在对古诗文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要经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对古诗文进行赏析,第二个环节是根据古诗文展开联想,第三个环节是进行想象。后两个环节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一种心理活动,需要依靠具体的形象来完成,它们都来源于生活,但是却不受其约束。与现在的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相比,古代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教师在对古诗文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将当时创作古诗文的时代背景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对古诗文进行理解的时候对其进行更多的考虑,进而能够对古诗文有一个更加准确的理解。在引导学生对古诗文的意境进行感受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古诗文中的事物和学生的生活进行联系,然后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来对古诗文所创造的意境进行体会,进而领略到文字艺术之美。比如:在对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进行教学的时候,讲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一句,前半句是对实景进行描写,而后半句则是描写梦境。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重点词汇讲解,将风吹雨打和战场厮杀紧密联系起来,就能够感知作者在创作的时候采用了象征的手法。再对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考虑,当时诗人所处的时代正值南宋王朝摇摇欲坠,这让诗人无比担忧,这担忧之情可以明显从“风吹雨”这样的描写上感知得到。如果能这样展开联想、想象,对理解古诗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多么有益啊。
        总之,凝练的古诗文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有价值的地方,做好古诗词教学,弘扬民族文化,落在语文教师的肩上。引导学生阅读古诗词,在古诗词教学中融入美育理念,陶冶和感染学生美好形象,提高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郑树荣.初中古诗阅读能力层级与教学策略辨析[J].语文教学通讯,2019,(02):12-15.
[2]王二青.意象在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的重要性[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9,(01):91-93.
[3]杨喆梅.语文核心素养下古诗词教学中美育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9,(10):118-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