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覃成飞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   作者:覃成飞
[导读] 本文从掌握学生心理,捕捉学生兴趣。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强化学生兴趣。体会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兴趣。利用多变的教学方法,诱发学生兴趣。利用风趣多彩的语言,调动学生兴趣。巧设练习,增添学生兴趣等七个方面讨论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覃成飞    广西宾阳县宾州镇第五初级中学
【摘要】本文从掌握学生心理,捕捉学生兴趣。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强化学生兴趣。体会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兴趣。利用多变的教学方法,诱发学生兴趣。利用风趣多彩的语言,调动学生兴趣。巧设练习,增添学生兴趣等七个方面讨论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教学、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8-111-01

        对于中学生来讲,他们身上时刻洋溢着青春与活力,拥有这样的资本,应是学习的最好时机。但是有些学生却不喜欢学习,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成了教学上的一大科研课题,经过总结,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掌握学生心理,捕捉学生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汪伦说过:“教学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心理与情绪两方面的动态人际关系的过程。”可见教师只有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用激情感染学生的情趣,教学才能成为一种赏心悦目,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为此,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把自己的位置换到学生的位置上来考虑、探索、分析教材。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发现、合作交流,使学生感到学习的真味,体现自主的权利,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更浓。只要教师提供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提供适宜的机会,学生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探索,自主创造的实践中,而且实践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育是爱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爱始终激励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热爱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魏书生说:“人心与人心之间,像高山与高山一样,你对对方心灵的大山喊‘我尊重你’,对方心灵高山的回答便是‘我尊重你’;你喊‘我理解你’,对方的回音也是‘我理解你’;你喊‘我恨你’,对方决不会回答‘我爱你’。”为此,教师应该以宽容的胸怀爱自己的学生。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学生最不愿意在偏见、冷漠、责备氛围中学习,更不可能在紧张的气氛中积极学习。课堂上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自己穿插于各小组之间,并融入他们的讨论,袒露自己的思想。学生在这种师生共同参与、自由讨论的合作氛围中,精神饱满,思维活跃,能发挥各自的想象,使学生在整节课都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强化学生的兴趣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集趣味性、思考性、新颖性、生动性、变化性为一体,有利于激发兴趣,加强理解,增强记忆,发展思维特点,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借助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指导学生进行作图实验、猜想验证;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见解,在合作与交流中形成整体效应;倡导探究思考,促进学生勇于探索、追求创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兴趣
        孩子应该在鼓励中成长,热情的鼓励似一股暖流,会使人精神焕发,信心倍增。因此,在授课时注意以下两点:一是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档次的问题,使好、中、差三种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一个个能供学生探索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探究出的“新成果”,哪怕只是一小点,都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赏。特别是基础差的同学一旦有了闪光点,总是大加赞赏,这样对学生的充分肯定,极大地激发了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注意随时使用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满怀希望的信心,克服自卑感,放下心理上的包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诱发学生的兴趣
        数学教师要像一位高明的演员,会塑造出多种有血、有肉、有特点,令人崇拜的人物形象。为此,教师要熟悉各种课型的教学方法,灵活地运用发现法、讲演法、讨论法等适时地创造不断变化的教法,使学生对数学教师有崇拜感,对数学课有热情,以诱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例二,用归纳发现法研究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作以下诱导设计:(1)什么叫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什么?
        (2)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3)解下列方程:①X2-5X+4=0     ②X2+2X-3=0
        ③2X2-5X-3=0     ④4X2+3X-1=0
        (4)观察并研究①、②两个方程中,它的两个根与常数项,与一次项系数有怎样的关系?
        (5)怎样将方程③、④转化成方程①、②的形式?上面研究的结论对方程③、④是否适用?
        (6)设X1、X2为一元二次方程X2+9X+9=0的两根,那么根与系数有怎样的关系?设X1、X2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根,那么根与系数有何关系?
        像这样不断设置目标,让学生自己达到目标,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享受到发现真理的欢乐,激发他们的强烈的学习感情。
        六、利用风趣多彩的课堂语言、调动学生的兴趣
        风趣、幽默的语言具有强烈的号召力和感召力,精彩生动的课堂语言,好比意味深长的抒情诗,令人难以忘怀。
        例如,在介绍二次函数的图象,形象地提示出二次函数的变化规律之后,配之以:
        开口向上成峡谷,开口向下成山峰;
        谷底山顶转折点,函数增减随山形;
        横轴看成海平面,“水面”交点值为零;
        出没“水中”分正负,海平面上找对应。
        象这样的例子很快地在学生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效果更好。
        七、巧设练习,增添学生的兴趣
        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课堂练习设计得好,不仅能巩固新知识,发展学生思维,促进智能转化,而且可以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练习时应做到分层练习、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在课堂教学时,采用“分组做题,分组讨论”的方法,即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把学生分组,分别布置难度不同的习题,让他们及时完成,然后共同讨论。解题时,要求学生尽量采用不同的方法,达到一题多解。这样针对性更强。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在所有学科中是最难让学生感兴趣的,它充满数字、计算公式、图形等等,既抽象又枯燥,只能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去理解接受。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教师只有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精心设计组织教学,尽量做到玩中学,学中玩,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从而达到好学、乐学的境界。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教师报》
3、《中学数学教与学》2003年第8期
4、《广西教育》2004年1---12 B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