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适应中职语文教学的多元评价标准初探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王小喆
[导读]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

辽宁大连电子学校  王小喆    116010

摘 要: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包括两个环节:一是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即教师教学评估,二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即考试与测验。多年来,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仍在沿用传统的课堂评价标准,这与中职学校的学生实际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相符合。近年来,我积极探究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多元语文教学评价方法的改革,旨在建立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的科学评价方法,促进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全面提升,使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真正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关键词:中职教育  语文教学  多元评价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包括两个核心环节: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教师教学评估(课堂、课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即考试与测验.学生学业效果即是教师教学评估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建立完善的中职语文评价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中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课学业评价改革的必要性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评价方式很大程度上还在沿用传统的评价标准。传统的评价标准具有统一性。评价过程中,对学生测试的内容材料都相同,而且有统一的时间限制和相同的指导语,都是评价学生在一定阶段性学习时间内对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对普通教育而言,这种评价相对来说是具有客观公正性的。但是,中职学校面对的学生有其特殊性,这些学生是在选拔考试中的被淘汰者,他们入学时文化水平低、学习习惯差。数学题做不上几道,外语单词背不住几个,虽说语文成绩还算过得去,但达到及格线的学生也是寥寥无几。所以他们来到中职学校后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对传统的评价方式更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我们将学生学习文化课的自觉性与学习专业课、实训课进行调查分析时发现,学生学习实训课、专业课的自觉性明显高于学习文化课。尽管专业、实训教师也反映,有些学生在学习实训课、专业课的表现也差强人意,但比例却比学习文化课要低出一半还多。通过仔细对比分析,我们看到,除了学生更喜欢动手操作以外,专业课和实训课的评价方法的多元化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原因。由此,近年来,我也在不断探究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语文教学评价方法的改革,旨在建构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目标的多元评价方法,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使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真正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二、中职语文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职语文教学评价不论在在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形式上都与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评价内容上,偏重书本知识,远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在评价方式上侧重死记硬背,忽视独立思考;在评价要求上偏重所划范围, 忽视系统全面掌握;在评价方法与形式上,偏重期末卷面考试,忽视表述性或实践应用等其他形式。同时,由于大部分课程都是由教师自己命题,随意性大,方式简单,要求也不高, 根本谈不上考试评价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再加上教师集“教练”和“裁判员”于一身,主观性强,也很难起到有效评价、合理检测的预期效果和对学生积极的激励效果。
        另外,在评价主体上,中职学校对学生语文评价只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没有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在评价功能上,只有最终学业成绩的终结性评价,而不重视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在评价目标上,只有学习书本知识的评价,不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评价的目的不是激励学生、而是控制学生。所以,这种学业成绩评价的方式仍是传统、简单的评价方法。
        三、建立中职学校多元语文评价标准的设想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应用型技能人才,而不是研究员和发明家。为此,对语文教学的考试考核也应该与普通教育的考试考核有所区别,实现成绩考核的经常化、标准化。特别是要探讨不同层次学生成绩的横向比较,为学生在校期间的评优、评先和毕业时的推荐就业提供理论依据。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保证人人能成才,个个都提高。
        教学中,我逐渐改革单一的、以笔试为惟一手段的评价模式,改变过于强调鉴别功能的评价思想,代之以多元的综合评价。在成绩统计上,我将原来的一卷定成绩的方法,将评价内容及比例调整为 “平时占30%+期中占20%+态度占10%+实践占10%+期末占30%”,其中学习态度主要是鼓励那些基础差但态度认真,能够约束自己,自觉听讲、主动学习、完成作业,逐步提高的学生;实践部分是对学生完成学科实践活动的表现给予的客观评价,如联系职业实际开展的社会调查、专题讨论、信息编辑,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性问题等,评价的方式也可以实行以组评分,按承担任务的大小和完成任务质量分别打分,其目的是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
        在常规检测中,我也采用笔试、口试、讨论、汇报、展示等多种方法,发动学生参与评价,引进企业和社会的评价,使评价更客观地反映学生不同程度、不同表现形式的进步。对待每一个学生的进步都要坚持发展的眼光,既看到他的实际水平,又鼓励他的进步,也就是将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结合起来,这样,就能为每一个人搭台,不断激励个人的成功欲和成就感。
        总之,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方式,需要我们继续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位,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为核心,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探索改革语文教学评价方式,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凸显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