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数学绘本,构建小学数学趣味课堂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   作者:向光英
[导读] 数学在理论概念层面上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而低低段小学生的思维更适合形象具体,这就造成了其学习兴趣低,课堂听课效果比较不理想,对一些数学上的理论概念不是很明白,理解较为困难。绘本因其以画为主、兼有少量文字的读本形式, 而备受儿童的喜爱。数学教学中, 融入数学绘本, 为枯燥的数学知识增添趣味性, 为数学课堂增添灵性。本文提出了巧用绘本构建小学数学兴趣课的课题,并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增加作业兴

向光英    重庆市万州区上海小学  重庆  404020
【摘要】数学在理论概念层面上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而低低段小学生的思维更适合形象具体,这就造成了其学习兴趣低,课堂听课效果比较不理想,对一些数学上的理论概念不是很明白,理解较为困难。绘本因其以画为主、兼有少量文字的读本形式, 而备受儿童的喜爱。数学教学中, 融入数学绘本, 为枯燥的数学知识增添趣味性, 为数学课堂增添灵性。本文提出了巧用绘本构建小学数学兴趣课的课题,并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增加作业兴趣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数学绘本;趣味课堂;小学低段;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8-114-01

        绘本作为儿童最喜爱的文学读物,在低段教育教学中,备受教师们青睐,尤其对于低段小学生而言,数学的学习更为抽象和枯燥乏味,以数学绘本为载体,寓数学知识于绘本故事中,将绘本与数学教学、数学知识有机结合,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教学效果的提升。那么,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数学绘本,构建趣味课堂,值得不断探讨。
        一、运用数学绘本,吸引学生注意力
        数学绘本,不仅仅是图画书,也是一本数学书。因此,数学绘本具有绘本的魔力,还具有特性。数学绘本图画栩栩如生、色彩鲜明协调,极容易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同时,数学绘本也具有故事书的趣味性,语言简洁,引人入胜,并且,数学知识、数学规律蕴藏在鲜明的图画中、趣味的故事里,让儿童沉醉其中,也打开数学的思维之窗。为此,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数学绘本,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活动中的主要策略。
        如开展小学一年级的“加法”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融入数学绘本《加法的故事》,教师在课堂之初这样导入:你们想听故事吗?下面,老师给你们讲一讲加号的故事。然后,边展示给孩子们绘本的故事情节,边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看,这两个主人公,一个是Ida,一个是Ike,他们俩结婚了,成了两口之家,1+1=2,然后生了一个宝宝,家中就有了三个人,2+1=3,他们又喂养了两只宠物,那么家中就有几口人?3+2=5……这样,故事的娓娓道来,孩子们在动画图片中、在简单的故事中明白了“加+”的意义,数学知识不再枯燥和乏味,而在绘本的阅读、故事的讲述中,充满趣味,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加法的计算”的教学时,教师借助于数学绘本,呈现问题,较之于文字性的练习题,更吸引学生的眼球。如借助于数学绘本的图片:笑眯眯阿姨的夸张的动漫形象立刻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五角星面包也深深吸引儿童的眼球,于是,笑眯眯阿姨提出的问题也引发学生的注意:把4块面包放在盘子里,又放3块,4加3,一共有几块面包?然后,又从冰箱中拿出2块,一共有多少块?用数学绘本展开教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以绘本的魔力,服务于学生,服务于课堂,为课堂增加趣味性,提高教学效率。
        二、选择合适的绘本,激发学生的兴趣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目前数学绘本很多,质量上也参差不齐,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绘本真正服务于课堂,服务于数学教学,选择合适的数学绘本是关键。否则,不仅无助于激活课堂,反而会降低课堂的有效性。
        合适的数学绘本,关键词是“合适”,目的是“适合”。所谓合适的数学绘本,就是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数学绘本,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绘本。
        选择合适的数学绘本,并融入到数学课堂,让数学数字、数学符号、数学知识不再枯燥,从而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率。绘本的融入,也应该改变简单阅读的方法,应与游戏、比赛等有机结合,为绘本的运用,再增添趣味性,为数学课堂增添生机和活力。
        如开展“几和第几”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绘本《第五个》,并在阅读绘本的基础上,以绘本为载体,与游戏有机结合,让学生深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如打开绘本,提出问题:门口有几个椅子?上面坐着几个小动物?谁受伤了?然后让学生快速抢答;继续翻阅绘本,呈现出绘本的主要内容,教师提出问题:受伤的企鹅进去了,还有几个?企鹅出来了,翅膀好了,小鸭子进去了,还剩下几个?这样,在阅读绘本的同时,也参与抢答游戏,数学课不再单一、乏味。
        三、数学绘本的延伸,为作业增加趣味性
        数学课堂因绘本的融入而有趣,数学课不再是数字、公式、计算的教学,与阅读、故事、游戏等有机结合,数学课堂不仅充满趣味性,也更兼具文化气息。作业的布置,也应改变练习、做题的方式,应为单一的作业形式增添趣味性。为此,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绘本布置数学作业,力求作业的创新,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也实现绘本的延伸、拓展和运用。
        小学生是天生的小画家,喜欢绘画、喜欢涂鸦是低段小学生的主要特点,可以说画画是儿童的最爱。为此,布置数学作业时,可以布置以绘画为主、兼顾数学知识、数学练习的作业,鼓励学生把学习的数学知识,用绘本的方法画下来,形成自己的独特的绘本。如在“5的分合”的教学后,布置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苹果、桔子等水果类或用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形状,表示出5的分和合,学生通过画一个红苹果和四个红苹果,再写下来1+4=5……学生以绘本绘制的作业,定会参差不齐,但应以鼓励为主,还可以要求学生画好后,用语言表述出来,也发展语言能力,促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总之,数学绘本,图文并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通过数学绘本的整合,我们可以构建一个轻松、快乐、有趣的课堂。然而,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绘本时,应把握时机,以及运用的方式,并且绘本不是数学教学的全部,而是活跃课堂、激活思维的手段,否则,教学效果适得其反,只有巧妙运用,才能构建趣味课堂和有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江永新.绘本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名师在线,2019,(13) :68-69.
[2]刘超.数学绘本在小学低年级学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3]朱雅萍.借数学绘本激趣引思,助小学低段概念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2015,(07) :47-48.
[4]朱立.借助绘本资源,促进低年级儿童数学理解——以一年级“认识图形”一课为例[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9,(10) :1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