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Scratch编程教学中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张彪
[导读] 在信息化时代和人工智能热潮之下,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创造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信息技术教育的主题,程序设计回归中小学课堂并成为主导内容。

重庆市永川区汇龙小学校  张彪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和人工智能热潮之下,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创造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信息技术教育的主题,程序设计回归中小学课堂并成为主导内容。许多小学开始开设了Scratch编程教学,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和学生的计算思维,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研究的过程之中主动利用编程思维实现高效学习和自主学习,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对此,本文立足于Scratch编程教学的现实条件,分析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相关要求。
关键词:Scratch编程 计算思维
        一、化难为易,降低难度
        计算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一思维具有自动化以及抽象化的特点,学生除了需要掌握计算机使用的技巧,还需要进行灵活的应用以及分析,因此,为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保障学生能够主动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并积极参与各种学习实践活动,老师需要注重循序渐进的教学,以化难为易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原则,通过对困难问题的进一步阐述以及分析来帮助学生找准个人的思路与方向,进而提升个人逻辑思维能力,为计算思维的培养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
        在Scratch编程教学实践中,带入角色以及聚焦指令等教育教学方法使用得比较普遍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种创造性的教学方法能够实现复杂问题、抽象问题的简单化和形象化、生动化,保障学生产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意愿。在Scratch编程教学之中,指令块学习和理解最为关键,老师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提问教学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逐步思考以及分析,加深学生对指令块的分析以及理解,在自主体验以及转化的过程之中掌握这一知识板块学习的要点,进而实现针对性的利用以及透彻分析。
        比如对于小车的智能行驶来说,大部分主要以颜色为主要的触发机制,因此在判断指令块时,老师需要以赛道背景色的分析和思考为着眼点,鼓励学生了解赛道的封闭状态,分析赛道内外侧的颜色,以此来了解小车的运作情况。这种指令式的教育教学形式能够揭示整个专业知识的内在核心意义以及价值,让学生透过问题看本质,在聚焦指令的过程之中锻炼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二、构建模型,加深理解
        模型分析是Scratch编程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在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过程之中,老师需要以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依据,明确前期的教学问题以及教学要求,大部分的问题主要以模型的构建为实现方式,以自然语言的简单描述和模型处理为依据,因此带有一定的抽象性特点.老师需要找准两者之间的突破口,以简化思维的有效渗透为依据,落实好前期的课堂导入环节,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之中主动构建个人的问题模型。
        与其他课程相比,小学Scratch编程教学的难度偏高,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老师需要以程序设计方式为核心,鼓励学生在身临其境感知的过程之中调动个人的想象力,产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意愿。为了避免学生出现消极应对的情绪,保障学生坚持正确的学习方向,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明确前期的学习任务,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比如在玩转赛道小车这一课程教学实践时,老师可以先留出3~5分钟的时间播放与四驱车大赛相关的视频,然后结合学生的四驱车学习经历,鼓励学生说出个人的心得体会以及看法,通过这种策略来避免学生出现思维障碍,从而在老师的引导之下主动搜集以及整理小车智能形式中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加深学生对Scratch编程的理解以及认知。另外,老师还可以以社会热点问题为依据,着眼于智能行驶汽车的设计研究进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自由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产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意愿,进而在老师潜移默化的引导之下提升个人的计算思维能力以及水平。
        三、纠错优化,启发思维
        在完成前期的主体教学环节之后,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接受情况以及学习态度落实好后期的纠错以及优化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反思和主动调整,加深学生对Scratch编程课程的理解以及认知,实现个人计算思维能力和水平的稳定提升。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启发思维训练活动,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领悟以及联想的机会,保证学生能够意识到自主研发的重要价值及作用。如果脚本运行结果与前期的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那么就需要注重后期的纠错以及优化,老师需要着眼于Scratch软件的这一特征了解其中的逻辑错误,将大胆假设与小心求证融为一体,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重复前一个阶段的测试任务,以此来保障后一阶段的准确分析以及研究,从整体上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以及计算思维水平。
        四、结语
        为了在Scratch编程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思维能力,老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情况,降低教育教学的难度,通过构建模型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积极促进后期纠错优化环节的大力落实,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蔡丽萍. 浅谈初中Scratch教学中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J]. 新课程(中学), 2019(4).
[2]高兴兰. Scratch程序设计教学中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J]. 甘肃教育, 2019(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