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付阳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   作者:付阳
[导读] 在现代高中数学教学大背景下,高中阶段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是学生世界观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学习与生活习惯确立的关键时期,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坚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教学环节,体现创新应用;重视自身素质的提升,正确使用教具;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以此不断提高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数学学习。

付阳    四川省德阳中学
【摘要】在现代高中数学教学大背景下,高中阶段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是学生世界观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学习与生活习惯确立的关键时期,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坚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教学环节,体现创新应用;重视自身素质的提升,正确使用教具;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以此不断提高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数学学习。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8-075-01

        引言:在当今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教师们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培养。本文就是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研究,希望可以对高中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以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有效的帮助作用。
        一、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培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学习的活力得以释放,使其在学习之中实现主人翁地位的有效发挥,进而可以有效激活其思想,使其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积极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思考。同时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发挥出自己的主导地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其进行良好的指导,对教学精心设计,课后做到及时反思,同时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对集合这部分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可以进行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让学生对新的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与发现,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创造欲望,对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创新能力都可以实现良好的培养[2]。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比如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来研究并集与补集的区分等,这样就可以发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和解答的过程中实现创新能力的良好培养。
        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
        在当今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以及教学观念,对学生予以充分的尊重,让学生学习的潜能得到良好的发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空间进行自由的学习,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用不同的方法实现对数学问题的有效解决。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另辟蹊径,对已经拥有的解题思路实现进一步的调整。
        例如在进行“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出几道习题,引导学生与自己的同桌进行讨论。为了避免一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不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之中,教师可以将这些习题打印出来,为每一对同桌准备一张题目[3],这样就可以使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之中,并且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良好的解答。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摒弃常规的解题方式与解题技巧,进行发散思维,然后尝试使用新的方式进行解决,并对自己得到的结果予以验证。在达成一致之后,同桌的两名学生可以“结盟”,与其他的一组或几组同桌进行讨论。
        三、教学环节体现创新应用
        数学思想是由人们日常生活及生产实际产生,进而演变成为抽象的伦理逻辑,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所有教科书给出的理论来源都是实际生活,同时,这部分也是学生对理论的最初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上升到对理论的深度理解,进而掌握这一理论,所以,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经典例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得到充分的学习体验、了解了前言介绍,然后,再熟悉了每一章节的知识,对于课后题的设计,教师既要考虑巩固学生已学过的知识,也要使他们掌握学会如何应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作业增加一些创新性知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增加研究性课题的数量,以此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及思维能力,在之前的应试教育之下,学生们只是死板地学习教材上的知识,但随着新课题的改革,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他们观察自己的生活环境、工业生产以及社会现实,从中提取出实用的数学问题,然后联系实际解决那些抽象问题。
        例如,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等,教师可让学生发现问题之后,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思考,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一个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思路,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培养
        创新能力的良好培养源于学生对学习的关注与重视,任何学生的创新都源于热爱,因此才会进一步研究,没有哪一名学生的创新是因为要应付学习。因此教师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应该首先让自己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将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想到的问题向学生提出,进而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进而实现创新能力的良好培养。
        例如:对于“函数单调性”这一部分内容,教师应该在教学之前自主学习,问自己:为什么f(x)>0的各个区间单调递增?怎样能够采用最简单的方法予以验证?这种验证的方法进行了怎样的创新?然后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提出自己想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学习中多问自己问题。这样就可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良好的培养,进而实现其创新能力的提升。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成绩,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良好发展。因此教师一定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良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焦洋.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J].才智,2018(33):27.
[2]杨保平.学生创新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J].读与写,2018(32):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