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林万生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林万生
[导读] 小学应是学生开始基础性学习的关键期,特别应是小学数学,扎实的数学根底应是未来继续深入学习的保证。

福建省漳浦县沙西中心学校 林万生

摘要:小学应是学生开始基础性学习的关键期,特别应是小学数学,扎实的数学根底应是未来继续深入学习的保证。形成系统和框架的数学知识才能内化成学生的数学思维。这种将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能力,单单靠教师的解说是难以学会和掌握的,必须经由合理的长期的训练。在数学思维的训练中,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应是最最重要的,逻辑思维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和学习效率,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引言:小学数学教学是渐进式的,螺旋上升式的,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必须在老师的引导下贯穿成线,线索再形成框架和结构。应该把数学课堂交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展开自主的探寻,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去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不但能时时刻刻锻炼逻辑思维,还能够拥有更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1、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数学是抽象化,理论化的科学知识,拥有逻辑思维,才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学习就是要举一反三,单纯地靠老师进行讲解,只能学到数学知识的表面,通过对具体的题目进行理解和掌握,内化为自己的思维逻辑,才能真正掌握学习方法的精髓。学生要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设计学习计划,安排更符合自身能力水平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的难度可以分为三个区:舒适区、挑战区和恐惧区。舒适区是指学习非常简单的知识或者重复练习已经掌握的知识,虽然感觉从容但是很难获得进步。恐惧区是指学习过于困难的知识,在学习时总被打击,学不会的挫败感会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只有找到恰好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让自己处于挑战区,通过努力学习可以获得正向反馈,才能不断进步。
        2、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部分
        现如今,家长和教师愈加注重数学实验教学对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学习数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学习数学不只是学习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只会完成数学作业,解数学题,一旦拥有了好的逻辑思维,不仅可以更好的理解书本上具体内容,提升阅读能力,也能够渐渐锤炼出该自主学习,主动深入探寻新知识的能力。逻辑思考的能力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生活中遇见关键问题时,经由冷静的思考,梳理清关键问题的因果变量,找出解决问题的逻辑和方式,就能逐渐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小学数学新式教学不单只是教学生学会算术,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锤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延展到别的学科知识,让别的学科知识的学习更轻松,更容易。
        3、回归数学教学的本质
        学习数学,不只是为了学习一些零散的数学理论和公式,去解出几道计算题,完成家庭作业。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激发学生思想的创造性和活力,让学生逐步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过去的传统教学,老师和家长都把关注力放在了学习成绩上,这其实是模糊了教学的本质目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为了培养出具有数学思维及抽象思维的学生,为日后的学习做铺垫。考试只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工具之一,而不是学习的目的。



        二、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的策略
        1、采用新的授课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授课的模式和手段越来越先进,教师应当将过去的教学经验与如今新型的教育模式相结合。采用多媒体的形式,制作出直观的数学图像,还可以用动态的方式展现几何图形,做到数形结合,把过去需要靠想象的抽象理论具体化。 还可以插入一些视频情景,让学生有数学的具体感受和概念。例如,在教学“图形认识”时,教师先在课件中出示用不同颜色表示的各种图形,再把这些图形组合成一个机器人,并配上语音:“大家好,我是图形机器人,你可以问我有关图形知识的问题。” 形象生动的画面,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学习兴趣高涨,争先恐后地想要提问题。
        2、融入生活化的场景
        数学应当更加实用和贴近生活,小学生抽象能力较弱,要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就必须从生活化的具体场景入手,让学生感受到逻辑在谈话中产生的作用,经过对学生日常交流表达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数学逻辑与普通生活中的逻辑相比,更加专业和严谨,要引导学生多进行思考和运用,在生活中灵活的使用数学逻辑,避免将书本知识生搬硬套。例如,在学习了“比和比例”后,我把学生带到学校操场上,让学生计算操场边上芒果树的高度。学生开始想办法测量,在学生提出很多想法,试验后又发现不好操作时,我将一根2米长的旗杆插在操场上。灿烂的阳光照在旗杆上,地上马上出现了旗杆的影子,学生们测量得出旗杆的影子长1米。这时,我引导学生们进行思考:旗杆长是影子长的2倍,你能想出测芒果树高的办法吗?学生思考后得出:芒果树树高也是它的影长的2倍。学生们先测量树影的长,从而算出了芒果树的树高,并写出了求树高的公式。
        3、重视学习过程
        抽象思维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应该通过刻意的训练。老师可以采用分小组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和思考,引导式地提出数学课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协作,沟通讨论。在学生沟通讨论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把逻辑思维的方式和方法告诉给学生,让学生把逻辑思维,和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结合起来。在学生讨论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老师要进行启发式的答疑,不能采取过去填鸭式的方式,直接将正确答案和结论和盘托出。 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学生有可能不会立马得出正确答案,却能从讨论、分析和思考的过程中,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由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感受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在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出示“探究工作表”,引导学生如何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学生根据工作表从自己思维实际出发,思考着自己想要探究的问题,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然后采取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实践证明。
        结语: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极为重要。逻辑思维不但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小学数学课堂是整个学习阶段中起到奠基作用的关键的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尤其重要。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交流时,要将逻辑思维融入其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自主学习,锻炼逻辑思维。
参考文献:
[1]王艳青.论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 学周刊, 2020(2).
[2]涂惠兰.善于思考,乐于思考——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 华夏教师, 2019(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