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整本课外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 王红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王红
[导读]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整本书阅读纳入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促使小学语文教师认真思考整本课外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关注一个人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学习、工作效率,所以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青岛市黄岛区淮河路小学   王红   266510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整本书阅读纳入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促使小学语文教师认真思考整本课外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关注一个人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学习、工作效率,所以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地位得到提升.随着新课程改标准的改革,许多教育学者指出:小学语文阅读应该结合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全方位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整本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整本书阅读就是以完整的书作为阅读的主要活动对象,它是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关键字】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整本书阅读、方式方法
        引言:1941年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国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提到把整本书作为主题,以单篇、短章为辅佐,读整本书是对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教育缺失的弥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可以看出读完整的一本书的意义重大。本文主要研究小学语文整本课外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
        一、整本课外阅读的定义与必要性
        (一)、整本课外阅读的定义
        整本课外阅读应该是冲破小学语文教学狭小的格局,进行深层次阅读、深度学习,需要每位学生都要对课外阅读读物进行精读,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进行深层次结合,整本书阅读中的“整”,既是对课外读物内容的全面把握,也是对课外读物内容的深度思考,“本”指的不仅仅是阅读一本书,也是指阅读很多本书。“阅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要包含多种方式,主要有:泛读,精读、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等。
        (二)、整本课外阅读的必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学生的阅读素养和阅读能力逐渐被重视起来。目前小学生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学生阅读碎片化和浅显化,学生阅读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信息来源日益多样化,学生在获取信息后,如果不能深入理解,只是大概略读,只追求数阅读的数量,忽视阅读的质量,学生丧失了课外阅读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倡导整本书阅读,有利于提高整本书阅读的质量。整本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基本要求,大力提倡核心素养理念的基础上阅读整本书,有利于进一步消除单篇阅读的局限性,我们在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时候,不仅要思考整本书阅读对学生阅读方法和教师指导能力发展的意义,更要探讨对学生文学素养提升的价值。



        二、整本课外阅读的方式方法
        (一)以语文教材作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材通常会收录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名篇佳作、名著小说等极具文学价值的作品片段,把语文教材作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基本资源,可以让小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作品的内容和文学价值,小学生能够通过课本选取的片段了解整本书阅读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小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某一片段内容之后,可以引发小学生阅读该书的兴趣,为以后阅读整本书奠定基础。因此,小学生语文教材佳作片段也就成为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基本资源和重要途径。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语文课本时,也要补充学习课外阅读,通过课外书籍拓展阅读面。
        (二)、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导读课
        导读课一般是在学生阅读一本书之前进行的,教师合理设计导读课,有利于让学生找到阅读的兴趣,从整体上把握一本书的内容和情感,教师可以通过呈现书中精彩内容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在阅读精彩片段后,在全班范围内讲解这本书的主旨,形成学生对这本书的整体印象.导读课还必须让学生关注封面、目录、序言等内容,教师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学作品,教师最后应该让学生制定符合自己的读书计划,为阅读整本书做好准备。
        (三)、学生自读,师生共读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阅读,教师可以根据本班读书情况制定符合每位学生学情的读书计划。师生共同阅读制定个人读书计划,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每周安排一节课作为固定的阅读课,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合理安排在校读书时间,确保每周在校要有1到2个小时的班级共读时间,每个月可以读一本书。
        语文教师应该保证召开1到2次读书交流会,按照推荐的书目选择自己的书籍进行师生共读,师生共读环节主要是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是教与学的互动与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分享自己阅读这本书的感受和思考,交流阅读的情感.阅读整本书仅仅靠上课时间是不够的,语文教师应该安排课外阅读,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外自由阅读,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安排在在放学之后,可以让学生们读几页书给家长听,这样既可以吸引学生的读书兴趣,也可以让家长监督学生读书计划的完成,在读书完成之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同学们之间相互交流,从整体上把握这本书,对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四).交流沟通阅读内容
        阅读的兴趣不仅仅是来自于作品本身,也来自阅读的讨论与分享。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开展阅读和交流活动,要始终保持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教师只有在整体上对这本书做到把握与理解,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阅读。在进行读书交流时,教师应该秉持整体观念,不要因为个别地方而忽略了整体。教师既要关注班级整体的读书体验,也要关注学生个人的读书体验,通过个别同学优秀的读书体验,对所读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带领学生们更深入的理解这本书。教师在强调整体感知的同时,必须引导学生逐步深入阅读,要求学生在读书过程中不要囫囵吞枣,而要仔细阅读,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进行反复阅读,最终达到对文本内容的深度理解。
        结论: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师要打破以往的课堂篇章教学的模式,注重对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指导。开展整本课外阅读,教师和学生不以读完一本书为目标,而是将一本书进行反复阅读,这样才能指导学生深入阅读一整本书,展开系列延伸活动,拓展延伸作品的教育意义和价值,教学形式可以表现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
【参考文献】
[1]李玫.浅谈小学语文整本课外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J].学周刊,2020(06):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