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曹雪云
[导读] 读写结合法近年来内很多的教师应用,成为小学语文课中读写教学的重要趋势,改变了以往语文课中读写分离的形式,让学生可以在读写方面得到同步提升。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马站小学  曹雪云

摘要:读写结合法近年来内很多的教师应用,成为小学语文课中读写教学的重要趋势,改变了以往语文课中读写分离的形式,让学生可以在读写方面得到同步提升。本文结合语文教学的一些经验,分析语文课中对读写结合法的应用,希望借助读写结合法的合理开展,让学生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改进以往语文课中阅读以及写作方面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读写结合教学;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前言:小学生的身心正处于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期,很多的能力并未发展完善,因此对学生展开读写教学,教师要亲身参与,对学生的一些读写活动进行指导,制定出合理的阅读计划。新时期下,教师要注重对读写结合法的应用,借助读写结合法,让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实现相互辅助,让学生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法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到位
        读写结合法对专业素养有着一定的要求,教师需要对读写结合法有正确的理解,并保持广阔视野。在读写结合法的实际应用中,很多教师并未掌握读写结合法的要点[1]。比如在对《悯农》展开学习之后,教师让学生在理解作品之后,写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其实本身的流程是没错的,但是学生并未对文本展开深入解读,仅仅是表面的意思刚弄明白,对作者在其中的思想情感并未产生深刻的认知,这样的情况下,尝试写作训练并不是非常好的契机。因此教师要注重读写结合法的实际应用,要把握好时机。
        (二)忽视学生的个性阅读
        阅读本身是个性化的过程,很多教师尝试读写结合法的时候,会结合自己的一些阅读经验。让学生展开对文本的解读,并没有意识到学生的个性阅读[2]。很多教师为了尽量提升教学的进度,让教学更加方便,预定一本散文之后,直接让学生尝试阅读,在课堂上检查学生实际阅读的情况,导致了学生也开始忽视了个性化阅读。
        (三)教学设计环节过多
        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尽量参与到读写结合中,设计很多的教学环节,作为读写结合法的实施流程,但是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复杂的教学活动,反而影响到读写结合法的实际开展,同时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法的应用
        (一)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读写结合法的实际开展中,教师本身要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2]。尤其是一些新手教师,要对读写结合法有足够的理解.很多的小学教师学历并不是非常高,一些是师范大专学历,在实际的教学中自身的语文素养无法得到保证,比较关注教学法。为了让读写结合法得到充分应用,要提升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以及语文素养,这是解决读写结合法实际开展的重要问题。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读写结合法的研究机会,建立培训机制,增加教师之间对读写结合法的交流,让教师可以不断对读写结合法提升应用能力,让读写结合法在语文课中得到有效使用,阅读和写作真正实现相辅相成,学生可以感受到读写结合带来的积极影响。
       (二)倡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读写结合法的实际开展中,教师要明白学生才是阅读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本身阅读就是非常注重自主性的活动,标准答案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在读写结合法的实际开展中,教师要让学生以读促写[3]。就需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自己的理解以及感悟,并产生一些思考,积累一些写作方面的手段和语言素材,提升学生读写方面的能力。这样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保持个性,产生对阅读的长期兴趣,促进读写结合法的有效开展。比如在对《詹天佑》展开阅读的时候,有学生从中学习到当时的年代下,可以做出这样的成绩,是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一些学生注重的是其中的爱国主义。教师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相互之间进行探讨,在思维活跃的情况下,实现读写结合,让学生可以有感而发。
        (三)减少务必要的教学设计
        读写结合的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对教学环节的安排,并不是越多越好,其实读写结合法的开展,主要是采用以读促写、以写带读以及边读边写这几种模式,读写结合法的主要意义,就是实现读和写之间的充分互动,改变以往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将读和写相互分离的状态,提升学生读和写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减少一些没必要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读写活动中轻松学习,减少学习的压力。
        结论:总之,目前在小学语文课中,读写结合法是非常值得应用的一种方法,但是有些教师并没有对读写结合法展开合理应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多的教学手段并不是非常合适,教师要对读写结合法有正确的认知,对读写结合进行合理设计以及实施。
参考文献:
[1]董青.让课堂闪烁理性的光芒——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训练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2):55-57.
[2]江柳嫦.“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实践——以统编版三年级下册阅读课堂教学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9(12):20-23.
[3]吴伟玲.基于“绿学课堂”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实践——以《火烧云》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9(12):24-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