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儿童的教学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   作者:宋杨
[导读] 每一个特殊儿童都拥有着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任何学校或是教师不能因为一些儿童的特殊性,而拒绝让这些孩子接受平等的教育。我国特殊儿童的数量在日益增加,他们作为需要被保护的社会弱势群体,为了避免他们在进入社会以后会产生社交障碍,而无法融入正常人的生活,这类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宋杨    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泽雅学校  浙江  衢州  324400
【摘要】每一个特殊儿童都拥有着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任何学校或是教师不能因为一些儿童的特殊性,而拒绝让这些孩子接受平等的教育。我国特殊儿童的数量在日益增加,他们作为需要被保护的社会弱势群体,为了避免他们在进入社会以后会产生社交障碍,而无法融入正常人的生活,这类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融合教育;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8-110-01

        前言:所谓融合教育,强调为残障儿童提供正常化的教育环境,在普通班中提供所有的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措施,使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融为一体,满足所有不同能力和不同背景学生的学习需要,让每一个孩子具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全纳教育走向国际化以来,随着我国特殊教育的快速发展,融合教育的逐步推进使得传统的隔离式特殊教育逐渐受到质疑,多数人更提倡让特殊儿童在正常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对于特殊儿童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一、我国融合教育发展现状
        截至今日,我国关于特殊儿童以及融合教育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明确了特殊儿童的权利以及教育的义务,因此融合教育不仅仅是一个美好的希冀和情怀,更是得到了法律的支持,在一定条件下开展融合教育具有着积极的意义,目前我国正在大力的发展和推进融合教育,社会、学校以及教师对融合教育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但是在现阶段融合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在部分的幼儿园以及中小学里,并没有对特殊教育所需要的教具进行完善,有些普通学校的校长对融合教育的关注度并不高,教师缺少特殊教育的基础知识以及特殊教育的素养,同时部分特殊儿童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关注度也并不高,他们习惯性的将培养特殊儿童的任务交给学校和老师。为了更好地发展融合教育,这些问题都必须进行及时的解决,才能让融合教育的发展变得更好。
        二、融合教育背景下对特殊儿童教育的策略
        (一)学校和教师需要全面重视并接受融合教育
        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重视基础教育的全面发展,融合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学校和教师也应该加强教育,毕竟任何一个学校都希望确定自己学校的角色定位。
        融合教育的关键就是要所有的儿童都拥有相同的受教育的机会和环境,那么这对于普通学校的老师来说确实存在着非常大的挑战,教师在同一个班级里将会面对层次不同、能力不同的学生,当然这也是一个合理的存在,教师必须尊重并理解这种多样性的存在。
        融合教育的实践问题不只是让特殊儿童能够适应普通的教育,同时也是每一个普通学校发展和管理过程中所需要面对的问题。倘若把学校比作成一个大型社区,那么学校以及学校里面的老师对于融合教育的接纳态度可以说是影响融合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次就是学校里的其他正常学生的态度,也会影响到特殊儿童的融合,所以只有保证学校、教师以及学校里的正常学生能够真正的接纳并重视融合教育,这种教育模式才能够快速发展。



        (二)融合教育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基础能力
        教师在影响影响融合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课程开展的进度以及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很大程度都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态度以及教师在融合教育方面所具备的教学能力和知识。
        在融合教育中,通过有效的教师培养体系以及对教师进行必要的教育课程培训,在研究和解决融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对师资队伍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以及教育方式进行培训,提高老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特殊教育的教学能力。只有教师具备了基本的融合教育能力以及良好的素质,为特殊儿童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形象,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接收自己的经验,更好的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采取寓教于乐并且切实可行的新型教育模式来引导特殊学生。
        比如说教师可以采取游戏教学法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致,以此为基础去跟他们进行更好的沟通。游戏教学法主要是讲教学中枯燥无味的知识教授以游戏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接受起来更加的容易,特别是对于这群特殊的孩子,游戏的方式可以为他们创造出更为丰富的交际情景,对于他们以后更好的融入正常人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对于那些听力不存在障碍的特殊儿童在学习英语时,为了让他们能够专注于学习,可以在课上播放一些英文歌的片段,并且让他们记下歌曲名字,随后教师任意选择一首歌曲的片段,让学生尝试说出歌曲的英文名字,并且对于表现比较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语言上的鼓励,还可以为他们准备一些小礼物,对学生们进行奖励,让学生的心理上得到一定的满足。
        因为这类儿童的特殊性,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必然是不行的,因此就必须选择特殊并且合适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根据学生的特点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法,因材施教,让课堂生动起来更符合特殊儿童的教学需要。
        (三)家长要重视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融合教育促进了特殊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以及功能的变化,同时这是一种双面的观点,既要让特殊群体融入社会,又要社会大众认识并接纳特殊群体的存在。家长在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中也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言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必须要切实参与到特殊儿童的教育中去,才能让特殊儿童更好的融入大众。
        比如说,家长可以多带着孩子出去看看,让孩子切身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外出时,往往会同菜场的摊主还有商场的导购员进行交流,在每一次跟他人进行沟通交流时,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尝试与他们进行沟通,如此便可以降低孩子对于陌生人的抵触情绪和恐惧,但是不可强迫孩子,更不能因为孩子不愿意与他人进行交流时,而对孩子进行训斥甚至是辱骂,这样只会让这些孩子的心理受到更严重的创伤,对融入社会产生更大的抵触情绪。所以家长可以采取鼓励的方式对孩子加以教育。
        三、总结与思考
        融合教育是一项漫长又艰巨的教学模式,对于学校、教师以及儿童的家长都有着一定的要求,要认识到儿童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要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在对特殊儿童开展教育教学时,必须要具备充分的爱心和耐心,同时重视教师的特殊教育知识积累与培训,让特殊儿童在和谐的环境下学习,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品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才能真正做好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儿童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黄建辉,周路遥.公平与优质的追求:残疾儿童融合教育发展实践述评[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3(02):97-104.
[2]李散散.专创融合背景下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6):131-132.
[3]方海江.疏导特殊儿童心理  关注生命健康成长——仙居县特殊教育中心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实践[J].浙江教育科学,2020(01):30-32.
[4]蔡伟林.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06):208-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